作為半吊子宗親,同時還“頗有家資”的斯皮爾斯小姐。
雪莉在前線幾乎很少受到限製,除非是涉及到她自身安全的事情。
不過隨著明軍勢如破竹地推進,嚶軍節節敗退,能讓記者安全進出的地方也越來越多了。
雖然很多時候這種安全僅僅隻是針對雪莉個人而言,其他人可就難說了。
尤其是對於嚶軍跑了還不知道跟著跑的白象土邦老爺們,它們落到明軍手裡的下場約等於叉燒落到老家村裡養的大黃狗口中。
依然還是在這座不知名的小鎮裡,明軍除了留下滿目瘡痍的廢墟之外,也留下了維持穩定所需的少量兵力和更多的武器裝備。
前者慣例,後者是新規。
根據湯之旺的命令,挑選占領區的阿洪人,教他們使用武器,協助明軍維穩地方。
因為隨著占領區逐漸擴大,明軍意識到白象土著是刹不完的,至少短期內不行。
它們就像蟲豸,每當你以為刹光了之後,過段時間又會從犄角旮旯裡竄出來不少。
必須換個辦法,在徹底擊潰嚶詭佬之前,穩定占領區。
當然,明軍認知中的穩定,就是:我認為不穩定的“東西”都該全部消失掉。
“握緊,瞄準。”
小鎮一角,幾個明軍士兵在教阿洪人小盆友練槍。
這些長相跟白象土著相去甚遠,但跟大明人卻頗為接近的小盆友,自然是能勾起明軍將士們心中所剩不多的溫柔。
相對的,見到白象土著·迷你版,那就是行走的銀子了。
牙行有專收迷你版的部門,說是從小培養,長大之後就是最完美的產品。
而那些阿洪小盆友大多都會說官話,有些甚至還是識文斷字的好學生。
主打的就是華夏特色: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在異國他鄉,如此熟悉的既視感,真是讓人想不喜歡都難啊!
所以明軍對他們是真好,見到基本都會發糖、發餅乾。
此時就有幾個沒輪到他們練槍的小盆友,坐在旁邊吃零食,吃完了還敢去管明軍要。
“少吃點,這東西補充能量用的,太甜了。”
發糖的明軍士兵摸摸他們的小腦袋,親切得像是看見了自家的孩子。
雪莉站在不遠處的街角靜靜看著,她似乎又找到了好新聞。
這難道不能說是《大明為白象帶來和平》嗎?
“焯!把那個嚇尿的帶下去!真晦氣!”
在現場觀摩的明軍小旗,忽然就捂著鼻子狂指向對麵。
隨即兩個明軍士兵走上去,將對麵“靶場”裡的某人拖拽出去。
幾分鐘後便傳來了一聲槍響,緊接著就是第二聲。
不像某些電影裡演的逆天劇情,各種補槍不及時被反刹的抽象情節。
真正要上戰場的明軍,向來有補槍的好習慣。
兩聲槍響嚇得“靶場”裡剩下的靶子們渾身一顫,隻敢無聲地哭。
它們都是快被捆成螃蟹樣的白象土邦老爺,或者說高級白象土著。
帶嚶是牧場主,它們就是牧人,而占據絕大多數的普通白象土著,自然就是“經濟產品”。
隻不過明軍一來,非常公平的一視同仁:不主動歸順就都去似罷!
當然,歸順也不代表不會似,隻不過是能似個痛快而已。
就像現在,這些家夥被當成靶子已經很幸福哩~
“穩住了,不要晃。”
一個明軍士兵俯身幫小盆友扶著槍,因為這把製式手槍對他來說還是太大了。
他用兩隻手都難握住,隻能嘟嘟囔囔的問:”我能開槍了嗎?好沉啊!”
“不行!”
站在旁邊明軍小旗上前輕拍他的小腦瓜,教訓道:“練槍最忌諱的就是著急,永遠要記住你手中的是什麼東西,那可不是玩具!”
“在你熟練掌握之前,每一次扣動扳機都得做好充分的準備。”
“如果你在練習時就隨便開槍,那誰能保證你練好之後不會亂打?”
被教訓了的小盆友依然嘟嘟囔囔的不高興,他覺得自己可以打得很準了。
這些孩子基本都不怕明軍,因為在他們簡單的邏輯裡麵,這些給他們吃零食糖果,還幫他們消滅掉欺負過他們的白象土著,總是笑嘻嘻的叔叔們,都是很好的人。
雖然爸爸媽媽總是不喜歡讓他們靠近這些叔叔,但這個年紀的小孩兒正是最難管的時候,稍不注意就跑出來加入到明軍的打靶遊戲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