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明軍對瀛洲捕魚業的寬容,嚶軍的武器由阿米艦船運送到外海,交給瀛洲土著的漁船後,偽裝成海鮮運入瀛洲內部。
按理說這應該是很容易防備的,尤其是對於擁有大量冗餘士兵、軍艦的明軍。
隻需要抽調兵力和艦隊,加強瀛洲近海的盤查和監視力度,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破壞甚至徹底摧毀掉這種運輸方式。
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簡單,也沒有人願意去做。
因為太麻煩了。
瀛洲是個列島,到處都是海岸,從南到北綿延何止千、萬裡,要想高效的盤查攔截又得需要多少艦船?
這筆賬,明軍懶得算。
陸軍和空軍的老爺也一樣,甚至比海軍要更嚴重。
畢竟在他們眼裡,海軍起碼還有大把多海岸線要守,他們蹲在這裡是真的舉目四望看不見一個敵人。
空虛、寂寞、冷~
陸軍都忙著收割瀛洲土著,而空軍無聊到趁著訓練在天上耍特技,更有甚者還敢去夥同海軍一起賣燃料。
北司負責監視記錄的人都吐槽:這詭地方居然都能把海、空逼到合作了,簡直不是人能待的地方啊!
在這種擺爛的氛圍下,瀛洲附近大片的海域都是“不設防”狀態,彆說阿米人用來運武器的貨輪了,就算它們派軍艦過來逛一圈也有很大概率不會被明軍發現。
因為水師的老爺們也不屑於做這種類似看家護院的工作。
被宣慰司警告了就大罵:啥?我們油料不用錢的嗎?要去你自己去!
然後轉手的把“多餘”的油料賣了。
至於說賣了給誰,根本沒人關注。
到手的票子才值得關注。
管理儲油設施的隻需要讓海軍司令部裡的老爺們滿意就行,那些在艦上執勤的人要考慮的就多了。
如此囂張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這海軍裡頭最大的腦袋,可是姓朱啊!
老晉王這個元帥可還活著呢,雖然早就不管事了,但隻要他不吭聲就沒人敢對海軍指手畫腳。
徐子寧不敢管,畢竟按理說他還得管這位叫爺爺呢。
更何況人家還姓朱的,連這整個大明朝在明麵上都是人自己家的。
這自家人的事情,那能叫偷嗎?!
所以朱心沂也假裝不知道,或者說她非常清楚自家爺爺是什麼樣的人。
些許阿堵之物,根本沒有資格讓老爺子抬抬眼,更彆提為之違背原則了。
不管肯定是有彆的原因,同時也就說明她不能管。
那就假裝不知道吧……
而類似這種睜眼瞎的行為,早已彌漫在整個瀛洲的土地上。
放縱、釣魚打窩甚至鉤引,無論用什麼樣的詞來形容這種行為。
它毫無疑問的奏效了。
上鉤的瀛洲流亡者絡繹不絕。
一開始它們或許還心存謹慎,派出能夠代表自己的使者帶著武器回去接觸。
但漸漸的它們都發現,明軍好像對於這種事完全不設防啊。
各路使者,來來回回,進出無阻,武器裝備更是運進去了不計其數。
眼瞅著它們的力量越積越強,逐漸開始有藩主按耐不住了。
它們也悄悄地潛入瀛洲地區,暗地裡打出各自的旗號,開始招兵買馬。
率先察覺到異常的,是那些沒有逃走並屈服於明軍的藩主。
因為它們驚訝的發現,當年跑路的那些熟人甚至遠房親戚,居然回來了!
甚至還有人才主動聯係它們,邀請它們一同“趕走”明軍。
把它們都逗笑了。
心想自己是榮華富貴,還是落魄潦倒那可全都在明軍的一念之間。
趕走明軍?你亻也女馬搞笑呢?
你會把自己的金主趕走嗎?
想也知道不可能!
所以它們立刻給明軍報信,然後也開始就地招兵買馬,家裡有人在輔助軍的,更是直接調來了“明軍”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