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準備好了之後,劉田手裡拿著骨刀,腰上彆著石斧,大牙手裡拿著骨棒,兩人就出發了。
劉田一路走一路觀察周遭的環境,往東的方向,沒有密集的叢林,隻有少許的丘陵,視野很開闊,如果你視力很好的話,可以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原野上有很多大型的食草動物,野牛最多,成群結隊的,這些野牛不但體型很大,而且脾氣暴躁,所以,很少有動物敢捕食它們。
這群野牛占據著一大塊青綠色的草場,其他還有一些性格溫和的動物,像山羊,麋鹿等,在這些食草動物裡,還混進了一些奇怪的動物。
這種動物長的很獨特,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在獸群裡那是相當的顯眼,這就是傳說中的斑驢,是斑馬和驢交配的產物,和騾子一樣,斑驢沒有生育能力。
斑驢這個物種一直存活到了19世紀才滅絕,主要原因就是它的肉太好吃,被人類大肆捕殺,加上這家夥跟騾子差不多,沒有生育能力,所以,最終被殘酷的淘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田之所以關注斑驢,是因為他想要抓一頭活的斑驢,這家夥雖然長的奇特,但耐力很好,要是能馴化一頭,來給他乾活,那還是挺美的。
跟驢沾邊的動物,性格都有點倔,斑驢也不例外,但好在它沒有野牛那樣強的攻擊性,要抓住它也並非不可能。
“大牙,你看到那個身上長著條紋的家夥了嗎?我們想辦法抓一隻!”劉田跟大牙說。
大牙手搭涼棚,順著劉田的手指望過去,舔了舔嘴唇,說,“這個家夥的肉很多,可以一直吃到冬天了。”大牙拿著骨棒,就準備去攆那頭斑驢。
劉田一把拉住大牙,說,“要想抓住那個家夥,我們得有工具,拿著骨棒,你能攆的上它嗎?”
大牙說,“我們兩個一起追,肯定能追的上,以前我的部落就是這麼捕獵的。”
劉田說,“那樣太費力氣了,而且成功的概率很小,你跟我來,我們先做個捕獵的工具。”
抓這種類似馬的動物,最好的工具自然就是套馬杆。
大牙跟著劉田進了一片稀樹林,砍了一棵小樹,開始製作套馬杆。
套馬杆製作的方法並不難,一般是“二接頭”,即由兩部分粘接而成,下段是較粗的主杆,上部是稍細的“肩杆”,套馬杆需要足夠長,如果隻用一根木杆很難達到套馬使用的理想長度。
而且在使用中,萬一套馬失手,不得已扔了杆,被馬踩踏,最多折斷“肩杆”的部分,主杆通常安然無恙,隻要換過“肩杆”即可重新使用。
兩根杆的結合部要分彆削成榫口,接在一起後,再用軟樹皮一圈圈的捆紮緊。
主杆和肩杆加工好後,最頂部還要綁一根木梢,木梢的前頭再加上用來拴套馬用的套索,套索是活結,馬被套住脖子後,越掙紮就會收的越緊。
使用套馬杆的關鍵在於要能準確的套住馬頭,如果套住的是脖子,就很容易被馬狂拽,導致套馬杆脫手。
套馬杆看起來簡單,但真正自己動手做,就又是另一回事了,特彆是連接主杆和肩杆的榫口,必須要嚴絲合縫,差一點都會不牢固。
幸好自己隨身帶著骨刀,花了很長時間,好歹算是完成了,最後劉田用藤條的纖維搓了一個質量相當牢固的鎖套,安在了套馬杆的頂端,這根套馬杆就完成了。
在劉田製作套馬杆的時候,大牙無聊的坐在一旁逮頭上的虱子,他覺得田做的這個東西看起來並不是什麼厲害的武器,甚至還不如他手裡的骨棒有殺傷力。
劉田把套馬杆拿在手上,甚覺滿意,不過還是得先試驗一下套馬杆的效果。
“好了,大牙,我們要去乾活了!”劉田招呼一聲大牙,慢慢向斑驢群靠近。
喜歡原始蠻荒部落生存記請大家收藏:()原始蠻荒部落生存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