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與告白:並肩的學術浪漫
確定戀愛關係後的日子,蕭凡和葉知瀾的生活被科研與甜蜜填滿。每周除了各自的工作,他們總會留出固定的時間,在蕭凡的書房裡一起完善附生蘭的研究論文。書房的書桌上,左邊堆著葉知瀾的植物標本和研究筆記,右邊放著蕭凡的相機、電腦和整理好的照片素材,中間留出一小塊空間,擺著兩人常喝的溫蜂蜜水,日子過得充實又溫馨。
這天晚上,葉知瀾坐在書桌前,對著電腦屏幕上的數據表格皺著眉。論文裡關於附生蘭與泉眼水質相關性的部分,始終找不到更精準的論證角度,她反複調整數據模型,卻總覺得不夠完善。蕭凡剛修完一組雨林鳥類的照片,轉頭就看到她對著屏幕發呆的樣子,忍不住走過去,輕輕揉了揉她的頭發:“遇到難題了?”
葉知瀾抬頭,眼裡帶著點疲憊,卻還是笑著搖了搖頭:“就是關於水質對附生蘭花期影響的數據,總覺得論證不夠充分,想再找些補充依據。”她指著屏幕上的表格,“你看,雖然我們記錄了泉眼水質的ph值和礦物質含量,但沒有對比其他區域附生蘭的生長數據,總覺得論文不夠有說服力。”
蕭凡湊到電腦前,仔細看著表格裡的數據,又翻了翻葉知瀾放在旁邊的研究筆記,突然眼前一亮:“我記得之前張教授說過,他有一份鄰省雨林附生蘭的監測數據,裡麵剛好有不同水質環境下的生長記錄,我們可以向他借過來做對比,這樣論證就更全麵了。”
葉知瀾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連忙拿出手機:“對呀!我怎麼忘了這事,我現在就給張教授發消息問問。”她手指飛快地在屏幕上敲擊,臉上的疲憊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期待。
蕭凡看著她興奮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轉身去廚房給她重新倒了杯溫蜂蜜水:“彆急,先喝點水,張教授說不定已經休息了,明天再等他回複也不遲。”他把水杯遞到葉知瀾手裡,“你都對著電腦看了兩個小時了,眼睛該累了,我們先歇會兒,看看我今天修的照片?”
葉知瀾接過水杯,溫熱的觸感順著指尖蔓延到四肢,她抿了一口,清甜的蜂蜜味在舌尖散開,心裡暖暖的。她點點頭,跟著蕭凡走到電腦前,屏幕上是一組雨林鳥類的照片——晨光裡的啄木鳥正啄著樹乾,夕陽下的白鷺站在溪邊長喙輕點水麵,每一張都拍得生動又細膩。
“拍得也太好了吧!”葉知瀾忍不住讚歎,“這些照片要是做成攝影集,肯定能讓更多人了解雨林的生態美。”
“我也是這麼想的。”蕭凡的眼裡帶著笑意,“等我們的論文發表後,我想辦一個小型的雨林生態攝影展,把這些照片和附生蘭的研究成果結合起來,既展示雨林的自然之美,也讓大家知道保護這些珍稀植物的重要性。”他頓了頓,轉頭看向葉知瀾,“到時候,還需要你幫我給每張照片寫植物科普注解呢。”
葉知瀾用力點頭:“沒問題!我肯定幫你,咱們一起把攝影展辦好,讓更多人關注雨林生態。”
兩人靠在沙發上,一起翻看著照片,偶爾聊起論文的修改思路,偶爾回憶起在雨林裡的日子。窗外的夜色漸濃,書房裡的燈光柔和又溫暖,桌上的蜂蜜水冒著淡淡的熱氣,一切都顯得格外寧靜美好。
第二天一早,葉知瀾就收到了張教授的回複,不僅同意借監測數據,還邀請他們下周去科考站一起討論論文的修改方向。葉知瀾興奮地把消息告訴蕭凡,兩人立刻製定了下周的行程,還提前整理好了需要和張教授溝通的問題。
去科考站的那天,天氣格外好。兩人坐著大巴車,一路欣賞著沿途的風景,偶爾交流著論文的細節。到了科考站,張教授早已在門口等候,看到他們,笑著說:“你們倆一來,我就知道這篇論文肯定能成。”
在科考站的會議室裡,三人圍著桌子,一起討論論文的修改思路。張教授指著葉知瀾寫的理論分析部分,說:“這部分寫得很紮實,但可以再結合鄰省的數據,做一個更直觀的對比圖表,這樣讀者能更清楚地看到水質對附生蘭的影響。”
蕭凡立刻拿出電腦,根據張教授的建議,開始設計對比圖表。葉知瀾則在一旁補充數據,偶爾和張教授討論理論依據。三人分工合作,效率格外高,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
午飯時,張教授看著兩人默契的樣子,笑著說:“我早就看出來你們倆不隻是搭檔,現在確定關係了,以後更要互相扶持,在科研路上一起進步。”
葉知瀾的臉頰瞬間泛紅,蕭凡則握住她的手,笑著說:“您放心,我們會一起把論文做好,也會在科研路上一直並肩走下去。”
下午,兩人在科考站的標本室裡,又補充了一些附生蘭的標本數據。葉知瀾小心翼翼地整理著標本,蕭凡則用相機拍下標本的細節,為論文補充圖片素材。偶爾葉知瀾需要拿高處的標本盒,蕭凡就會幫她遞下來,指尖的觸碰自然又親密,眼裡的溫柔藏都藏不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離開科考站時,張教授把整理好的鄰省監測數據交給他們,還叮囑道:“論文修改完記得發給我看看,有什麼問題隨時溝通。”
回去的路上,葉知瀾靠在蕭凡的肩上,看著窗外的風景,輕聲說:“有你在身邊,我覺得做科研都變得更有動力了。”
蕭凡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聲音很柔:“我也是,和你一起做科研,一起為了同一個目標努力,這種感覺特彆好。”
接下來的日子,兩人全身心投入到論文的修改中。蕭凡根據鄰省的數據,製作了詳細的對比圖表,還為圖表配上了清晰的注解;葉知瀾則完善了理論分析部分,補充了更多關於附生蘭生長機製的內容。每當遇到分歧,他們都會耐心溝通,從彼此的角度出發,尋找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有一次,兩人因為一個數據的解讀爭論起來。葉知瀾認為這個數據能直接證明水質對附生蘭花期的影響,蕭凡卻覺得需要更嚴謹的論證,不能僅憑一個數據下結論。吵到最後,葉知瀾有點生氣,把筆往桌上一放:“我覺得我的分析沒問題!”
蕭凡看著她氣鼓鼓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走過去從身後輕輕抱住她:“彆生氣嘛,我不是否定你的分析,隻是覺得我們的論文要更嚴謹,這樣才能更有說服力。”他拿出手機,翻出一篇相關的文獻,“你看,這篇文獻裡提到,類似的數據需要結合植物的生長周期來解讀,我們可以參考這個思路,再補充一些論證。”
葉知瀾看著文獻內容,心裡的氣漸漸消了,她轉過身,靠在蕭凡懷裡,小聲說:“對不起,我剛才太衝動了。”
“沒事,我們都是為了論文好。”蕭凡輕輕摸了摸她的頭,“以後遇到問題,我們就一起討論,一起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案。”
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論文終於修改完成。他們把論文發給張教授,很快就收到了肯定的回複,張教授還幫他們推薦了一家核心期刊。看著電腦屏幕上的論文定稿,葉知瀾忍不住抱住蕭凡,眼裡滿是激動:“我們做到了!”
蕭凡回抱住她,心裡滿是歡喜:“是啊,我們做到了。這不僅是一篇論文,更是我們一起努力的成果。”
論文投稿後,兩人開始籌備雨林生態攝影展。蕭凡從之前拍的照片裡,挑選了五十多張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泉眼邊的附生蘭,有雨林裡的鳥類,還有兩人在雨林裡的合照。葉知瀾則為每張照片寫了詳細的科普注解,從植物的生長特性到動物的生活習性,內容豐富又易懂。
攝影展開展的那天,來了很多人,有科研領域的同行,有喜歡自然生態的觀眾,還有他們在科考站的隊友。張教授看著展台上的照片和注解,笑著對兩人說:“你們倆真是珠聯璧合,把科研和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葉知瀾和蕭凡相視一笑,眼裡滿是默契。他們陪著觀眾參觀攝影展,偶爾講解照片背後的故事,偶爾回答觀眾關於雨林生態的問題。看著觀眾們對雨林生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兩人心裡都充滿了成就感。
攝影展結束後,兩人並肩走在回家的路上。蕭凡牽著葉知瀾的手,輕聲說:“知瀾,和你一起做科研、辦攝影展,是我這輩子最開心的事。以後,我想和你一起完成更多的目標,一起守護我們喜歡的雨林,一起走過未來的每一天。”
葉知瀾抬頭看向蕭凡,眼裡滿是溫柔,她用力點頭:“我也是,以後不管是科研路上的挑戰,還是生活裡的小事,我們都一起麵對,一起走下去。”
月光灑在兩人身上,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手裡的溫度傳遞著彼此的心意,心裡的期待描繪著未來的藍圖。他們知道,科研之路還很長,生活裡也會有各種挑戰,但隻要兩人並肩同行,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也沒有實現不了的目標。而這段在科研與戀愛中共同成長的時光,會成為他們生命裡最珍貴的回憶,指引著他們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喜歡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請大家收藏:()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