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新征途_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41章 新征途(1 / 2)

紅海素項目:從會議室到實驗室的新征途

和李總監敲定下午三點的洽談時間後,陳教授帶著蕭凡、葉之瀾回到酒店房間。剛進門,葉之瀾就迫不及待地把樣品箱放在桌上,小心翼翼地打開封條——她總擔心路上顛簸會影響藻株狀態,哪怕早上檢查時還鮮活如初。陽光透過窗簾縫隙落在透明培養皿上,淡紅色的藻株在營養液裡輕輕浮動,像撒了一把細碎的珊瑚,那是他們封閉研究幾十天的心血結晶。

“彆總盯著了,藻株沒問題。”蕭凡遞過一瓶礦泉水,笑著拍了拍她的肩膀,“現在該琢磨下午和康啟生物談合作的事了,李總監肯定會問規模化生產的細節,咱們得把數據再順一遍。”

陳教授坐在沙發上,打開黑色公文包,拿出一疊文件:“我整理了康啟生物近幾年的合作案例,他們特彆看重‘技術落地效率’,去年和一家生物公司合作的酶製劑項目,就是因為對方沒能按時完成中試,最後終止了合作。所以下午咱們得明確給出時間節點——比如三個月內完成小試放大,六個月內啟動中試,這樣才能讓他們放心。”

葉之瀾接過文件,快速翻到項目時間表那頁,指尖在“小試放大”幾個字上停頓:“陳教授,小試放大時的無菌環境控製,咱們之前在實驗室做過模擬,但工業級的發酵罐和實驗室的搖瓶不一樣,會不會出現汙染問題?”

“這個問題我和蕭凡討論過。”陳教授抬了抬頭,看向蕭凡,“讓他跟你說下咱們的應對方案。”

蕭凡打開筆記本電腦,調出一份流程圖:“我查了行業內的標準,計劃在發酵罐進口處加裝兩級過濾係統,一級過濾空氣中的粉塵,二級用0.22微米的濾膜過濾微生物。另外,我們還會提前做三次模擬汙染測試,用常見的雜菌接種,看發酵罐的滅菌係統能不能在30分鐘內徹底殺滅——之前在實驗室做小規模測試時,滅菌成功率是100,工業級設備隻要參數調對,問題應該不大。”

葉之瀾點點頭,把這點記在小本子上:“那原材料供應呢?培養藻株需要的深海微量元素,實驗室是買的試劑級,工業化生產要是按這個標準,成本太高了。”

“這個我已經聯係了一家青島的供應商。”陳教授從公文包裡拿出一份報價單,“他們能提供工業級的深海微量元素混合物,純度能達到98,價格比試劑級低60,而且可以按月供貨,不會耽誤生產。下午談的時候,咱們可以把這個供應商的資質文件給李總監看,證明原材料供應穩定。”

三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把合作洽談可能涉及的問題都梳理了一遍,從設備投入成本到產能估算,從成品儲存條件到運輸方案,甚至連後期動物實驗的合作機構都提前聯係好了——是省生物研究所,之前和陳教授有過合作,能提供符合gp標準的實驗平台。

下午兩點五十分,三人準時出現在康啟生物的洽談室門口。李總監已經到了,旁邊坐著兩個西裝革履的人,一個是技術總監張工,一個是法務專員劉律師。

“陳教授,蕭工,葉工,快請坐。”李總監熱情地起身招呼,指著桌上的文件,“這是我們初步擬定的合作框架,你們先看看,有問題隨時提。”

蕭凡接過文件,快速瀏覽起來。合作框架裡明確寫著:康啟生物提供500萬研發資金,占項目30的股權;蕭凡團隊負責技術落地,在一年內完成中試,達到年產1噸紅海素的產能;中試成功後,康啟生物再追加1000萬資金,用於規模化生產車間建設。

“李總監,關於研發資金的使用分配,我有個疑問。”蕭凡指著文件裡的一條,“框架裡寫著‘500萬資金分三期撥付’,能不能明確一下每期撥付的條件?比如第一期資金在合同簽訂後10日內到賬,用於小試放大設備采購;第二期在小試成功後撥付,用於中試設備調試;第三期在中試啟動後撥付,這樣更有利於項目推進。”

張工推了推眼鏡,接過話茬:“蕭工這個提議合理,我們之前的合作也是這麼操作的。不過小試成功的標準得明確——比如連續三次培養,成品濃度穩定在0.4毫克克以上,且培養周期不超過14天,這樣才算小試成功,對吧?”

“沒問題。”蕭凡立刻點頭,“我們可以把這個標準寫進補充條款裡,另外,中試的產能標準也得明確,比如發酵罐的容積按500升算,每批次產出的紅海素成品不低於200克,這樣才能保證後續規模化生產的可行性。”

葉之瀾這時拿出準備好的檢測報告,遞給李總監:“李總監,這是我們最近三次小試的檢測數據,成品濃度分彆是0.42毫克克、0.41毫克克、0.43毫克克,培養周期都是13天,完全符合小試成功的標準,而且我們還做了穩定性測試,藻株連續傳代10次,遺傳穩定性達到99.8,不會出現變異導致成品濃度下降的問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總監翻看著檢測報告,時不時點頭,旁邊的張工也湊過來一起看,還拿出計算器算了算:“按這個數據,500升的發酵罐,每批次產出200克成品,一年按300批次算,產能剛好能達到1噸,符合我們的要求。”

法務專員劉律師這時開口了:“那知識產權方麵,咱們得明確一下——項目前期的技術成果歸蕭工團隊所有,合作期間產生的新技術成果,歸雙方共有,後續如果有專利申請,費用由康啟生物承擔,專利收益按股權比例分配,這樣可以嗎?”

陳教授看了眼蕭凡和葉之瀾,見兩人都點頭,便說道:“可以,不過得在合同裡注明,前期技術成果的使用權歸合作項目所有,康啟生物不能用於其他項目,避免技術泄露。”

“這個沒問題。”劉律師立刻拿出筆,在補充條款裡做了標注,“我們可以加一條‘技術保密協議’,雙方都有保密義務,合作期間及合作結束後3年內,不得向第三方泄露項目技術細節,違者要承擔違約責任。”

洽談進行得很順利,大部分條款都達成了一致,隻剩下設備采購的供應商選擇——康啟生物推薦了一家他們長期合作的設備廠商,而蕭凡團隊之前聯係了另一家更專業的生物發酵設備廠商,兩家廠商的報價和設備參數都不一樣。

“要不這樣,”李總監提議,“下周我們組織一次設備廠商評估會,讓兩家廠商都來介紹設備情況,然後由蕭工團隊和我們的技術部一起打分,選擇綜合得分高的廠商,這樣更公平,也能保證設備質量。”

“好,就按李總監說的辦。”陳教授笑著說,“那合同咱們就先按這個框架擬定,等設備廠商確定後,再補充設備采購的相關條款,爭取下周內簽訂合同,儘快啟動項目。”

下午五點,洽談結束。走出康啟生物的辦公樓,葉之瀾忍不住鬆了口氣,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沒想到這麼順利,我還以為會在知識產權或者資金撥付上談很久呢。”

“主要是咱們的技術數據紮實,讓他們看到了項目的潛力。”蕭凡看著手裡的合作框架草案,心裡也很感慨,“不過接下來才是硬仗,小試放大、中試調試,每一步都不能出錯,得趕緊回實驗室準備起來。”

陳教授這時接到一個電話,掛了電話後笑著說:“省生物研究所那邊回話了,說下周可以安排我們去考察動物實驗平台,剛好和設備廠商評估會錯開,咱們可以先確定動物實驗的方案,等小試放大完成後,直接啟動動物實驗,節省時間。”

三人當天就開車回了實驗室。剛到實驗室樓下,就看到門口站著一個熟悉的身影——是綠研生物的張經理,之前在酒店餐廳見過,當時他還吹噓綠研生物的紅海素前體濃度達到2毫克克。

“陳教授,蕭工,葉工,好久不見。”張經理笑著迎上來,手裡還拿著一份資料,“聽說你們和康啟生物談得不錯,我這次來,是想和你們聊聊技術合作的事——我們綠研生物的前體濃度高,你們的成品轉化技術好,要是咱們合作,肯定能更快推進紅海素的產業化。”

蕭凡皺了皺眉,沒接話。陳教授客氣地說:“張經理,多謝你的好意,不過我們已經和康啟生物達成了合作意向,暫時不需要其他合作方了。”


最新小说: 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開漁場 極品小村霸 美利堅廚神,從荒野獨居開始 仙逆:我,王家老祖,收徒李慕婉 鬥破:開局綁定小醫仙,十倍反饋 攝政王彆急,太子妃要帶崽嫁你了 追光的霧 影視世界逆襲的炮灰 祖國分配對象後躺贏了[七零簽到] 無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