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剛漫過實驗室的玻璃窗,蕭凡就蹲在壓片機旁,指尖捏著一片崩解延遲的藥片對著光看。藥片邊緣泛著細微的白霜,是黏合劑沒完全化開的痕跡——昨天送樣到質檢室的200片薄藥片裡,有12片崩解時間超過了標準值3分鐘,這在之前的小批量測試裡從未出現過。
“參數記錄我調出來了,”葉之瀾抱著平板電腦走過來,屏幕上是昨天的壓片數據表格,“黏合劑濃度還是0.5,壓力也穩定在20pa,跟之前的批次沒區彆。”她蹲下身,把平板電腦放在蕭凡身邊的地麵上,指尖點在“乾燥溫度”那欄,“唯一不一樣的是,昨天乾燥間的空調壞了,實際溫度比設定值低了5c。”
蕭凡的目光從藥片移到屏幕上,眉頭輕輕皺了下。他伸手從口袋裡掏出個小小的筆記本,翻到上個月的記錄頁——當時為了確定乾燥溫度,他們測試了從45c到60c的五個梯度,最終選定55c,因為這個溫度下藻株提取物的溶解性最好,黏合劑也能充分固化。“溫度低了,黏合劑沒乾透,所以崩解慢了。”他把藥片放回試劑盤裡,站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灰,“得重新測一下溫度梯度,看看最低能接受多少c,總不能指望乾燥間的空調一直不壞。”
葉之瀾點點頭,轉身去拿實驗記錄本。實驗室裡很安靜,隻有發酵罐運轉的低鳴,她翻到“乾燥工藝”那一頁時,忽然停住了——頁麵邊緣有蕭凡畫的小曲線,是上次測試時不同溫度下的崩解時間變化,旁邊還寫著一行小字:“之瀾說55c時藥片顏色最均勻”。她忍不住笑了笑,把記錄本遞給蕭凡:“要不咱們今天測三個溫度點?50c、52c、55c,每個點做50片,這樣數據更準。”
“行,”蕭凡接過記錄本,順手把她耳邊垂落的碎發彆到耳後,“你負責稱量黏合劑和藻株粉末,我去調試壓片機。對了,讓老張把乾燥箱提前預熱,省得等會兒耽誤時間。”
葉之瀾走到實驗台邊,打開試劑櫃。裡麵的藻株粉末按批次分袋裝好,每袋上都貼著標簽,寫著純度和製備日期——這是她的習慣,怕不同批次的粉末混在一起影響藥效。她拿出三個乾淨的燒杯,分彆稱量了20g粉末,又精準量取0.5濃度的黏合劑,慢慢倒入燒杯裡,用玻璃棒順時針攪拌。黏合劑是透明的液體,和淺綠色的藻株粉末混合後,變成了均勻的糊狀,散發出淡淡的海腥味。
“乾燥箱預熱好了,”老張推門進來,手裡拿著個溫度計,“我調了50c,先給你們試第一個溫度點。”他把溫度計放在實驗台上,看見葉之瀾在攪拌糊狀物料,又補充道:“昨天壓片機的模具我也檢查了,沒磨損,應該不是模具的問題。”
“謝了老張,”蕭凡從壓片機那邊走過來,手裡拿著個小小的量勺,“等會兒壓片的時候,你幫著記一下每片的重量,咱們得保證片重差異在±5以內。”老張點點頭,拿起實驗記錄本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看著兩人忙碌的身影,忍不住感慨:“你們倆搭檔這麼多年,還是這麼默契,我家那口子要是跟我這麼合拍,我乾活都能輕鬆一半。”
葉之瀾笑著沒說話,把攪拌好的糊狀物料倒進壓片機的進料鬥裡。蕭凡按下啟動鍵,壓片機發出輕微的“哢嗒”聲,一片片圓形的薄藥片從出料口掉下來,落在鋪著白紙的托盤裡。老張拿著電子秤,每隔10片就稱一次重量,報出數據:“1.21g、1.19g、1.22g……沒問題,都在範圍內。”
三個溫度點的壓片工作一直忙到中午。葉之瀾把壓好的藥片分彆裝進三個標記好溫度的托盤裡,放進乾燥箱時,特意看了眼溫度計——50c的那組已經開始計時,乾燥時間設定為4小時,和之前的標準流程一致。“中午吃什麼?”她關上乾燥箱的門,轉身問蕭凡,肚子已經開始咕咕叫了。
“我早上帶了便當,在冰箱裡,”蕭凡指了指角落的冰箱,“是你昨天晚上做的紅燒肉,還有青菜。”葉之瀾眼睛一亮,快步走過去打開冰箱——裡麵果然放著兩個保溫飯盒,上麵貼著她寫的便簽,一個寫著“蕭凡”,一個寫著“之瀾”。她拿出飯盒,又從抽屜裡翻出兩雙筷子,遞給蕭凡和老張:“老張,一起吃吧,我做的多。”
老張笑著接過筷子:“那我就不客氣了,好久沒吃家常菜了。”三人坐在實驗台邊,打開飯盒,紅燒肉的香味瞬間漫開。蕭凡夾了一塊肉放進嘴裡,軟糯入味,還是他熟悉的味道——葉之瀾知道他不愛吃太甜的,每次做紅燒肉都會少放半勺糖。“你這手藝,比外麵飯店的還好吃,”老張邊吃邊說,“蕭哥真是有口福。”
葉之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夾了一筷子青菜放進蕭凡碗裡:“多吃點青菜,彆總吃肉。”蕭凡點點頭,把碗裡的青菜吃完,又給她夾了塊肉:“你也吃,昨天做了那麼久,辛苦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吃完飯,三人又開始忙碌。乾燥箱裡的藥片還需要等兩個小時才能取出來,蕭凡提議趁這個時間整理之前的發酵參數——3號罐的藻株純度已經穩定在97左右,他想看看能不能再優化一下發酵周期,從72小時縮短到68小時,這樣能提高生產效率。葉之瀾和老張也沒閒著,葉之瀾整理患者反饋記錄,老張則檢查壓片機的零件,確保下午的測試能順利進行。
下午兩點,乾燥箱的報警聲響起。葉之瀾快步走過去,打開門,一股熱氣撲麵而來。她戴上手套,把三個托盤依次取出來,放在冷卻架上。等藥片冷卻到室溫,蕭凡拿出崩解儀,開始測試。“50c的先測,”他把5片藥片放進崩解儀的吊籃裡,按下啟動鍵,“老張,你幫著記時間,之瀾,你把數據填到表格裡。”
崩解儀裡的水緩緩流動,藥片在吊籃裡慢慢散開。老張盯著計時器,大聲報出時間:“1分鐘、2分鐘、2分30秒……好了,5片都崩解完了!”蕭凡點點頭,把結果記下來:“50c,崩解時間2分30秒,合格。”接下來測52c的藥片,崩解時間2分鐘,55c的則是1分40秒,都在標準範圍內。
“看來50c就能滿足要求,”蕭凡合上記錄本,“以後乾燥溫度就設定在50c到55c之間,就算空調壞了,也不用擔心崩解問題。”葉之瀾笑著說:“太好了,這樣就不用總盯著乾燥間的溫度了。”老張也鬆了口氣:“這下可以放心批量生產了,我還怕要耽誤送樣呢。”
剛把崩解測試的數據整理完,實驗室的門就被推開了,是質檢室的小李。“蕭哥,葉姐,”小李手裡拿著一份報告,“昨天那批有問題的藥片,我們重新測了,按照你們說的50c乾燥溫度,崩解時間都合格了,這是報告。”蕭凡接過報告,看了一眼,滿意地點點頭:“辛苦你了小李,麻煩你了。”
小李擺擺手:“不麻煩,對了,下周市藥監局的人要來抽檢,主要看製劑的工藝穩定性和參數記錄,你們提前準備一下。”葉之瀾連忙說:“好的,我們知道了,會提前整理好資料的。”小李又聊了幾句,就離開了實驗室。
“得趕緊把工藝參數和記錄整理好,”蕭凡看著葉之瀾,“你負責整理患者反饋和製劑測試數據,我負責發酵參數和壓片工藝記錄,老張,你幫著整理設備維護記錄,咱們爭取明天中午前弄完。”老張點點頭:“沒問題,我今天下班晚點沒關係。”
接下來的兩天,三人都在忙著整理資料。葉之瀾把患者反饋記錄按病症分類,標注好對應的製劑純度和崩解時間;蕭凡則把發酵罐的參數按日期整理成表格,附上對應的純度測試報告;老張把設備維護記錄按月份裝訂好,每個設備都單獨建檔。資料整理完的那天中午,三人看著桌上厚厚的一摞文件夾,都鬆了口氣。
市藥監局的抽檢人員來的那天,天氣很好。蕭凡和葉之瀾早早地在實驗室門口等著,手裡拿著整理好的資料。抽檢人員一共來了三個人,為首的是王科長,之前在行業會議上見過麵。“蕭老師,葉老師,”王科長笑著打招呼,“早就聽說你們的紅海素製劑做得好,今天特意來看看。”
“歡迎歡迎,裡麵請,”蕭凡把他們引進實驗室,“我們把資料都整理好了,您先看看,有什麼問題隨時問我們。”王科長接過資料,坐在操作台上翻看,其他兩位抽檢人員則去檢查發酵罐和壓片機,查看設備參數和維護記錄。
王科長翻到“分批次純度控製”那部分時,眼睛亮了亮:“你們這個思路很好,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調整純度,比一刀切的高純度更實用。”他又翻到崩解測試數據,點點頭:“乾燥溫度的梯度測試做得很細致,工藝穩定性有保障。”葉之瀾笑著說:“謝謝您的認可,我們也是想做出更適合患者的製劑。”
另一邊,兩位抽檢人員檢查完設備,對老張說:“你們的設備維護得很好,記錄也很詳細,沒問題。”老張笑著說:“都是應該做的,設備是咱們的飯碗,得好好維護。”
抽檢結束時,王科長對蕭凡和葉之瀾說:“你們的製劑工藝很成熟,數據也很完整,我們會優先推薦你們進入3期臨床申報通道。好好乾,期待你們的紅海素能早日上市,幫助更多患者。”
送走抽檢人員,三人都很興奮。老張說:“太好了,這下離上市又近了一步!晚上我請客,咱們去吃頓好的!”蕭凡和葉之瀾笑著答應了。
晚上的聚餐很熱鬨,三人聊起實驗室的點點滴滴,從最初的艱難起步,到現在的逐步走向正軌,感慨萬千。老張喝了口酒,說:“我跟你們倆乾了這麼多年,從來沒後悔過,能參與紅海素的研發,是我的榮幸。”蕭凡拍了拍老張的肩膀:“我們也謝謝你,沒有你的幫忙,咱們的設備也走不到今天。”
葉之瀾看著身邊的兩人,心裡很溫暖。她想起剛和蕭凡成立實驗室的時候,隻有一間小小的房間,幾台二手設備,現在卻有了寬敞的實驗室,先進的儀器,還有老張這樣靠譜的夥伴。她舉起酒杯,說:“敬我們的紅海素,敬我們的實驗室,也敬我們的友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人碰了碰杯,把酒喝乾。窗外的夜色很濃,燈光下,三人的笑容格外真摯。
第二天一早,蕭凡和葉之瀾就開始準備3期臨床申報材料。他們聯係了專業的臨床團隊,協同整理資料,蕭凡負責提供製劑工藝技術文檔,葉之瀾負責整理患者反饋和前期臨床數據。雖然很忙,但兩人都充滿了乾勁,因為他們知道,離讓更多患者用上紅海素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這天晚上,兩人在實驗室整理資料到深夜。蕭凡給葉之瀾泡了杯熱牛奶,放在她手邊:“彆太累了,歇會兒吧。”葉之瀾接過牛奶,喝了一口,溫暖的感覺從喉嚨傳到心裡。她抬頭看向窗外,星星很亮,月光透過窗戶灑進來,落在桌上的資料上。“你說,咱們的紅海素什麼時候能上市?”她輕聲問。
蕭凡走到她身邊,輕輕攬住她的肩:“快了,咱們一步一步來,總會等到那一天的。”他低頭看著她,眼裡滿是溫柔,“到時候,咱們就能幫助更多像張大爺、劉叔老伴兒這樣的患者,讓他們能好好吃飯,好好睡覺,這就是咱們做研發的意義。”
葉之瀾靠在他懷裡,點點頭。她知道,研發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困難等著他們,但隻要他們一起努力,一起堅持,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月光下,兩人的身影緊緊靠在一起,實驗室裡的發酵罐還在低鳴,像是在為他們加油鼓勁,也像是在訴說著他們與紅海素的故事,一個關於堅持、默契和熱愛的故事。
喜歡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請大家收藏:()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