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光映山海:雙效藥與跨洲的守護
蕭凡站在實驗室窗前,手裡攥著雲南山區的健康篩查報告,“糖尿病合並胃腸病患者占比40”的紅色標注像塊石頭壓在心上。身後的實驗台上,葉之瀾正用移液槍往離心管裡滴加藻株提取物,透明液體裡泛著淡淡的綠色熒光——這是他們為“藻光降糖護胃雙效藥”準備的第12組樣本,此前11組要麼藻株護胃成分活性不足,要麼苦瓜皂苷提取率太低,始終沒找到兩者共存的最佳平衡點。
“蕭凡,你看這個。”葉之瀾突然招手,電腦屏幕上的高效液相色譜圖裡,兩條曲線平穩地鋪展開來。“我把提取溫度降到45c,壓力調到0.3pa,再加入0.1的羥丙基β環糊精,藻株活性保留率96,苦瓜皂苷提取率92,而且沒有沉澱!”她的聲音裡帶著難掩的興奮,指尖在鍵盤上飛快敲擊,調出細胞實驗數據,“胃腸黏膜細胞修複率89,葡萄糖攝取率提升23,兩項指標都達標了!”
蕭凡湊過去,目光在數據上反複確認,緊繃的肩膀終於放鬆下來。他想起三天前和老張通電話時,老張還在電話那頭念叨“鈦合金內膽能穩溫度”,當時他沒多想,如今看來,正是葉之瀾根據設備特性調整的參數,才讓兩種成分終於“和平共處”。“明天就聯係雲南的村醫,咱們選30名患者入組臨床試驗。”蕭凡拿起筆,在報告上寫下“4月15日,啟動首次人體試驗”,筆尖劃過紙頁的聲音,在安靜的實驗室裡格外清晰。
一周後,蕭凡和葉之瀾帶著裝滿雙效藥試用裝的箱子,踏上了雲南山區的路。車子在盤山公路上顛簸了四個小時,才抵達海拔1800米的嘎查村。村醫紮西早已在衛生院門口等候,手裡拿著厚厚的患者名單,“王大爺、李嬸這些老人,每天要吃三四種藥,記不住不說,胃還總不舒服。”紮西把他們領進診室,牆上的黑板上歪歪扭扭寫著“服藥時間”,旁邊畫著太陽和月亮,“這是我教老人們記時間的法子,可還是有人漏吃。”
葉之瀾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用藥手冊,封麵上印著彩色插畫——畫裡一個老人拿著一片藥,旁邊既有血糖儀又有胃藥的圖案。“大爺,您看,這一片藥就能頂兩種用,早上飯後吃就行。”她蹲在65歲的王大爺麵前,翻開手冊,用方言耐心講解。王大爺眯著眼睛,指著插畫裡的血糖儀,“吃了這藥,我的血糖真能降下來?”蕭凡點點頭,拿出血糖儀給王大爺測了空腹血糖——7.8o,“您按時吃藥,兩周後我們再來測,肯定能降。”
接下來的半個月,蕭凡和葉之瀾每天都穿梭在村裡的土路上。清晨跟著紮西去王大爺家,記錄他的餐後血糖;中午在李嬸家院子裡,聽她講服藥後胃脹緩解的感受;傍晚回到衛生院,葉之瀾就坐在桌前整理數據,蕭凡則對著電腦,和遠在非洲的援外醫療團隊視頻。
“蕭凡,你們寄來的太陽能發酵設備太管用了!”視頻裡,李醫生舉著手機,鏡頭掃過部落裡的臨時藥房,幾個當地醫護人員正圍著設備忙碌,“兒童寄生蟲感染率從70降到35,孩子們現在都願意來拿藥。”畫麵突然轉向一群坐在地上的孩子,他們手裡拿著畫著藻株圖案的紙片,對著鏡頭笑得露出豁牙。葉之瀾湊到屏幕前,眼眶微微發紅:“李醫生,記得讓他們注意雨季防潮,我們寄了除濕袋和備用太陽能板,應該快到了。”
掛了視頻,葉之瀾看著手裡的臨床試驗數據,嘴角忍不住上揚——王大爺的空腹血糖降到了6.5o,胃脹次數從每天4次減到1次;李嬸的餐後血糖穩定在7.1o,再也不用吃完藥就躺著揉肚子。“明天咱們去給老人們複查,順便把‘健康驛站’的設備裝好。”蕭凡拿出簡易胃腸檢測試紙和電子用藥指南,試紙包裝上印著“紮西德勒”的字樣,是葉之瀾特意讓廠家定製的。
複查那天,嘎查村的衛生院擠滿了人。王大爺拿著新測的血糖報告,拉著蕭凡的手不肯放:“小夥子,這藥太神了!我現在不用記著吃哪幾種藥,也能跟著老夥計們去山上砍柴了。”葉之瀾在一旁教紮西用電子用藥指南,觸摸屏上的方言版視頻裡,她親自演示服藥方法,紮西跟著學了兩遍,就能熟練操作:“以後村民看不懂手冊,看這個視頻就行,太方便了!”
就在這時,蕭凡的手機響了,是實驗室打來的。“蕭哥,雙效藥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的儲存試驗有問題,有效期從24個月縮短到18個月了。”電話那頭的聲音帶著焦慮。蕭凡皺起眉頭,葉之瀾立刻湊過來,“是不是包裝的問題?我們可以試試加納米防水膜,再放乾燥劑。”兩人對視一眼,心裡有了主意——當天下午,他們就聯係包裝廠家,定製了帶納米塗層的鋁塑板,還采購了食品級乾燥劑,確保藥品在南方雨季也能穩定儲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回到實驗室後,蕭凡和葉之瀾馬不停蹄地推進雙效藥的後續研發。葉之瀾把雲南患者的故事整理成文字,寫進《藻光之下:老人們的健康晚年》的英文版附錄裡,裡麵有王大爺砍柴的照片,還有李嬸家院子裡盛開的格桑花。“海外華人應該能通過這些故事,感受到藥品背後的溫度。”她一邊說,一邊在“酸豆角”“砍柴”這些詞旁邊加上注釋,生怕外國讀者看不懂。
蕭凡則忙著籌備“藻光公益基金”的擴容儀式。他聯係了十多家愛心企業,計劃未來3年在10個欠發達國家建立“藥品生產培訓中心”。儀式當天,小宇也來了,他已經上初中,手裡舉著自己畫的“藻光小衛士”牌子,牌子上的藻株圖案旁邊,多了個地球的輪廓。“蕭叔叔,以後我也要去非洲,教那裡的小朋友用藻光藥。”小宇的聲音清脆,回蕩在會場裡。
儀式結束後,蕭凡收到了李醫生發來的視頻。非洲部落的長老穿著傳統服飾,手裡拿著用當地顏料畫的“藻光守護圖騰”,圖騰中間是藻株的形狀,周圍環繞著太陽和星星。“長老說,這圖騰會掛在藥房裡,感謝中國朋友帶來的希望。”李醫生的聲音透過屏幕傳來,帶著溫暖的笑意。
葉之瀾靠在蕭凡身邊,看著視頻裡的圖騰,輕聲說:“咱們的藻光,真的照到山海之外了。”蕭凡點點頭,目光落在實驗室角落裡的樣本架上——那裡放著雲南山區腸道菌群失衡患者的樣本,標簽上寫著“下一步:腸道微生態藥研發”。窗外的陽光照進來,落在樣本管上,泛著淡淡的光,像在預示著新的希望。
喜歡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請大家收藏:()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