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雜交_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73章 雜交(1 / 1)

藻株紀事:雜交微光與袋間暖塵

實驗室的玻璃窗上凝著層薄霜,蕭凡剛把穆薩發來的視頻投到屏幕上,葉之瀾就忍不住蹙起了眉。畫麵裡,非洲的土地乾裂得像張布滿皺紋的臉,幾簇藻株蔫蔫地貼在池底,阿米蹲在旁邊,手裡的記錄本翻得嘩嘩響:“蕭哥哥,葉姐姐,這三天沒下雨,藻株長得越來越慢,多糖含量也從8降到7了,玉米苗都有點缺肥了。”

小葉正低頭整理帶回的國外藻株樣本,聞言立刻抬起頭,手裡還捏著個裝著綠色藻液的試管:“我帶的這種耐乾旱藻株,在實驗室模擬14小時日照、15土壤濕度的環境下,存活率能到90。要不咱們試試和咱們的藻株雜交?這樣既能保住多糖含量,又能扛住旱季。”

蕭凡伸手拿過試管,對著光看了看——藻液清亮,裡麵的藻株顆粒比國內的略小,卻透著股韌勁。他翻出抽屜裡的藻株數據手冊,指尖劃過“國內藻株多糖含量9.2”的記錄:“咱們的藻株多糖高,國外的耐乾旱,要是能結合兩者優勢,剛好能解決穆薩的問題。”

葉之瀾已經轉身走向試劑櫃,手裡拿著幾個乾淨的培養皿:“那咱們現在就動手!我去配b培養基,小葉你負責處理國外藻株的細胞壁,蕭凡你調一下倒置顯微鏡的參數,爭取今天就能開始細胞融合。”

三人的動作快得像早就演練過無數次。小葉用無菌吸管吸取國外藻株樣本,滴進裝有0.1纖維素酶的離心管裡,輕輕搖晃:“先軟化細胞壁,不然融合的時候容易破。”蕭凡則蹲在顯微鏡前,轉動旋鈕調整焦距,屏幕上慢慢清晰地浮現出國內藻株的細胞形態——圓形,細胞壁薄,裡麵的葉綠體透著鮮綠。

“酶解時間差不多了。”小葉把離心管遞給蕭凡,“咱們取100微升國外藻株,和100微升國內藻株混在一起,滴到培養基上。”蕭凡接過管,小心翼翼地將混合藻液滴在培養皿中央,葉之瀾立刻拿起鑷子,把培養皿放進30c的恒溫培養箱:“先孵育24小時,明天早上來看有沒有融合跡象。”

第二天天還沒亮,葉之瀾就先到了實驗室。她輕手輕腳地打開培養箱,拿出培養皿放在顯微鏡下,剛調完焦距,眼睛就亮了——幾個橢圓形的細胞裡,同時透著國內藻株的鮮綠和國外藻株的淺綠,明顯是融合成功了。“蕭凡!小葉!成功了!”她的聲音帶著點激動,把剛進門的兩人都引了過來。

蕭凡湊到顯微鏡前,看著屏幕裡的雜交細胞,指尖在記錄本上飛快地寫著:“形態正常,葉綠體活性看起來不錯。接下來咱們分三組培養,一組模擬非洲旱季環境,一組按國內牧區條件,還有一組做對照,看看哪組長得最好。”小葉則拿出多糖檢測試劑盒:“等它們再長幾天,我測測多糖含量,要是能保持在8以上,就沒問題。”

可沒等三天,新的麻煩就來了。那天晚上,村裡突然停電——電工師傅說線路老化,得修到後半夜。葉之瀾接到實驗室保安的電話時,正在和蕭凡、小葉一起整理雜交藻株的生長數據:“培養箱的溫度已經降到12c了,再降下去,細胞可能會凍壞!”

“快走!”蕭凡抓起桌上的保溫毯,率先往實驗室跑。夜色裡,三人的腳步聲在寂靜的村路上格外清晰,小葉跑的時候沒注意,差點被路邊的石頭絆倒,蕭凡眼疾手快地扶住她:“小心點,樣本比咱們的腳重要。”

趕到實驗室時,培養箱的顯示屏已經暗了一半,蕭凡趕緊把備用發電機推到旁邊,接好線按下開關。葉之瀾和小葉則用保溫毯裹住培養皿,緊緊抱在懷裡——保溫毯是之前紮西阿媽送的,裡麵填的羊毛暖乎乎的,剛好能護住培養皿的溫度。

“溫度慢慢升上來了。”蕭凡看著顯示屏上的數字從12c跳到18c,鬆了口氣。小葉把培養皿放回培養箱,借著燈光仔細看了看:“還好,細胞沒出現破裂,明天再觀察下生長速度。”那天晚上,三人乾脆在實驗室的長椅上湊合一宿,蕭凡把自己的外套披在葉之瀾身上,葉之瀾又把小葉的圍巾拉了拉,蓋住她的耳朵——窗外的風刮得緊,實驗室裡卻暖融融的。

第二天早上,雜交藻株果然沒讓人失望。不僅生長速度沒受影響,顯微鏡下還能看到新的嫩芽冒了出來。小葉測了多糖含量,興奮地舉著試劑盒:“8.5!比國外藻株高了0.5,剛好能滿足穆薩那邊的需求!”蕭凡立刻拍了段雜交藻株的視頻發給穆薩,屏幕裡的穆薩對著鏡頭直拍手:“太好了!我們現在就把培養池再擴大一倍,等著你們的樣本!”

就在三人忙著準備雜交藻株樣本時,紮西阿媽拎著個布包走進了實驗室,手裡還拿著個破了口的包裝袋——正是之前試裝飼料添加劑的那種。“葉老師,你看這個袋子。”阿媽把袋子遞過去,“裝多了就容易破,而且咱們用手壓的封口不緊,昨天搬的時候撒了不少添加劑,心疼得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卓瑪跟在阿媽身後,也小聲說:“我幫阿媽裝袋子的時候,壓了半天手都酸了,還是漏粉。要是能有簡單點的辦法就好了,不用總麻煩你們。”

小葉拿起破袋子,手指摩挲著袋口的褶皺:“這是因為基材太脆,而且手工壓製的溫度不均勻。咱們村裡最常用的就是石板和柴火,要不試試用石板代替工業壓製機?我之前在文獻裡看到過,高溫石板能讓基材更好地粘合。”

葉之瀾眼睛一亮,想起小時候在奶奶家看她壓青稞餅的場景:“對!我奶奶壓青稞餅的時候,就用柴火加熱石板,溫度特彆均勻。咱們可以找塊平整的石板,試試不同溫度下的壓製效果。”蕭凡則轉身去倉庫,抱出幾卷不同比例的基材:“那咱們就做個實驗,先測不同青稞稈粉比例的基材強度,再試石板壓製的溫度和時間,爭取找到最適合村民用的方案。”

說乾就乾。葉之瀾帶著卓瑪去村裡找石板——最終選了塊半米見方的青石板,表麵光滑,導熱性也好。蕭凡和小葉則在實驗室裡按5、10、15的比例,把青稞稈粉混入基材,做成大小相同的試片。

“先試100c。”葉之瀾用柴火加熱石板,蕭凡拿著溫度計貼在石板上,等數值穩定在100c時,小葉把10青稞稈粉的試片放在石板上,再用另一塊小石板壓上去。30秒後拿下來,試片邊緣已經牢牢粘在一起,用手扯了扯,也沒裂開。“卓瑪,你試試用這個溫度壓。”葉之瀾把小石板遞給卓瑪,“像壓青稞餅那樣,稍微用點力就行。”

卓瑪接過石板,小心翼翼地壓在新的試片上,30秒後拿起來,試片的密封性和小葉壓的一樣好。“真的可以!”卓瑪高興地跳起來,“這樣我在家就能幫阿媽做袋子了,手也不酸了。”

可剛高興沒多久,新的問題又出現了——15青稞稈粉的試片雖然更結實,卻太硬,不容易折疊;5的又太軟,裝多了還是會變形。三人坐在實驗室的地上,圍著不同比例的試片琢磨,紮西阿媽忽然說:“要不加點藻株多糖進去?之前做飼料添加劑的時候,多糖不是能讓青稞粉更有韌性嗎?”

“對啊!”小葉一拍大腿,立刻去取藻株多糖溶液,“咱們按10青稞稈粉+5藻株多糖的比例試試。”重新調配基材後,壓出來的試片不僅結實,還帶著點柔韌性,折疊的時候也不會裂。葉之瀾裝了袋添加劑進去,晃了晃,一點粉都沒漏:“阿媽,您看!這次肯定沒問題了。”

紮西阿媽接過袋子,翻來覆去地看,笑得眼睛都眯了:“太好了!這樣咱們村民自己就能做袋子,不用再麻煩你們跑前跑後了。”卓瑪也拿著試片,興奮地說:“我明天就教村裡的小夥伴一起做,到時候咱們做很多很多袋子,分給其他牧區的人。”

就在這時,蕭凡的手機響了,是穆薩發來的新視頻。畫麵裡,阿米正把蕭凡他們寄去的雜交藻株樣本倒進培養池,池邊的玉米苗已經比之前高了不少,葉片也綠得發亮。“蕭凡,葉之瀾,小葉!”穆薩的聲音帶著笑意,“雜交藻株長得特彆好,多糖含量也穩定在8.3,玉米苗的肥力也跟上了,再過一個月就能收玉米了!”

屏幕裡,阿米舉著個玉米穗,對著鏡頭大聲喊:“葉姐姐,蕭哥哥,小葉姐姐,謝謝你們!等玉米熟了,我寄給你們嘗嘗!”

三人看著視頻,心裡都暖暖的。葉之瀾轉頭看向窗外,實驗室的玻璃上,薄霜已經化了,陽光灑在培養池裡,雜交藻株泛著淡淡的綠光,像一片小小的海洋。“咱們的藻株,真的幫到他們了。”她輕聲說,語氣裡滿是驕傲。

蕭凡點點頭,伸手拿起桌上的包裝袋試片:“接下來,咱們把包裝袋的製作方法寫成手冊,再教村民們怎麼批量生產。等雜交藻株在非洲推廣開,咱們還可以試試培育更耐蟲害的品種,讓藻株能幫到更多人。”

小葉看著兩人,笑著說:“那咱們可得抓緊時間,我還想等夏天的時候,和你們一起去非洲看看呢,看看咱們的藻株和玉米,長得有多好。”

實驗室裡的笑聲輕輕飄了出去,和窗外的風聲、遠處牛羊的叫聲混在一起,像一首溫柔的歌。藻株的故事還在繼續,那些小小的綠色生命,正帶著希望,從嘎查村的草原,走向非洲的田野,也走向一個更遙遠、更明亮的未來。

喜歡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請大家收藏:()未來我必將站在世界之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末世嬌嬌挺孕肚,被大佬們團寵 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開漁場 極品小村霸 美利堅廚神,從荒野獨居開始 仙逆:我,王家老祖,收徒李慕婉 鬥破:開局綁定小醫仙,十倍反饋 攝政王彆急,太子妃要帶崽嫁你了 追光的霧 影視世界逆襲的炮灰 祖國分配對象後躺贏了[七零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