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麵是村裡其他人做的,算起來也是陶老爺子的後輩。
一桌六個菜:兩個涼菜、四個熱菜,米飯饅頭管飽,在村裡都是頭一份的。好多人很久都沒吃過這麼好的菜了,一個個狼吞虎咽。
葬禮是很折磨人的,作為老爺子的子女,陶芹幾人得不停地向來訪者鞠躬表示感謝,還得處理七七八八的雜事。
好在子孫多,有些小事,陶大河這些孫子輩就順手處理了。
陶爺子死後第三天,一大早,就有火葬場的車子開到村口,送老爺子去公社火化。
雖然是靈車,可還是引起了村裡人的轟動,很多老人一瞬間改變主意,都不想土葬了,哪怕死了也想坐一坐車。
這倒是給陶大舅後麵開展工作帶來了一定的便利。
車子小,就姐弟五人去了。回來的時候,陶芹抱著一個小盒子,是坐著三輪車回來的。
回到陶家,已經快十點。很多人正在吃早午飯,吃完還要送老爺子安葬。
陶芹沒表露自己的哀傷,笑著跟親戚們打招呼,勸他們多吃一點。
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這樣,哪怕再傷心,在外人麵前總是會表現出若無其事的樣子。你要是哭,彆人就會覺得你不穩重。
送葬的時候,基本過來吃飯的村民都一起上山送老爺子最後一程。
浩浩蕩蕩的人群蜿蜒前進,從遠處看,莫名有股悲涼感。
等老爺子入土為安,他的子孫都跪在墳前,
開始燒紙,燒了整整一個小時才停。陶大舅細心地將最後一點火星用水澆滅,確定沒有問題了才大手一揮讓大家下山。
陶芹回頭望了一眼,親娘的墳跟親爹的墳緊緊挨在一起,互相為伴。
眼淚不知道怎麼回事又掉下來,陶芹十分嫌棄這麼軟弱的自己。
喪事辦完,趁著天還早,陶芹一家堅持要走。上學的、擺攤的、工作的、照顧孩子的,每個人都有事,不能再待了。
這時的陶芹突然能共情上輩的四個孩子,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哪有那麼多功夫在醫院陪她。本來感情就不親,能給她花錢治病,讓她住單人間,已經比很多孩子都孝順了。
回城的路上,夏秋冬三人和他們的配偶跟陶芹告辭,各自奔赴前程。
沈立春不出意外開始發燒,他在陶家村的時候狀態就很不好。回到家中的陶芹連氣都沒喘一口,就把兩個孩子帶到了自己房裡,方便趙春芳照顧沈立春。
臥室裡,沈立春也想明白了,握著趙春芳的手:“春芳,我想我真的要轉業了,這身體恢複不了了。”
趙春芳早有準備:“好,你轉業我還放心一點。以後我們一家四口,再也不分開。”
1979年的十月就這麼結束了,對於陶芹來說,並不是個值得高興的月份。
她在這個月裡永遠地失去了父親,心中是滿滿的遺憾。
喜歡重生七零之吃瓜大院趣事多請大家收藏:()重生七零之吃瓜大院趣事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