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功?這是什麼鍛煉方式?”國家隊全員滿頭問號。
董峰心中歎了口氣,傳統武術失傳的世界上,果然樁功也沒有了。
這倒是並不奇怪,樁功是一個既複雜又簡單的練功方式,複雜在樁功種類繁多,有動樁、靜樁,每個樁又有不同呼吸方式與之配合,甚至同樣的樁在不同的武藝上,重點和動作也有區彆。
說它簡單,則是因為所有的樁功,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讓習練者得身體和精神都處於“正”的狀態。
身正,才能穩,才能時刻保持發力和一定的能力。心正,才能靜,才能不論順境逆境都坦然麵對。
武藝粗淺的時候,讓身體和精神即便不正,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無非是動作慢一點,力氣小一點,用出招數的難度更大一點。
但是如果武藝練到高深之處,還不能保持“正”的狀態,那麼不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會受到傷害!
身不正,則力歪;但力道隻是歪掉,而不是憑空消失,所以不正的力道就會由武者的關節、肌腱甚至內臟帶來承受!
身體做不到正,練習的時候一拳轟出去,把自己的肩背脊椎扭傷,甚至肌腱扭斷,都是有可能發生的,更彆說在激烈的對戰之中了!
精神做不到正,動手的時候心浮氣躁,雜念叢生,走極端,一身功夫可能隻能用出三四成。
而在華夏武學中,鍛煉“正”的方式,就是樁功。
聽完董峰的解釋,國家隊眾人明白了董峰的意思,但是臉上不由浮現出一股不信服的表情。
“如果按你所說的,樁功在高級武學中如此重要,那麼為什麼世界上現有的武術都不練呢?”雲中龍疑惑的開口問道。
這也是國家隊選手們共同的疑問,作為身披國家隊隊服的他們,無疑都是高手,可是從來沒有練過所謂的“樁功”。
董峰微微一笑。
“誰說你們沒練過,歐洲的“定式”,日本的“型”,拳擊的空擊,泰拳的套路,這些都是樁功的一部分。隻不過這些樁功被糅合到了招式之中,所以讓你們不知不覺間就受到了錘煉而已。”
看著恍然大悟的眾人,董峰感慨不已。
原先的世界裡,老有了解不深的人,認為樁功是隻有華夏具備,而外國武藝不涉及的技術。
甚至極端一些,認為“樁功”是華夏武術與外國武術分界線的人,也不在少數。
但這著實是夜郎自大。
世上無獨秘,隻要有相似的應用場景,就會出現相似的技術,而樁功作為武藝練到高深境界的剛需,是廣泛存在於各國武術之中的。
不論是曆史武術還是競技武術,不論是泰拳散打還是班卡蘇拉,都會鍛煉武者的樁功,隻不過名稱不同罷了。
“不過華夏的樁功,比起外國的武藝,確實更加的精密。”
...
國家隊眾人雙手如抱大球,身形微沉,穩穩地紮在地上。
看上去,像是一片挺拔的鬆林。
“臀部要微微內斂,胯要撐開。“董峰在眾人之中走來走去,“身上不要僵住,不要用拙力,應該感覺自己的脊椎像是一個架子,將全身骨肉皮囊都掛在上邊,想象頭頂有一根絲線將脊椎向上微微拽起,大椎穴......哦,就是頸椎末端棘突下凹陷那個位置,輕輕頂著自己的衣領。”
他替於成調整了一下脊椎位置,然後滿意的站起身來:“這就是無極樁,靜樁之中,用來找這個"正"字再好不過。腳如樹根抓地,胯似磨盤沉轉,脊柱像懸絲提線,但是肩肘都要鬆。”
於成越站越覺得奇妙,這個看似平平無奇動作,卻讓他在全身勁力鼓蕩的狀態下,放鬆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