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國的話,讓人無法反駁。
以董峰現在的水平,他還能算是業餘選手嗎?
誠然,從身體素質、戰術技巧、比賽經驗等等方麵,劉教練都可以論證麵前這個十九歲的大學生,各方麵都不夠成熟。
但是他在全兵器賽中,先後對抗黃琴和王興國,都拿下了勝利。
這等戰績壓在麵前,那麼不論是誰,不管從武藝角度還是從競技角度,都不能再把董峰當成業餘選手了。
勝利,是壓過一切的理由!
那麼王興國所說的劉教練心中早就被外國選手打怕了,究竟是真是假?
要說的話,是假的。
劉教練從來沒被外國選手給打怕了,他隻是被華夏決鬥界的整體氣氛暈染,不相信華夏決鬥選手能達到頂峰罷了。
但這真的不怪劉教練。
這個世界的華夏決鬥從出道開始,便在走下坡路。
從亞洲四強,到亞洲八強,到傳統強國,再到積極參與者。
二十年不間斷的失敗,二十年不間斷的謾罵......
這可是二十年啊,足夠讓一批咿牙學語的嬰兒,在對於華夏決鬥的鄙視中,成長為社會的棟梁!
這也導致對於華夏決鬥的鄙視和嘲諷,已經成為華夏現代生活中的某種文化了......
劉教練今年四十多歲,可以說,他是親眼看著華夏決鬥如何從一片美麗肥沃的處女地,變成人人避之不及的惡臭爛茅廁。
他又不是聖賢,如何能不受影響?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試過奮發圖強。
二十年來,不論是教練還是選手,都曾有人試圖為華夏決鬥儘一份力。
但作為國內唯一的外戰無成績運動,當真是從根子上就爛了。
劉教練眼看著一批批一腔熱血的同齡人們從自己身邊走過,漸漸的,走過的人變成了一個個熱血但涉世不深的年輕人。
等年輕人走完後,路上便再也沒有人了,隻有每年對外的戰績,依舊那麼難看。
於是華夏國內一眾聯賽的觀眾越來越少,體育局給的撥款也逐年下降。
五年前,“自斬嶽飛”事件讓華夏決鬥名聲喪儘,從此,華夏決鬥界裡還剩下的,就隻有擺爛的人了。
然後作為“野路子”出身的“小劍聖”於成,在去年帶領華夏隊殺入十六強。
說實話,這其中劉教練沒給出過什麼有效的建議。
他隻是按部就班的進行了常規的訓練,然後對於國家隊幾人自己增加的訓練協調資源,且不做約束罷了。
這其中的彎彎繞繞,林主任和許文作為華夏決鬥界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也大致清楚。
所以王興國的話剛一出口,林主任便打斷道:“興國,劉教練作為國家隊的總教練,絕不是怯戰的人,你這句話說的過分了!”
王興國眼睛一翻,毫不理睬,劉教練臉頰漲得通紅。
“但是。”林主任語氣溫和,但其中也帶著不容反駁的堅定:“劉教,華夏隊去年取得些許成績,正是需要趁熱打鐵的時候,如果如此珍貴的機會不容錯過!您確實該考慮退居二線了。”
許文陰沉著臉打斷:“林主任,國家隊的選拔,不論是隊員還是教練,一直是由決鬥協會負責的!畢竟國內選手和教練的檔案,都存放在決鬥協會這邊,對於選手具體的情況,你們體育局並不清楚。”
“您來開口安排國家隊的教練,恐怕不太合適吧。”
“當然不合適。”林主任看向許文。“華夏隊的成員都是由決鬥協會進行選拔,這本就是之前約定俗成的,我也不準備更改。”
“約定俗成?”許文皺起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