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董峰這一手臨空紮樹葉的離譜操作,他們心中都升起了同樣的疑問。
即便完全舍棄防禦,即便是有心算無心,真的有人能和董峰這個怪物同歸於儘嗎?
...
董峰把大槍靠牆放好,從院子裡拖出一個石擔。
“華夏武術中功力訓練,有很多種方式。”董峰單手抓起一個石擔,手臂上的肌肉線條清晰可見。“比如像這種和西方杠鈴很像的石擔,就是華夏武術中練力量的經典器械。”
【這玩意和杠鈴一模一樣啊!】
【我家叔叔院子裡就有這麼一個東西!】
【之前看資料,古代武舉考試裡,不就有這個嗎?】
【這個真的不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嗎?】
“兄弟們,舉重這種運動,可是咱們華夏的傳統項目,這可不是從西方傳過來的。”董峰介紹道。
“在咱們國家,最為出名的舉重的形式,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階段,舉鼎,翹關和舉石擔。”
“舉鼎自不必說,就是將鼎舉起來。”
“翹關,則是單手將城門背後的沉重門栓舉起,也就是舉巨木。”
“舉石擔,更不必多說,這玩意和現代的杠鈴長相差不多,玩法也相似。”
董峰一邊介紹,一邊將網上搜來的舉鼎,翹關和舉石擔的圖片,並排在直播間內展示。
“各位有沒有發現什麼?”
【好像......器械越來越便宜了?】
“沒錯!舉重的器械越來越便宜了!”
董峰豎起大拇指,網友們的觀察力依舊犀利。
“青銅鼎這玩意,本就是古代華夏身份的象征!按照周禮,天子用九鼎,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這組成了嚴格的尊卑。”
“換句話說,用舉鼎這種方式鍛煉的行為,本身就是貴族專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董峰的解釋,讓一眾觀眾們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如果說舉鼎是貴族專屬的鍛煉方式,那翹關就是軍事貴族和軍中將士的專屬了!】
【啊?為什麼?過去自然條件好,民間也不缺巨木吧?】
【不!非常缺!咱們國家古代的建築大多都是木質建築!想要建的宏偉,就必須要用巨木!幾千年下來,在華夏國內能作為巨型建築立柱和主梁的巨木,早就被砍得差不多了!】
【樓上說的沒錯!我是學古建築的,咱們國家在唐朝時,還能建造總高度達到300米的天堂,可之後宮殿的高度和規模都逐漸縮水,一大原因就是國內的巨木都砍完了!明朝時候,想要修建宮殿,立柱所用的木材甚至需要從南洋諸國進口!】
【城門的門閂沒這麼誇張吧......】
【確實,但是除了皇家之外,一眾諸侯,官員,巨富,豪強等,也是需要建房子的啊!能作為城門門栓的巨木,給他們的屋子做立柱也足夠了!】
“這位朋友說的沒錯,古代華夏的巨木,並非隨意就能砍伐的。翹關所用的巨木,隻有依托政府背景或者身份尊貴者,才可以使用。”董峰對於網友的知識麵十分佩服。
“所以翹關這種玩法,大多也隻有軍事貴族和軍中將士才能使用。”
“可石擔就不一樣了。”
董峰隨手拎起石擔,然後一臉輕鬆地將石擔舉過頭頂,停頓三秒後放下。
“這玩意,說白了就是一根木頭邊上套了兩塊石頭,平民百姓自己造一個也沒啥難度。”
“所以石擔的流行,也可以標誌著過去隻有貴族或軍中才能進行的力量訓練,正式大量流入民間!”
喜歡武術決鬥之王請大家收藏:()武術決鬥之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