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甜和吳琪坐著休息了一會,直到吳琪的肚子咕咕叫。
蘇甜戳了戳吳琪的肚子:“走吧,我們去吃飯吧。”
吳琪興奮的點點頭。
倆人先走到停車的地方,把手上的大包小包放進車裡。
直奔剛剛休息時,查詢的火鍋類彆排名第一的“菌菇火鍋”店。
蘇甜把車上的充電寶拿上,今天拍了一下午,機器都快沒電了,等會還要拍攝呢。
蘇甜推開餐廳大門,迎麵而來的是火鍋店裝修的視覺衝擊。
牆麵上手繪的壁畫,懸掛油紙傘,葫蘆絲,竹笛等樂器作為裝飾。
餐廳裡播放著少數民族民謠背景音樂。
采用暖黃色射燈聚焦餐桌,每張桌子上麵都有壁燈,從上往下照射顯得火鍋色澤溫潤。
店裡設置透明食材櫃展示新鮮菌菇。
蘇甜和吳琪進店坐下後,服務員上前提供“菌菇科普卡”並附贈竹麵菜單。
服務員小哥開始給蘇甜和吳琪介紹店裡的招牌菜,
“我們店裡現在有,菌菇盲盒活動,隨機一盤裡麵三種不同的菌菇。”
蘇甜一聽立馬來了興趣:“好啊,來一盤吧。”
一旁的吳琪已經把手機相機調整好,就等上菜了。
服務員已經見怪不怪了,很多博主來他們家打過卡。
點好菜沒一會,服務員開始上菜。
蘇甜看著服務員用乾冰煙霧端盤上菜,味道先不說,儀式感滿滿。
上鍋底時,服務員先將土雞、排骨熬出的鮮美湯底倒入鍋中。
接著加入各類菌菇,用沙漏計時煮20分鐘左右,把蘇甜和吳琪麵前的餐具都收走了。
美其名曰,保護食客的安全。
囑咐蘇甜和吳琪期間不要隨意攪動,煮好後先喝菌湯,再涮煮蔬菜、豆製品等其他食材。
蘇甜和吳琪看到這個架勢:菌菇火鍋吃好她們會不會見小人啊。
等待區間,蘇甜和吳琪先去調好蘸料。
蘸料區域,有各種各樣的小料。
常見蘸料有經典香辣蘸料,腐乳蘸料,蒜香蘸料等。
蘇甜根據蘸料區的蘸料配方,自調了一個混合蘸料。香辣+蒜香)
蘇甜很自信,感覺自己的調的蘸料沾鞋底都好吃。
二十分鐘過後,服務員小哥打開蓋子,用一次性盒子裝了一勺湯取樣留存。
蘇甜和吳琪看到這個操作都驚呆了。
蘇甜看著菌菇火鍋,一時有些不敢動手。
默念我是一名合格的旅遊美食博主,他們敢開我就敢吃。
蘇甜先舀一勺子湯,湯底用多種野生菌和土雞等食材熬製的湯底,味道濃鬱鮮香。
湯清味美,喝起來醇厚順滑,每一口蘇甜都好像喝到了大山的味道。
蘇甜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可能見小人的湯喝起來就是比其他菌菇湯不一樣。
喝好湯蘇甜開始吃菌菇,不同的菌菇有不同的口感。
鬆茸口感醇厚,有獨特的香氣;
牛肝菌肉質肥厚,味道鮮美;
雞樅菌細膩柔軟,鮮甜可口;
青頭菌爽脆多汁,口感清新;
雞油菌質地滑嫩,帶有淡淡的果香;
竹蓀口感脆嫩,能吸收湯底的鮮味,吃起來十分爽口。
蘇甜最期待的見手青,口感富有彈性,咬下去微微彈牙,是一種融合了菌子本身特質的鮮甜。
後麵的涮肉涮蔬菜也好吃,但沒有剛剛的菌菇驚豔。
後麵蘇甜放棄自己調的蘸鞋底都好吃蘸料,果斷嚴格按照流程再調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