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在這樣的“徒勞”裡慢慢滑過,
蘇甜的臉皮已經練的很厚了。
摸出了他們科室醫生護士大部分人愛吃的食物,
看到他們辦公室的綠植總被養得蔫蔫的,蘇甜偷偷澆水買營養液。
自己還去花鳥市場買了好幾盆好養活的多肉。
蘇甜剛陪著蘇奶奶吃好晚飯,手機突然震了震。
點開小胡醫生的消息,是張偷拍的照片:柯醫生正低頭啃著個飯包,
他指尖還沾著沒擦乾淨的海苔碎,背景是辦公室半開的窗戶,晨光正從他發梢漏下來。
看到照片裡柯醫生吃著飯包、嘴角還沾著料的樣子,蘇甜忍不住笑出聲,有些割裂。
這位冰山醫生也有這麼接地氣的一麵,跟平時判若兩人。
柯時霖自幼成長於高知家庭,父母對他寄予厚望。
他天資聰慧,偏愛鑽研充滿挑戰性的事,後麵選擇學醫。
在手術台上,越是複雜高難的病例,越能激起他的專注與熱忱。
當年從美國歸國,選擇就職於此,是這家醫院的院長給他看了他們醫院這些年的病例,
正是因為這裡的病患基數更大,疑難雜症多——對柯時霖而言,更多的病例意味著更高的挑戰。
他這人向來隻專注於醫學方麵的事情,不熟悉的人覺得他這個人不近人情。
長得帥是真帥,可渾身氣場像千年冰川化,讓人“生人勿近”。
蘇甜一開笑臉相迎送早飯的時候,就跟看路上的陌生人似的,眼神掃過去就忘了,心裡頭半點波瀾都沒起。
可後來隨著蘇甜每天笑嗬嗬的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他不經意間的留意,卻讓他漸漸困惑:
這個女孩為何總能笑得如此明亮,一直被拒絕,她不尷尬嗎?
她的白皙笑臉在他腦海裡麵越來越清晰。
他向來冷硬,可這笑好像有迷幻性,讓他有些不知所措。
那日蘇甜遞給他的巧克力,在美國時,這便是他最鐘愛的牌子。他不知道蘇甜怎麼知道的。
他小時候母親總說“巧克力是女孩子的喜好”,男孩子沉溺甜品不夠剛毅,
對柯時霖的從小就是各種高要求,於是他早早學會了克製。
將喜好藏進心頭的角落,連對生活的物質需求都壓縮到極簡。
慢慢的他也習慣了,形成現在的性格。
後麵他媽媽好像後悔看到他性格變成這樣,對他很愧疚。
但他一個人獨來獨往,已經找到了自己舒服的節奏。
柯時霖不清楚的是自己一旦被某道陽光,
將封凍的角落悄悄融化後,會爆發出多麼熱烈的熔岩。
柯時霖知道蘇甜近日的周旋,是為了她那位躺在病床上的奶奶。
他抽空看了下蘇甜奶奶的病例:因老人的高齡和拖延的病情,手術危險指數上升。
手術風險80到90的把握,在他看來已是值得一搏的“安全區間”,
他主刀的手術成功率高個5左右。
微乎其微並不影響最後的結果,不懂蘇甜為什麼這麼執著。
最近確實他的手術都排滿了,他還有論文要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