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茶香醫道_上善若水,尋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6章 茶香醫道(1 / 1)

清晨五點的杭州龍井村還籠罩在薄霧中,我跟著茶農老楊走在濕滑的石板路上。他手裡提著一盞老式馬燈,燈光在霧氣中暈開一圈昏黃的光暈。

"采茶要趕在露水未乾時,"老楊的聲音混著晨風傳來,"這時候的茶芽最飽滿,藏著天地靈氣。"

轉過一道山梁,眼前豁然開朗——整片梯田般的茶園在晨光中若隱若現。老楊突然蹲下身,指著幾株茶樹說:"看,這才是真正的寶貝。"

我湊近觀察,發現這幾株茶樹的葉片形狀與周圍略有不同,葉緣的鋸齒更細密,葉脈紋路呈現出奇特的網狀結構。

"這是祖上傳下來的"藥茶","老楊小心翼翼地摘下一片嫩芽放在我掌心,"當年寺廟裡的老和尚特意培育的。"

嫩芽在掌心散發出一種奇特的香氣,既有茶香,又帶著淡淡的藥草味。更神奇的是,葉脈在晨光下竟然泛著極淡的金色紋路。

"彆小看這幾株茶樹,"老楊說,"炒製得當的話,能治不少小毛病。"

上午九點,我們帶著鮮葉回到老楊的茶坊。他的炒茶手藝是祖傳的,鐵鍋燒熱後,隻見他雙手在鍋中翻飛,嫩綠的茶葉在他掌間跳躍。最令我驚訝的是,老楊炒茶時會根據茶葉的狀態調整呼吸節奏。

"這是"氣炒","他額頭沁出汗珠,"讓茶香跟著氣息走。"

炒製過程中,茶香逐漸變化,從青草香轉為熟果香,最後竟透出一縷若有若無的藥香。老楊說這就是"藥茶"的神奇之處——每道工序都會激發不同的藥性。

"殺青要猛,揉撚要柔,烘乾要慢,"他一邊操作一邊解釋,"差一分火候,藥性就少一分。"

下午品茶時,老楊取出一個老舊的紫砂壺。"這壺跟了我三十年,"他注入沸水,"早就養出茶性了。"

茶湯呈現出琥珀般的金黃色,入口先是清甜,繼而泛起一絲微苦,最後喉間回甘悠長。最奇妙的是,喝完後不久,我連日來的頭昏腦脹竟然緩解不少。

"這是茶氣通了你的經絡,"老楊笑著說,"比吃藥舒坦吧?"

接下來的日子,我跟著老楊學習"茶醫"之道。他教給我的第一個方子很簡單:陳皮配老白茶。

"飯後喝一盞,"老楊往茶壺裡掰了一小塊陳皮,"保管你不積食。"

果然,那晚吃了油膩的東坡肉後,一壺陳皮白茶下去,胃裡頓時清爽許多。老楊說這是茶性在化解油膩,陳皮則幫助運化。

梅雨季節時,老楊會特意炒製一批"祛濕茶"。他在傳統工藝基礎上,加入了一道"悶蒸"工序。

"讓水汽把茶葉裡的濕氣逼出來,"他指著正在冒汽的木桶說,"這樣的茶喝下去才能祛濕。"

我嘗了一口剛製好的祛濕茶,滋味比平常的龍井要醇厚,帶著淡淡的木質香。連喝三天後,果然感覺身體輕鬆不少,連舌苔都變薄了。

立夏那天,老楊帶我去了趟後山。我們在竹林深處找到幾株野生的"苦丁茶",葉片比普通茶樹厚實許多。

"這是天然的消炎茶,"老楊采了幾片嫩葉,"喉嚨痛含一片就管用。"

回茶坊的路上,老楊突然在溪邊蹲下,摘了幾朵白色的小花。"這是金銀花,"他把花放進我的茶簍,"配上菊花和枸杞,就是明目茶。"

漸漸地,我發現老楊的茶坊就像個小型中藥鋪。牆角擺著各種瓶瓶罐罐,裝著曬乾的橘皮、野菊花、山楂乾等配料。最特彆的是一罐黑乎乎的茶膏,老楊說是用十年陳茶和蜂蜜熬製的。

"咳嗽時含一勺,"他打開罐子讓我聞了聞,"比止咳糖漿靈驗。"

有一次我感冒發燒,老楊給我泡了杯奇怪的茶——深褐色的茶湯裡飄著兩片薑和一顆紅棗。

"老茶頭煮的,"他遞給我,"趁熱喝,發發汗。"

果然,一杯下肚,渾身冒汗,第二天就退燒了。老楊說這是陳年茶磚的妙用,年份越久,退熱效果越好。

現在我的包裡總帶著老楊給的幾樣茶:

一小包陳皮白茶,飯後喝

幾片苦丁茶,嗓子不舒服時含

一小罐明目茶,眼睛疲勞時泡

兩塊老茶磚,感冒時煮

上周同事熬夜加班,我給了他一片老楊的"安神茶"。第二天他驚喜地說,居然睡了五年來最踏實的一覺。我告訴他,這就是中國茶道的精髓——茶香裡藏著千年的養生智慧。

臨彆時,老楊送我一個竹製茶筒,裡麵裝著特製的"四季茶"。

"春飲花茶解鬱,夏飲綠茶清心,秋飲青茶潤燥,冬飲紅茶暖身。"他叮囑道,"喝茶要應時,養生要順勢。"

如今每當我泡茶時,總會想起老楊炒茶時專注的神情。也許,這就是茶道最深的奧秘——在一注水、一葉茶中,品味天地自然的饋贈。

喜歡上善若水,尋安請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尋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改嫁植物人大佬後,渣夫跪地悔瘋了 超級農業巨頭 蒼穹盜賊 財情動人 一人:演過戲嗎?你就神格麵具! 五分鐘寫歌,高冷女上司戀上我 車禍後,我的前女友全都來了 棠落江珩 千金算卦,總裁破災 開局娶女囚,我成就最強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