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古扇引風_上善若水,尋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0章 古扇引風(1 / 1)

我是在杭州王星記的老作坊裡遇見扇翁的。

那是個芒種時節的清晨,我循著淡淡的檀香,穿過一條幽深的巷弄,來到這間掛著"清風徐來"匾額的老屋。推門進去,滿室竹影婆娑中,一位白發老者正持刀修削一片薄如蟬翼的竹片。陽光透過窗前的芭蕉葉,在他手中的扇骨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來得正好,"他頭也不抬,"試試這柄扇。"

遞來的素麵折扇輕若無物,展開時卻發出"唰"的一聲脆響,竟似寶劍出鞘般清越。

"這是"湘妃竹"的老料,"扇翁終於抬頭,眼角的皺紋裡夾著竹屑,"在洞庭湖畔長了三十年,吸足了水月精華。"

就這樣,我開始了在扇坊的學藝。第一天,他就教我辨識"扇骨"的奧秘:

"玉竹要選安吉的,帶著山氣;紫竹得取武夷的,含著岩韻;這根..."他掀開青布,露出根泛著金光的竹片,"是雷擊過的"龍吟竹",搖扇時會發出清音。"

最令我震撼的是扇翁的"聽竹"絕技。製骨時,他能根據刀削的聲音判斷竹性。有次他突然停刀,說竹中有"暗傷",後來果然發現處隱藏的裂紋。

"竹有七節,"扇翁撫摸著竹料,"這根要取的是"韌"節。"

三天後,我有幸參與了"開料"工序。扇翁用特製的魚形刀,沿著竹紋緩緩劈開竹筒。他說每刀都要"順竹性",不能強求,否則會傷扇魂。

"看這處竹肌,"他指著扇骨上的天然紋路,"像不像鳳羽?"

裱糊時刻最為玄妙。扇翁不用膠水,而是熬製特製的米漿糊。他的排刷會隨著扇麵走勢變化,每道漿痕都暗合自然韻律。

"這處雲紋,"他指著扇麵上的圖案,"要順著紙脈走。"

夏至那日,扇翁帶我去了趟雲棲竹徑。我們在竹林深處收集一種特殊的"竹淚",即竹節處滲出的汁液。他說這是調製漿糊的關鍵,能讓扇麵百年不脫膠。

"嘗嘗這滴露,"他將晶瑩的液滴放在我舌尖,"是不是甜中帶澀?"

回到扇坊,扇翁演示了"醒扇"的古法。新製的折扇要懸在特製的香樟木箱中,每日以不同方向的清風拂拭。他說這是"引風魂",讓竹骨記住風的姿態。

"聽,"他突然示意我貼近扇箱,"竹骨在歌唱。"

果然,箱中傳出細微的"沙沙"聲,像是細雨打竹。

一個月後,我見證了"試風"儀式。扇翁取出一柄藏了四十年的老扇,輕輕一搖,滿室生風。更神奇的是,扇麵竟自然浮現出山水紋樣,隨著搖動變幻景色。

"這扇會認主,"扇翁輕撫扇骨上的包漿,"外人用它,風聲就濁。"

現在我的書箱裡珍藏著扇翁贈的幾柄扇寶:

柄日常用的"清風"扇

把可辟暑的"寒玉"扇

套"四季花卉"團扇

根未製的"龍吟竹"料

上周朋友心浮氣躁,我借他扇翁的清風扇用了三日。歸還時他說,竟覺神清氣爽。我告訴他,這就是古扇的神奇——在一柄輕搖中引動天地清風。

臨彆時,扇翁送我根未雕的湘妃竹,形如彎月。

"記住,"他沾滿竹香的手指輕點我眉心,"製扇要三分工,七分心;搖扇要三分力,七分神。"

如今每當我執扇納涼,總會想起扇翁在竹影中專注削骨的模樣。也許,這就是扇道最深的奧秘——在一開一合間搖動乾坤清氣,在徐徐涼風裡體悟本來自然。

喜歡上善若水,尋安請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尋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邊疆小斥候 論大後期金手指的我怎麼苟過前期 瘋批公主重生後,打遍全京城登基 換親後她扶搖直上,假千金破防了 惡雌肥又老?帶飛炮灰兒女享清福 往日青山 我撿回來的姐姐是病嬌? 他說不愛,卻糾纏不放手 惡毒值爆表後,五個大佬舔來了 天降橫財:被女總裁賴上後我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