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古茶_上善若水,尋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1章 古茶(1 / 1)

我是在武夷山一處雲霧繚繞的崖洞前遇見茶隱的。

那是個穀雨時節的清晨,我循著若有若無的茶香,踩著濕滑的苔徑,來到這座刻著"茶禪一味"的草庵前。推開竹扉,滿室水汽氤氳中,一位葛衣老者正在炭火前焙製新采的茶葉。晨光透過茅簷的縫隙,在青翠的茶葉上投下細碎的光斑。

"來得正好,"他頭也不抬,"嘗嘗這泡茶。"

遞來的茶盞中,湯色澄澈如泉,初入口淡若無味,卻在喉間突然迸發出山花般的芬芳,仿佛整座茶山的靈氣都在舌尖綻放。

"這是"野茶僧"的老樹,"茶隱終於抬頭,銀須上沾著露珠,"在懸崖上長了三百年的奇種,吸足了天地精華。"

就這樣,我開始了在茶寮的學藝。第一天,他就教我辨識"茶性"的奧秘:

"肉桂要選正岩的,帶著石韻;水仙得取坑澗的,含著水氣;這株..."他掀開粗布,露出叢泛著紫光的茶樹,"是變異的"不見天",做出的茶會隨晨昏變味。"

最令我震撼的是茶隱的"問茶"絕技。製茶時,他能根據茶葉的卷曲聲判斷火候。有次他突然停手,說茶中有"鶴鳴",後來果然發現茶葉自然卷曲成鶴形。

"茶有六根,"茶隱輕撚著茶葉,"這批要取的是"清"根。"

三天後,我有幸參與了"搖青"工序。茶隱將鮮葉放在特製的竹篩中,說要"順茶性",不能蠻力,否則會傷茶魂。

"看這處葉脈,"他舉起半發酵的茶葉對著光,"像不像山水?"

烘焙時刻最為玄妙。茶隱不用電焙籠,而是用古法炭火慢焙。他的手法會隨著茶香變化,每道火候都暗合二十四節氣。

"這處走水,"他指著茶葉的發酵程度,"要順著天時走。"

立夏那日,茶隱帶我去了趟古茶園。我們在石縫間收集一種特殊的"岩乳",即茶樹上凝結的晶露。他說這是當年道士煉丹時點化的甘露,用來泡茶能通靈悟道。

"嘗嘗這滴露,"他將晶瑩的水珠放在我舌尖,"是不是甜中帶澀?"

回到茶寮,茶隱演示了"養茶"的古法。新製的茶葉要存在特製的陶罐中,每日以不同時辰的山風輕拂。他說這是"引茶魄",讓茶葉記住四時更替。

"聽,"他突然示意我貼近茶罐,"茶葉在低語。"

果然,罐中傳來細微的"沙沙"聲,像是遠山的鬆濤。

一個月後,我見證了"茶變"奇觀。茶隱取出一罐藏了六十年的老茶,衝泡時茶湯竟自然浮現出山水紋樣。更神奇的是,茶味會隨泡茶人的心境變化濃淡。

"這茶會認主,"茶隱輕撫茶罐上的包漿,"外人泡它,味就散亂。"

現在我的茶席上珍藏著茶隱贈的幾件茶寶:

罐日常品的"岩骨"茶

餅可靜心的"老樅"茶

套"十二時"茶具

包未炒的"野茶僧"鮮葉

上周朋友心煩意亂,我請他品茶隱的岩骨茶。三泡過後,他竟淚流滿麵,說多年心結就此解開。我告訴他,這就是古茶的神奇——在一盞清茗中參透人生百味。

臨彆時,茶隱送我片未製的茶青,形如菩提。

"記住,"他沾滿茶香的手指輕點我眉心,"製茶要三分工,七分心;品茶要三分味,七分神。"

如今每當我瀹茶獨飲,總會想起茶隱在晨霧中專注焙茶的模樣。也許,這就是茶道最深的奧秘——在一衝一泡間體悟自然造化,在茶煙嫋嫋時與天地共鳴。

喜歡上善若水,尋安請大家收藏:()上善若水,尋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體修的樂園之旅 捉妖小仵作 炮灰女配自救攻略 重生棄渣後,我另選了敵國暴君 重生八零:李太太還在立規矩 全球敬我如神,你占我家宅建祖墳? 異常存活:化身詭異少女 你們的前世都是我編的! 薑醫生,賀總約你去民政局 不做女明星,我賣盒飯搶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