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市井藥香_上善若水,尋安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40章 市井藥香(1 / 2)

成都的晨光與青城山大不相同。

沒有山霧繚繞,沒有鳥鳴啁啾,取而代之的是遠處街道傳來的汽車喇叭聲和樓下早餐攤的吆喝聲。我站在臨時租住的小陽台上,深深吸了口氣——空氣中飄著麻辣鮮香的味道,那是成都特有的氣息。

"睡不習慣吧?"林素遞給我一杯熱茶,"床太軟了,我腰都疼了。"

我接過茶杯,是昨天剛買的竹葉青,茶湯清亮,香氣卻比不上山上的野茶。"慢慢就習慣了。"我說著,目光落在對麵樓頂那幾盆可憐巴巴的綠植上——葉子蔫黃,顯然缺乏照料。我的藥草若種在這種地方,怕是活不過一個月。

程明從衛生間出來,已經穿好了七中的校服,藍白相間的顏色襯得他精神奕奕。"爸,媽,我今天先去學校報到,中午不回來吃飯了。"

"路上小心。"林素幫他整理衣領,"放學早點回來,今天要去看店麵。"

程明匆匆出門後,我和林素開始收拾這間臨時租住的公寓。家具都是房東提供的,樣式現代卻不實用。尤其是廚房,雖然設備嶄新,但灶台太高,炒菜時使不上力,抽油煙機的噪音大得嚇人。

"這哪是做藥膳的地方。"林素抱怨著,把從山上帶來的藥材一一歸置,"連個合適的藥櫃都沒有。"

我從箱子裡取出師父傳下來的銅藥鏟,掛在廚房牆上——這是唯一能讓這個陌生空間有些許熟悉感的物件。"先湊合幾天,找到店麵就好了。"

上午十點,我們按照約定來到青羊區的一條老巷子。李嬸的侄女李玉已經在等我們了。她是個三十出頭的精乾女子,紮著馬尾辮,說話像連珠炮。

"程叔,林姨,這位置絕對好!"她領著我們走進一間空置的鋪麵,"離菜市場近,又不在主街上,租金實惠。後麵還帶個小院,能種些花花草草。"

我環顧四周,鋪麵不大,約四十平米,但舉架高,顯得寬敞。最讓我心動的是那個小院——約十平米見方,陽光充足,可以改造成微型藥圃。

"以前是家抄手店,老板回老家了。"李玉踢了踢牆角的老舊灶台,"這些設備都能用,省得重新裝修。"

林素蹲下檢查灶台:"火候怎麼樣?"

"旺著呢!"李玉笑道,"成都人講究吃,灶頭不好的店開不下去。"

我走到後院,發現牆角竟有一口老井。搖動轆轤,清冽的井水汩汩流出,嘗了一口,甘甜清潤,雖比不上山泉水,但比自來水強多了。

"就這裡吧。"我對林素說。她點點頭,眼中也有滿意之色。

簽完租賃合同已是午後。我們找了家小麵館解決午飯,老板娘聽說我們要開藥膳館,熱情地介紹起附近的食材供應商。

"花椒要買漢源的,辣椒要二荊條,薑要樂山老薑。"老板娘一邊下麵一邊說,"藥材就去荷花池市場,找"陳草藥"家,童叟無欺。"

吃完麵,我和林素直奔荷花池市場。這個成都最大的批發市場人聲鼎沸,各色商品琳琅滿目。藥材區在市場的角落,空氣中彌漫著複雜的中藥香氣。

"陳草藥"是家不起眼的小鋪子,櫃台後的老頭戴著老花鏡,正在用銅秤稱藥。見我們駐足,他抬頭看了一眼:"買什麼?"

"茯苓、山藥、芡實、蓮子,都要上等的。"我說。

老頭又看了我一眼,這次目光多了幾分審視:"做什麼用?"

"四神湯。"

"哦?"他放下手中的活計,"現在年輕人知道四神湯的不多了。火候怎麼掌握?"

我知道這是行家在試探,便從容答道:"大火煮沸,小火慢燉四個時辰。中途隻能加溫水,不能加冷水,否則藥性相衝。"

老頭臉上終於露出笑容:"懂行的。稍等,我給你拿好貨。"

他轉身進了裡屋,不一會兒捧出幾個陶罐:"雲南茯苓,溫縣山藥,洪湖芡實,建寧蓮子。都是道地藥材。"

我檢查了品質,確實上乘,比普通藥店賣的強多了。"以後就在您這兒進貨了。"我遞上名片,"在下程遠,準備在青羊區開家藥膳館。"

"程遠?"老頭突然瞪大眼睛,"可是青城山太清觀的程遠?著《青城藥膳錄》的那位?"

我驚訝不已:"您怎麼知道?"

老頭哈哈大笑,從櫃台下取出一本舊雜誌:"《中華中醫藥》去年登過你的文章,《論四時藥膳調理》,我可是每期必讀!"

原來這位陳老先生是成都中醫藥大學的退休教授,開了這家店打發時間。他執意不肯收錢,說是給同行的一點心意,最後隻象征性地收了成本價。

"開業那天我一定去捧場!"陳老送我們出門時說,"成都的藥膳館不少,但像你這樣有真才實學的可不多。"

離開荷花池市場,我和林素又采購了些廚具和日常用品。回到出租屋時,天已經黑了。程明還沒回來,林素開始準備晚飯,我則整理今天買的藥材。

門鈴突然響起。開門一看,是程明,身後還跟著一個中年女子。


最新小说: 從逃妾到開國女帝 養神 帶著農場去海島,路人甲她贏麻了 [傲慢與偏見]十九世紀貴婦生活 清穿之貴妃嬌弱 美人她隻想搞錢搞房搞事業 穿越成嘉靖長女後 帶娃隨軍,給絕嗣京少看男科他紅溫了 工業大摸底,我的廢品站值千億! 陰濕大佬撐腰,竺小姐人財雙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