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通來啦,我是日盼夜盼,終於把你給盼來了。”陶謙忽然睜開雙眼,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但眼中卻透著期待。
“陶公,如今我並、冀兩州剛定,兵力薄弱,難以守護徐州。我願意幫助陶公,共同守護徐州百姓。”我的聲音中透著真誠。
陶謙微微一笑,說道:“文通啊,徐州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若無明主,必遭塗炭。我已病重,自知命不久矣,思慮再三,願將徐州托付於你。你是仁厚之主,徐州百姓有你守護,必能安居樂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再次沉默,心中反複思索著陶謙的話。我深知,接手徐州意味著巨大的責任,也將自己置於風口浪尖。
陶謙看到我猶豫不決,心中微微一歎。他深知我的為人,知道不會輕易接受這樣的重任。於是,他讓部將們一起勸說我。
“羅大人,主公將徐州托付於您,正是看中您的仁德。徐州百姓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若無明主,必遭塗炭。”陳登的聲音中透著誠懇。
糜芳也說道:“是啊,羅大人,徐州地處要衝,四戰之地,主公將徐州托付於您,正是看中您的實力與品德。徐州百姓有您守護,必能安居樂業。”
太史慈也站了出來,說道:“羅大人,還請看在徐州百姓的份上,接管徐州吧,我們大家都會支持大人。”
我聽到眾人的勸說,心中微微一動。這些部將們都是為了徐州百姓的福祉,他們的誠意讓我難以拒絕。
我聽到大家的話,心中微微一動。感受到陶謙的誠意和徐州百姓的困境,讓我難以拒絕。沉默了片刻,然後說道:“陶公,既然大家盛意拳拳,我願意接受您的托付,守護徐州百姓。”
陶謙聽到我的話,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他微微一笑,說道:“文通啊,徐州百姓有您守護,必能安居樂業。我放心了。”
陶謙微微一笑,閉上了眼睛。他的臉上帶著一絲平靜,仿佛已經放下了所有的牽掛。片刻之後,他的呼吸逐漸變得微弱,最終停止了呼吸。
“主公……”陳登、糜芳、藏霸、太史慈等部將們看到陶謙離世,紛紛流下了悲痛的淚水。我也感到一陣悲痛,陶謙雖然病重,但一直心係徐州百姓。他的離世,讓徐州失去了一位仁德的領導者,也讓我感到了更大的責任。
陶謙離世後,徐州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我雖然答應了陶謙的請求,但我也清楚,接管徐州並非易事。不僅需要麵對曹操、袁紹、袁術等強敵的威脅,還需要安撫徐州百姓,穩定局勢。
我必須儘快讓穩定徐州局勢,讓百姓安居樂業。首先安撫了陶謙的舊部,表示將繼續重用他們,共同守護徐州。我的誠意讓陶謙的舊部們感到欣慰,紛紛表示願意效忠於我。
曹操在楚郡的大營中,剛剛收到徐州牧陶謙,將徐州讓給我的消息。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眼中閃過一絲怒火。曹操原本就對陶謙心存不滿,陶謙先前向他討要楚郡,如今又將徐州讓給我,這讓曹操徹底暴怒。
“陶謙此人,反複無常,竟敢將徐州讓給羅業!傳令下去,即刻發兵討伐徐州!”曹操的聲音中透著一股殺氣,他的拳頭緊緊握著,仿佛要將麵前的案幾砸碎。身邊的將領們聽到曹操的命令,紛紛準備領命而去。然而,軍師荀攸卻微微皺眉,他深知此時發兵並非明智之舉。
荀攸緩緩站起身,走到曹操麵前,微微躬身說道:“主公,且慢。此時發兵討伐徐州,恐非良策。”
曹操停下腳步,目光如刀般看向荀攸:“軍師,陶謙將徐州讓給羅業,此乃奇恥大辱,怎能忍氣吞聲?”
荀攸微微一笑,說道:“主公,陶謙病重,徐州內部必然動蕩不安。此時發兵,羅業雖有仁德之名,但根基未穩,難以抵擋我軍。然而,若我軍此時出兵,羅業必然會聯合徐州眾將,共同抵禦我軍。如此一來,我軍將陷入苦戰,且難以速勝。”
曹操微微皺眉,沉默片刻後說道:“那依軍師之見,該如何行事?”
荀攸微微一笑,說道:“主公,此時應靜觀其變。陶謙病重,徐州內部必然人心惶惶。羅業雖有仁德之名,但根基未穩,難以服眾。我軍可趁機休養生息,積蓄力量。待徐州內部矛盾爆發,我軍再行出擊,必能一舉拿下徐州。”
曹操聽後,微微點頭,說道:“軍師所言極是。陶謙病重,徐州內部必然動蕩不安。此時出兵,雖能一時解氣,但難以速勝。”
曹操雖然暫時退讓,但他心中對徐州的野心並未熄滅。徐州地處要衝,四戰之地,若能拿下徐州,將大大增強自己的勢力。
喜歡龍吟三國請大家收藏:()龍吟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