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群臣獻策_龍吟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龍吟三國 > 第132章 群臣獻策

第132章 群臣獻策(1 / 1)

刺史府那場盛大的接風宴,最終在張飛的怒吼、劉備的自汙與劉表的彈壓下,勉強維持了表麵的賓主儘歡。然而,當夜闌人靜,華燈熄滅,襄陽城權力中心的核心人物們,卻注定無法安眠。劉備,這位名動天下卻又落魄至此的“皇叔”,如同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看似穩固的荊州統治階層內部,激起了層層疊疊、方向不一的洶湧暗流。

翌日清晨,當薄霧還籠罩著漢江水麵,劉表便已召集心腹重臣於議事廳。廳堂肅穆,遠非昨夜宴席的喧囂可比。劉表端坐主位,麵色沉靜,但眼底深處卻藏著揮之不去的疲憊與一絲難以決斷的遊移。昨夜張飛的爆發、蔡瑁等人的殺機、劉備的隱忍,以及那句如同詛咒般回蕩的“天命所歸”,都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

侍從奉上清茶,嫋嫋水汽升騰,卻驅不散廳內凝重的氣氛。劉表環視下首:左邊以蒯越、蔡瑁為首,右邊則是鄧義、劉先等較為持重的文臣,文聘、王威等將領則分列兩側。空氣仿佛凝固了,每個人都在等待主公開口,也都在心中反複權衡著措辭。

終於,劉表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諸公,玄德遠來,誠心相投。然其麾下尚有餘部千餘,暫駐南陽穀中。昨日宴席,些許不快,皆因誤會。今日召諸位前來,便是商議,當如何妥善安置我這位賢弟?使其既能安身立命,又不失我荊州待客之禮,更……不使外人生出無謂的猜忌。”他刻意回避了“威脅”二字,但最後那句“無謂的猜忌”,卻像一根刺,輕輕紮在眾人敏感的神經上。

話音未落,都督蔡瑁便迫不及待地站起身。他身材魁梧,一身戎裝未卸,臉上猶帶著昨夜未消的慍怒。他聲音洪亮,帶著武將特有的直率或者說,不加掩飾的敵意):

“主公!末將以為,此事根本無需多議!劉備此人,梟雄心性,天下皆知!他先投公孫瓚,後附陶謙,再依曹操、袁紹,如今兵敗來投我荊州,哪一處不是寄人籬下?哪一處不是最終反客為主或狼狽而走?此乃反複無常之小人!昨日宴上,其弟張飛咆哮公堂,目無尊上,形同謀逆!而劉備看似請罪,實則惺惺作態,其麾下關羽,手按劍柄,殺機畢露!此等人物,留在身邊,無異於養虎為患!依末將之見,不如趁其立足未穩,兵微將寡,速遣精兵,將其連同那千餘殘兵,一舉剿滅於山穀之中!永絕後患!”蔡瑁的話如同連珠炮,殺氣騰騰,毫不掩飾。他身後的幾位親信將領也紛紛點頭附和,手按佩劍,目光灼灼地盯著劉表。

此言一出,廳內溫度驟降。長史蒯越微微皺眉,似乎覺得蔡瑁過於急躁,但他並未立刻反駁,而是端起茶杯,輕輕啜了一口,眼神深邃,仿佛在醞釀著什麼。

治中鄧義性情較為溫和敦厚,聞言立刻起身反駁:“蔡都督此言差矣!豈不聞‘殺降不祥’?況劉玄德非降將,乃主動投奔,且是主公親自出城相迎的貴客!其漢室宗親的身份,天下共認。若我荊州無端誅殺前來投靠的漢室宗親、名滿天下的英雄,主公仁德之名何存?天下豪傑又將如何看待我荊州?此乃自毀長城,授人以柄之舉!曹操在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正愁找不到借口南下圖我。若殺劉備,曹操必以‘戕害宗親’之名,大興問罪之師!屆時,我荊州恐成眾矢之的!”鄧義的話條理清晰,直指要害,尤其點出了政治聲譽和外交風險,讓一些原本傾向蔡瑁的文官也麵露猶豫。

彆駕劉先也捋須補充道:“鄧治中所言極是。劉備雖敗,然其仁德之名,關羽、張飛之勇,天下皆知。彼雖落魄,羽翼未豐,然其聲望猶在。強行誅殺,易失人望,更恐激起其部曲死戰,縱能剿滅,我荊州亦要損兵折將,得不償失。且……觀昨夜之態,那關羽、張飛皆萬人敵,若拚死突圍,後果難料。”劉先更側重於實際操作的風險,點明了劉備身邊那兩位猛將的潛在破壞力。

蔡瑁被駁斥,臉色漲紅,怒視鄧義、劉先:“二位大人何其迂腐!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劉備聲望再高,不過千餘殘兵,困守山穀,殺之易如反掌!至於曹操,哼,我荊州帶甲十萬,水軍冠絕長江,何懼之有?難道留著這頭猛虎,等他養精蓄銳,反噬其主嗎?”他再次試圖加強說服力。

這時,一直沉默的蒯越放下了茶杯。他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洞悉人心的穿透力,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德珪蔡瑁字)將軍忠勇可嘉,所慮亦有其理。鄧治中、劉彆駕老成謀國,所言亦切中肯綮。”他先各打五十大板,穩住局麵,隨即話鋒一轉,直指核心,“然諸公所議,或失之急躁,或失之寬縱。殺之,固然痛快,然主公仁德之名受損,授曹操口實,確為不智。留之襄陽近側,朝夕相處,以其名望,假以時日,必能收攬人心,結交豪傑,恐生肘腋之變,此乃心腹之患,亦不可不防。”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劉表臉上,緩緩道:“為今之計,當行‘驅虎吞狼’、‘以藩屏荊’之策。”此言一出,眾人皆露疑惑之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蒯越從容解釋:“北境南陽郡,新野小城,地近宛洛,直麵曹操兵鋒。此地雖屬我荊州,然地處前線,屢遭兵燹,民生凋敝,城防亦不甚堅固。可將劉備安置於新野,令其屯駐。

其一,可示主公寬仁大度,善待宗親賢士,令天下歸心。

其二,新野乃抗曹前線,劉備素有抗曹之誌,其麾下關羽、張飛皆世之虎將,正好命其駐守北門,為我荊州抵擋曹操鋒芒。若其勝,則消弭曹患,功在荊州;若其敗,則借曹操之手除之,主公無傷賢名,更免去親自動手的汙點。

其三,新野遠離襄陽核心,將其勢力隔離在外,既避免其與襄陽士民過多接觸,又可置於我荊州大軍尤其是蔡都督掌控的水陸之師)的監視之下,使其不敢輕舉妄動。此乃一舉三得之策。”

蒯越的策略,陰柔而狠辣,充滿了政治算計。表麵上是重用,實則是流放與利用。將劉備放在曹操的刀鋒前,無論勝敗,荊州都能坐收漁利。

劉表聽著,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蒯越的提議,顯然擊中了他內心深處的矛盾。他既忌憚劉備的潛力,不願其留在身邊,又不願背負殺害賢良的惡名。新野這個緩衝地帶,似乎成了唯一的選擇。

一直沉默的年輕將領文聘,此時忍不住開口:“蒯長史之計,看似周全。然新野城小兵微,劉備僅千餘殘兵,如何能擋曹操虎狼之師?此舉,豈非置劉青州於必死之地?恐寒天下英雄之心。”文聘性格剛直,對劉備的遭遇隱隱有同情之意。

蔡瑁立刻冷笑反駁:“文仲業文聘字)將軍多慮了!劉備若真有本事,自能守住新野,建功立業。若守不住,那是他時運不濟,本領不濟,與我荊州何乾?難道還要我荊州大軍去替他守那彈丸之地不成?”

蒯越也接口道:“文將軍仁厚。然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給劉備新野一縣之地,允其自行招募流民,補充兵員,已是我荊州莫大的恩典。能否立足,全看他自己的造化。若連立足都做不到,又何談日後助我荊州、匡扶漢室?”這話綿裡藏針,堵住了文聘的質疑。

廳內再次陷入爭論。支持蒯越“驅虎吞狼”之策的主要是蔡瑁一係和部分認同此策略的官員)和支持鄧義、劉先“以禮相待,謹慎觀察”的主要是部分文官和如文聘等將領)形成了兩派。雙方引經據典,爭論不休,焦點就在於對劉備威脅的評估以及安置地點和權限的界定。

喜歡龍吟三國請大家收藏:()龍吟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冰封末世:我打造完美領地 在遠古和大虎一起長大 誤圓房後,冷麵軍官寵她入骨 神奇留子在紐約擺攤算命[千禧年] 全民樹屋求生:開局匹配青梅竹馬 不可名狀的路人甲 我能穿梭末日兩界 踹掉渣男穿古代,婆家吃糠我吃肉 黑化病嬌男配你不要?那歸我了! 彼岸花開!鬼祖現!三界齊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