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鳳雛北顧_龍吟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龍吟三國 > 第151章 鳳雛北顧

第151章 鳳雛北顧(1 / 1)

隆冬時節的荊襄大地,濕冷入骨。襄陽鹿門山中,幾間依山而築的茅舍隱於蒼鬆翠竹之間。窗欞被呼嘯的北風刮得咯咯作響,簡陋的書案上,一盞孤燈如豆,火苗在穿隙而入的寒風中搖曳不定,將伏案之人的身影長長地投在斑駁的土牆上。

龐統擱下手中那卷邊角磨損、墨跡猶新的《冀州風物考》,揉了揉因長久閱讀而酸澀的眉心。年輕的麵容上,那雙與平凡相貌極不相稱的、如同蘊藏著星河流轉的深邃眼眸,此刻正閃爍著複雜難明的光芒。

案頭堆積的,除了這卷耗費重金、輾轉數道才得來的冀州情報,還有數封字跡迥異卻內容相近的書信——有來自鄴城故舊隱晦的讚歎,有北方商隊帶回的見聞,更有潛藏於河北的荊州細作拚死傳回的密報。所有的信息,都指向同一個名字,同一個地方:大將軍羅業字文通),鄴城。

“農桑繁盛,流民得所…高順重組陷陣,陳宮委以重任…宗師巔峰,雙麟降世…”龐統低聲自語,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冰冷的桌麵,“嚴氏攜孤歸附,竟得善待…魏延那等狂徒,亦被收為爪牙…羅文通…你究竟是何等人物?”

窗外風雪更急。龐統起身,踱至窗前。寒風卷著雪沫撲打在臉上,帶來刺骨的寒意,卻澆不滅他心中那團越燃越旺的火焰。躬耕南陽?靜觀天下?不!這蟄伏的歲月已經太久!孔明蠢蠢欲動,已有擇主之意。他鳳雛,豈甘寂寞?這盤天下大棋,河北一隅,風雲際會,氣象之新,竟隱隱有龍騰之兆!若這鄴城之主,真如情報所言,乃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之明主…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龐統眼中精光爆射,瞬間驅散了所有的猶疑,“鳳非梧桐不棲!這鄴城,是龍潭虎穴,還是真命潛邸,我…當親去一釣!”

數日後,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青驢,馱著一個其貌不揚、裹著臃腫舊棉袍的“寒酸書生”,吱吱呀呀地踏上了北上的官道。龐統刻意收斂了那份屬於“鳳雛”的卓然氣度,將自己偽裝成一個鬱鬱不得誌、欲往河北碰運氣的尋常士子。

驢背上掛著一個破舊的竹製書箱,裡麵除了幾卷書,最顯眼的便是一根通體烏黑、非金非木、造型奇古的青銅魚竿。竿身刻滿了細密繁複、難以辨識的雲雷紋路,竿梢係著一根晶瑩剔透、細若發絲的冰蠶絲線,末端卻無鉤無餌——此乃龐氏家傳異寶,“寒江釣叟”竿!非為漁獲,專釣人心、氣運!

北地的嚴寒,遠非荊襄濕冷可比。朔風如刀,卷著鵝毛大雪,將天地染成一片混沌的銀白。官道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老青驢深一腳淺一腳地跋涉著,鼻孔噴出大團白氣。龐統蜷縮在驢背上,舊棉袍落滿了雪,眉毛胡須都結了一層白霜,看上去落魄不堪。然而,他那雙隱藏在破舊氈帽下的眼睛,卻如同最精密的羅盤,貪婪地捕捉著沿途的一切。

越靠近冀州,景象便越是不同。官道之上,雖積雪深厚,卻可見穿著統一號衣、手持鐵鍬掃帚的民夫在奮力清掃,每隔一段距離還設有供路人歇腳、燃著炭火的簡陋草棚。路旁村莊的屋舍,雖非富麗堂皇,但大多屋瓦整齊,煙囪冒著溫暖的炊煙。

更令龐統心驚的是,在一些開闊地帶,竟能看到被組織起來的青壯,冒著嚴寒,喊著號子,用簡陋的工具開鑿溝渠、平整土地,為來年春耕做著準備!風雪中,那些勞作的身影雖顯艱辛,臉上卻無麻木絕望之色,反而透著一股對未來的期盼。

“百姓不畏寒,而畏無希望。此間吏治,竟能驅民於風雪之中猶自奮進…不簡單。”龐統心中暗忖,對那位素未謀麵的朝廷大將軍的評價,又悄然拔高一分。

風雪交加中跋涉月餘,鄴城那如同洪荒巨獸般匍匐於雪原之上的巍峨輪廓,終於映入眼簾。巨大的城池銀裝素裹,護城河尚未完全封凍,奔流的河水蒸騰起大片白霧,與漫天飛雪交織,更添幾分雄渾蒼茫。巨大的城門在風雪中洞開,如同巨獸之口。

臨近城門,景象越發清晰。城門稅吏縮在搭著厚厚氈簾的棚子裡,一邊嗬著凍僵的手,一邊一絲不苟地核對著入城商隊的貨物清單,收取稅賦,態度雖因寒冷而略顯僵硬,卻無刁難勒索。守城士卒甲胄外罩著禦寒的皮襖,挺立如鬆,目光銳利地掃視著行人,檢查路引文書,秩序井然。

龐統牽著老驢,隨著稀疏的人流緩緩靠近。他這副落魄寒酸模樣,立刻引來了守城士卒的注意。

“站住!路引文書!”一名年輕士卒上前,聲音被寒風刮得有些發顫,但語氣依舊帶著軍人的威嚴。目光掃過龐統破舊的棉袍、瘦弱的老驢和那個顯眼的魚竿,眉頭微皺。

龐統連忙縮著脖子,裝出一副畏畏縮縮、凍得口齒不清的模樣,從懷裡掏出一份偽造的、皺巴巴的“荊州士子龐德”的路引文書,雙手奉上,聲音帶著刻意的顫抖與諂媚:“軍…軍爺…行…行行好…小生…荊州人士…遊學至此…凍…凍壞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士卒接過路引,仔細查驗,又上下打量了龐統幾眼,眼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但並未過多刁難,隻是揮揮手:“進去吧!城西慈濟坊有安置流民的暖棚,憑路引可領熱粥!莫在街上亂晃!”語氣雖冷,卻也算指明了生路。

“謝…謝軍爺!”龐統點頭哈腰,牽著老驢,瑟縮著身子,彙入了城門洞的陰影之中。

一步踏入鄴城,仿佛踏入了另一個世界!

風雪被高大的城牆阻擋在外,城內雖也銀白一片,卻顯得井然有序,生機勃勃。寬闊的主街積雪已被清掃至兩旁,露出青石板的底色。

街道兩旁店鋪林立,旌旗在風雪中獵獵作響。糧店前,堆積如山的麻袋顯示著存糧的豐足;布莊裡,厚實的棉布、皮貨掛滿貨架;鐵匠鋪爐火熊熊,叮當的鍛打聲不絕於耳。行人裹著厚厚的冬衣,行色匆匆,臉上雖有寒意,卻無菜色,更無流民那種惶惶不可終日的麻木。

孩童裹得像小粽子,在街邊清掃出的空地上堆著雪人,發出清脆的笑鬨聲。許多店鋪和民居的門前、簷下,都掛著象征喜慶的紅燈籠,在風雪中暈開一團團溫暖的光暈,與遠處大將軍府方向隱隱傳來的、因慶典而尚未完全散去的喧鬨人聲相呼應,竟將這嚴寒的冬日渲染出幾分奇異的暖意與祥和。

“好一個鄴城!好一個羅文通!”龐統心中劇震,麵上卻依舊是一副凍傻了的呆滯模樣。他牽著老驢,看似漫無目的地在城中遊蕩,那雙隱藏在氈帽下的眼睛,卻如同最貪婪的獵鷹,飛速地掃視著一切細節:巡邏士卒的隊列間隔與精氣神,市集貨物的豐盈程度與物價,店鋪掌櫃與顧客交易時的神情,鄴城乞丐極少,且大多被集中在慈濟坊附近施粥…所有的一切,都在無聲地印證著那些情報的真實性,甚至比情報描述的更加生動、更具衝擊力!

接下來的數日,龐統如同一條滑溜的泥鰍,徹底融入了鄴城的市井底層。他白天混跡於各色茶館酒肆、碼頭腳行,晚上則棲身於城西慈濟坊那雖然簡陋卻溫暖乾淨的暖棚之中。他刻意操著一口略帶荊襄口音的官話,以落魄書生“龐德”的身份,與販夫走卒、落魄文人乃至三教九流攀談。他出手闊綽暗中攜帶了足夠的金葉子),請人喝酒,聽人訴苦,很快便與幾個消息靈通的“地頭蛇”混得爛熟。

“聽說了嗎?東城王寡婦家的三畝上等水田,硬是被大將軍府的人用市價一半強買了去!說是要修什麼軍械坊!可憐孤兒寡母啊…”一日午後,在一處魚龍混雜的碼頭茶館裡,龐統縮在角落,壓低聲音,對著同桌一個以包打探消息為生的閒漢“包打聽”神秘兮兮地說道,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憤懣與同情。這謠言,是他精心編造,細節逼真,足以以假亂真。

“龐老弟,這話可不能亂說!”包打聽嚇了一跳,緊張地左右張望,湊近龐統,聲音壓得更低,“咱鄴城誰不知道,大將軍府征用民田,補償從來都是隻多不少!去年修城牆征了老李家兩畝菜園子,補償的錢夠他在城裡盤個小鋪麵了!你這消息…怕不是被人誆了吧?”

龐統故作驚訝:“啊?竟有此事?可…可那王寡婦哭得可慘了…”

“哭?”包打聽嗤笑一聲,露出幾分市井的狡黠,“老弟,你新來的不懂。這鄴城地麵,將軍府做事最是公道!真有冤屈,直接去府衙門口的‘鳴冤鼓’敲就是了!主簿大人天天坐堂,有冤必理!要是誣告…嘿嘿,那板子可不是吃素的!你說的這事,八成是有人眼紅王寡婦家那幾畝好地,故意造謠惡心將軍府呢!老弟,聽哥一句勸,這話到此為止,莫惹禍上身!”

第一次試探,如同泥牛入海,謠言非但未能掀起波瀾,反而被市井小民本能地反駁,甚至點出了鄴城“鳴冤鼓”這一製度性的申訴渠道。龐統心中暗凜,對鄴城的吏治清明與民心依附有了更深的認識。

喜歡龍吟三國請大家收藏:()龍吟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長生修魔:從折紙人開始 同時穿越,但是反派科學家 讓他生!讓他生! 直播買股:給五個大佬當金絲雀 冰封末世:我打造完美領地 在遠古和大虎一起長大 誤圓房後,冷麵軍官寵她入骨 神奇留子在紐約擺攤算命[千禧年] 全民樹屋求生:開局匹配青梅竹馬 不可名狀的路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