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劉表與其長子劉琦在襄陽城內被蔡瑁、蔡夫人兄妹設計鴆殺的消息,如同凜冬最刺骨的寒風,瞬間傳到劉備陣營。江夏郡太守府邸內外,一片肅殺與悲戚。
正廳之內,素縞高懸。劉備身著麻衣,跪坐於臨時設起的劉表、劉琦父子靈位前,麵容枯槁,雙目赤紅,淚水無聲地滑過他飽經風霜的臉頰,滴落在冰冷的地磚上。他緊握的雙拳因用力而指節發白,身體微微顫抖,壓抑的嗚咽聲在寂靜的大廳中更顯沉重。
“景升兄待我如手足,授我新野,托付江夏…劉琦賢侄,仁厚君子…竟遭此毒手!蔡瑁、蔡氏,禽獸不如!備…備愧對托付啊!”字字泣血,情真意切,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身後,諸葛亮羽扇輕垂,素衣素冠,俊朗的麵龐上籠罩著罕見的凝重與深沉的悲憫。他雖未落淚,但緊抿的嘴唇和深邃眼眸中閃爍的寒光,昭示著內心的滔天巨浪。
關羽丹鳳眼微闔,長髯無風自動,右手下意識地撫摸著腰間懸掛的青龍偃月刀刀柄,一股凜冽的殺氣彌漫開來,整個廳堂的溫度仿佛驟降。
張飛環眼圓瞪,虯髯戟張,胸膛劇烈起伏,若非諸葛亮事前嚴令,他早已暴跳如雷,此刻隻能從喉嚨深處發出野獸般的低吼:“大哥!還等什麼!點齊兵馬,殺回襄陽,將那蔡瑁狗賊碎屍萬段,為景升公和劉琦公子報仇雪恨!”聲音震得梁上灰塵簌簌落下。
郡守府長史石韜字廣元),這位荊州本土名士,臉色蒼白,眼中充滿了震驚與憂慮。他深知荊州權力核心的驟然崩塌意味著什麼。
蘇飛與陳生,這兩位原太守黃祖麾下的得力乾將,投效劉備後一直兢兢業業,此刻也緊鎖眉頭,抱拳立於武將隊列中,眼神銳利地掃視著眾人,思考著江夏的出路。
祭奠儀式在沉重的氛圍中結束。劉備強忍悲痛,揮退左右,隻留下諸葛亮、關羽、張飛、石韜、蘇飛、陳生等核心心腹,移步至密室議事。
密室內氣氛凝重得如同鉛塊。牆壁上巨大的荊州地圖,此刻更像是一張危機四伏的戰場沙盤。
張飛第一個按捺不住,猛地一拍案幾:“大哥!軍師!還議什麼?蔡瑁那廝弑主篡逆,人神共憤!我老張願為先鋒,率本部精兵,直搗襄陽!定要砍下那蔡氏兄妹狗頭,祭奠景升公父子在天之靈!”他聲如洪鐘,殺氣騰騰。
關羽緩緩睜開鳳目,沉穩開口:“三弟稍安。報仇雪恨,天經地義。然蔡瑁既敢行此大逆,必已掌控襄陽軍權,勾結蒯越等士族,更可能已遣使向曹操投誠。我江夏兵微將寡,若貿然興兵,恐非但報仇不成,反陷自身於絕境,更令荊州生靈塗炭。”他看向諸葛亮,“軍師,當務之急,需明大義,定方略。”
石韜憂心忡忡地補充道:“關將軍所言極是。蔡瑁此舉,意在徹底掌控荊州,排除異己。他必已矯詔,汙蔑主公與我等為叛逆。此刻襄陽城內定是鐵板一塊,戒備森嚴。更可慮者,蔡瑁為求自保,定會火速向曹操獻降。若曹操大軍南下,與蔡瑁裡應外合,則荊州危矣,江夏首當其衝!”他指向地圖上的襄陽和北麵,“時間,於我萬分不利。”
蘇飛也抱拳道:“主公,軍師。末將以為,江夏城堅池深,水軍尚存,乃我軍根基。當務之急,是穩固江夏,收攏人心,防備蔡瑁可能的進攻,更要警惕北麵曹操的虎視眈眈。貿然出擊,確非上策。”他久在江夏,深知地利。
“我也讚同蘇將軍的建議,還請主公、軍師早作決斷!”陳生接著抱拳道。
眾人的目光,最終都聚焦在沉默良久的諸葛亮身上。他手中的羽扇終於輕輕搖動起來,驅散了一絲凝滯的空氣,睿智的光芒重新在他眼中凝聚。
諸葛亮緩步走到地圖前,羽扇輕點襄陽,聲音清晰而冷靜,帶著一種掌控全局的力量:“諸公所言,皆有道理。仇,必報!荊州,必爭!然,需謀定而後動,步步為營。”
他環視眾人,條分縷析:
“其一,正名分,聚人心。蔡瑁弑主,得位不正,此其致命之傷。劉琦公子雖不幸罹難,然其‘遺命’何在?”諸葛亮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主公乃漢室宗親,景升公托孤之臣指托付江夏),更是劉琦公子生前倚重信賴之人。我等當立即以大義之名,昭告荊州各郡縣:蔡瑁弑主篡逆,人神共憤!主公受景升公厚恩,受劉琦公子臨終之托此乃關鍵一步),暫領荊州牧事,號召忠義之士共討國賊蔡瑁!同時,將劉表、劉琦父子遇害真相,蔡瑁兄妹之惡行,詳列罪狀,遍傳荊襄,使其失道寡助!”
石韜眼睛一亮:“妙!軍師此計,可占大義名分,瓦解蔡瑁根基!荊州士民,心向漢室、感念劉表舊恩者眾多,必有人響應!”
諸葛亮羽扇再點江夏:“其二,固根本,聯士族。江夏乃我軍立足之地,不容有失。蘇飛將軍!”
“末將在!”蘇飛肅然應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命你即刻整飭江夏水陸防務,加固城防,操練士卒,囤積糧草。尤其水軍,乃我江夏屏障,務必確保漢水、夏水航道控製權!嚴防蔡瑁自襄陽順流而下偷襲,更要警惕曹操自北而來!”
“末將領命!”蘇飛抱拳,深感責任重大。
諸葛亮看向石韜:“廣元先生,你在荊州士林中素有清望。聯絡江夏及周邊郡縣如南郡及南部各郡、長沙北部)心向漢室、不滿蔡瑁暴行的士族豪強之事,就勞煩先生了。曉以大義,陳明利害,爭取其暗中支持,或至少保持中立。糧秣、情報,皆需仰仗地方之力。”
石韜鄭重拱手:“韜義不容辭!定當竭儘全力,為主公聯絡四方賢良。”
諸葛亮最後將羽扇重重指向襄陽,嘴角浮現一絲深邃莫測的笑意:“其三,出奇兵,奪要害!襄陽乃荊州心臟,蔡瑁根基所在。強攻難下,然其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其弑主之罪,必令部分忠於劉表的將領、官吏心懷不滿,隻是懾於蔡瑁淫威,敢怒不敢言。此乃可乘之機!”
張飛急道:“軍師有何妙計?快快說來!”
諸葛亮目光如電:“蔡瑁弑主,心中最懼者為何?非是我江夏兵馬,而是‘劉琦未死’!他雖害了劉琦,但消息封鎖,外界知之未詳。若此時,有一支打著‘劉琦公子’旗號的精銳之師,突然出現在襄陽城下,宣稱奉公子之命討逆,城中忠於劉表父子的力量,會如何?”
關羽撚須沉吟:“此計…險中求勝!然蔡瑁豈能不防?”
“他必防!但‘劉琦’之名,便是撬動襄陽內部裂縫的杠杆!”諸葛亮成竹在胸,“此重任,非陳生將軍莫屬!”
一旁的大將陳生聞言,立刻挺身上前,抱拳鏗鏘道:“生,萬死不辭!請軍師明示!”
諸葛亮走到陳生麵前,沉聲道:“陳將軍,你需挑選三百精銳,皆換上荊州軍服號坎。你本人,則需扮作劉琦公子身邊心腹將領的模樣。我會偽造一封蓋有劉琦公子‘印信’的討逆檄文,由你攜帶。今夜便出發,乘快船沿漢水隱秘潛行,務必在蔡瑁反應過來之前,抵達襄陽城西三十裡處的峴山隘口!”
他在地圖上精準地一點:“此地扼守要道,地勢險要,且駐軍將領王威,我曾有耳聞,此人忠直,對劉表頗為感念,對蔡瑁跋扈早有不滿。你率軍抵達後,大張旗鼓,豎起‘討逆救父’、‘奉劉琦公子令’的大旗,宣稱公子在江夏脫險,已得劉皇叔大軍為援,特命先鋒奪此要隘,接應大軍!聲勢務必要大,要造成公子主力隨後即至的假象!”
諸葛亮眼中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王威若忠於劉表,見公子旗號,又聞劉皇叔大軍在後,極可能倒戈或至少猶豫觀望。即便他不降,隻要消息傳入襄陽,必引起軒然大波!蔡瑁定會驚疑不定,一麵派人核實劉琦生死他派去江夏的人,主公可‘熱情接待’並扣留),一麵不得不分兵來攻峴山。無論王威作何反應,襄陽城內的恐慌和混亂,就是我們最大的機會!”
他轉向劉備,深深一揖:“主公,此計關鍵在於‘快’與‘勢’。陳生將軍在峴山造勢的同時,主公需親率江夏主力,以救援‘劉琦公子’、討伐國賊蔡瑁之名,大張旗鼓,水陸並進,做出強攻襄陽的姿態!不求速勝,但要聲勢浩大,讓蔡瑁確信劉琦未死,劉備大軍已至!將其主力牢牢吸引在襄陽城下。待其內部生變,軍心動搖,或北麵曹操有異動蔡瑁分心之時,便是我軍破城擒賊之機!若事不可為,至少也能震懾蔡瑁,使其不敢輕易東犯江夏,為我軍贏得鞏固根基、聯絡四方的時間!”
諸葛亮一番謀劃,如撥雲見日,將紛繁複雜的危局梳理得脈絡清晰,更點出了以弱勝強、扭轉乾坤的奇策。密室內眾人聽得心潮澎湃,又深感此計之精妙與大膽。
喜歡龍吟三國請大家收藏:()龍吟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