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是成功之母,並不是一句廢話,也不是什麼毒雞湯。
當你把所有錯誤路徑都走完了,剩下的就是正確的。
不過,有的人失敗過一次就沒有機會了,有的人所麵對的問題在當下就是死局。
向晴空自然不希望自己的處境是後者,可他確實隻有一次機會。
所謂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學會如何麵對失敗,如何從失敗的低落情緒中恢複,如何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如何應對解決問題。
當孩子再一次麵對困境時才不會手足無措,也會避開那個錯誤的選擇,更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實際操作就不是這麼回事了。更多的家長是通過製造困難來打壓孩子的自信心,同時家長自己也給不出解決的辦法。
最終,隻能簡單粗暴地歸咎於孩子不努力不上進,甚至罵孩子笨蛋、愚蠢來發泄不滿,以掩飾自己的無能。
很多孩子長大以後會逃避,並且活得小心翼翼,一點小事的失誤,都會怪到自己頭上。
向晴空不是愚昧的家長,自然不會以打擊傅瑞冬信心為目標去製定學習計劃。
不過,他的“喝湯”也確實是讓他感受到失敗的滋味。失敗的這碗“湯”的滋味並不好受,但這是自己熬的,就要承擔後果。
傅瑞冬抗議道:“師父,我覺得你們那一代人很不努力,為什麼不把中文變成世界通用語?”
向晴空就說:“因為沒有必要啊,人工智能已經將無國界溝通的障礙突破了。當然語言沒有障礙,會有其他的障礙。”
“嗯?什麼障礙?”
向晴空無奈道:“你這孩子,本來還想誇你心態挺穩定的,沒想到你其實是放棄思考了。”
“你和你同學之間都會有雞同鴨講的時候吧。語言沒障礙,認知有障礙,價值觀有障礙,文化傳統有障礙。溝通成本不會降低,隻會增加。”
傅瑞冬要交一篇英語作文,介紹自己最近喜歡讀的課外書,但他最近哪兒有閒心看課外書,連遊戲都不上了。
許成濤在群裡問他,是不是在偷偷學習,然後考個好成績,好亮瞎同學們的雙眼。
傅瑞冬就回複,他就算頭懸梁,錐刺股也比不上楚秀。
就算不在一個班,楚秀的名字也是會在同學們麵前刷存在感的。
她剛剛獲得全市英語競賽的二等獎,學校通報表揚,還讓在她周一的升旗儀式後,進行演講。
傅瑞冬自然是很羨慕,男孩子的基因裡麵,總有爭強好勝的部分。
隻是看著大部分在操場上仰望看台的同學們時,他又在想,優秀的人是鳳毛麟角,大部分就是這樣的芸芸眾生。
他就隻是一個偏科的普通高中生而已。
傅瑞冬在群裡問,小夥伴最近看的書是什麼,給他寫英文作業做做參考。
許成濤上周才寫過,寫的是《哈利波特》,尚竹穎寫的是《昆蟲記》,楚秀寫的是《時間簡史》。
傅瑞冬發了個熊貓抱拳謝謝的表情包,感謝大家的幫忙。
但這對他來說實在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於是隻好求助監督他功課的向晴空。
這不就是剛打瞌睡就遞了枕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