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彆是其中幾頁關於材料受力分析和摩擦係數計算的內容,更是讓他這個農機站長都看得有些吃力。
這…這真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女知青能弄出來的?
黃站長臉上的表情變幻不定,從最初的輕視和憤怒,變成了驚訝和疑惑。
他拿著本子,一時說不出話來。
“黃站長,技術是需要實踐檢驗的。不如等千臨同誌把這套軸承做出來,安裝到轆轤上,實際測試一下效果如何?如果確實不行,或者有安全隱患,我們絕不強求,立刻停止。如果效果好,那也算是為咱們公社的技術革新,闖出了一條新路子,不是嗎?”
白墨趁熱打鐵。
她的話說得合情合理,既給了黃站長台階下,也為千臨爭取了繼續下去的機會。
“好!我就給你們一次機會!但是,出了任何問題,你們自己負責!”
黃站長看看圖紙,又看看一臉平靜的千臨,再看看周圍一臉期盼的村民,最終哼了一聲,把本子遞還給千臨。
說完,他黑著臉,轉身走了。
一場風波暫時平息,但白墨知道,這隻是開始。
黃站長的質疑和不滿,就像一顆埋下的種子,未來隨時可能再次發芽。
而千臨正在做的這套“手搓軸承”,不僅關係到轆轤改造的成敗,更關係到她們能否在這裡站穩腳跟,甚至可能引來更高層麵的關注。
前路,似乎越來越不平靜了。
白墨看向千臨,對方已經重新拿起工具,繼續打磨著手中的滾珠,專注得仿佛剛才的衝突從未發生。
這份沉穩和專注,給了白墨莫大的信心。她相信,無論未來有多少風雨,她們都能一起扛過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站長的悻悻離去,並沒有讓靠山屯的氣氛輕鬆下來。
空氣裡反而彌漫著一種更沉重的壓力。
所有人都明白,千臨那套“手搓軸承”不僅關係到轆轤能否改造成功,更成了一場無聲的較量,關係到靠山屯的臉麵,也關係到這兩個備受矚目的女知青未來的處境。
千臨對此似乎毫無所覺,依舊每天泡在鐵匠鋪和院子角落的簡易工作棚裡。
她用自製的工具打磨著那些比黃豆粒大不了多少的鋼珠,專注得像是在雕琢稀世珍寶。
陽光透過棚頂的縫隙,在她身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汗水浸濕了她的鬢角,她卻渾然不顧。
老王頭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又心疼又佩服,時不時主動上前搭把手,拉風箱的力氣都比平時大了幾分。
白墨則承擔起了後勤和“外交”的職責。
她一邊想方設法搜羅千臨需要的各種材料,一邊還要應對村民們時不時的關切詢問,以及若有似無的擔憂。
她知道,大家心裡都憋著一股勁,既希望千臨成功,又害怕萬一失敗引來公社的責難。
生活上的壓力也隨之而來。
雖然千臨改造犁具的補助還沒停,但兩人之前的積蓄在購買測繪工具和一些“特殊材料”係統出品,白墨找借口買的)上花得七七八八。
尤其是千臨開始搗鼓軸承後,對油脂、硬鋼等物料的需求增加,日子又開始緊巴起來。
白墨看著空了一半的糧袋,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這個時代的貧瘠和生存不易。
“光靠工分和補助,隻能勉強糊口,想要改善生活,甚至支持千臨的研究,必須得有額外的收入。”
白墨在心裡盤算著。
藥品不能賣,風險太大。
醫術帶來的更多是名望和人情,直接收費也不現實。
那麼,她還能做什麼?
她的目光落在了係統空間裡那些零星簽到得來的物資上:一小袋精白麵粉,半包白糖,還有一些基礎調味料。這些在後世最常見不過的東西,在這裡卻是稀罕物。
一個念頭在她腦海裡逐漸清晰起來——利用這些物資和她的廚藝,做點什麼。
喜歡七零:科研大佬帶飛簽到錦鯉躺贏請大家收藏:()七零:科研大佬帶飛簽到錦鯉躺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