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公社頭一遭接待縣裡這麼高級彆的教育乾部,公社領導也陪同著,場麵一時頗為隆重。
王老師激動得臉膛發紅,帶著領導們參觀了教室,觀摩了孩子們使用教具上課的場景。
孩子們坐在座位上,手裡撥動著竹算盤,嘴裡發出清脆的珠算聲,臉上是專注又帶著點新奇的表情。
另一邊,幾個孩子正圍在一起,用五顏六色的七巧板拚著各種小動物和交通工具,時不時發出成功的歡呼。
“王老師,這些教具……真是這個效果?”
縣教育局的李副局長是個戴眼鏡的中年人,推了推眼鏡,有些難以置信。
他們看過報告,但親眼所見,還是覺得意外。
“李局長,千真萬確!自從用了算盤和七巧板,孩子們對算術和圖形的興趣大了很多,接受也更快了!”
王老師激動地指著一個正在用算盤做加法題的孩子。
“你看小石頭,以前掰手指頭都費勁,現在珠算做得有模有樣!”
李副局長和隨行的教研員們走到孩子們中間,隨機抽問了幾個,發現他們對教具的使用和簡單的運算確實掌握得不錯,而且眼神裡沒有了過去學習時的那種茫然和抗拒。
“這教具是誰設計的?報告裡提到是公社的知青同誌?”
李副局長問道,目光在人群中尋找。
公社領導忙把白墨和千臨姐妹倆推了出來。
“局長,這位就是白墨同誌,這位是她妹妹千臨同誌,這教具主要出自千臨同誌之手。”
公社書記介紹道。
李副局長上下打量了一下姐妹倆,尤其是在千臨身上多停留了幾秒。
眼前的女孩,穿著洗得發白的舊衣服,身材清瘦,氣質清冷,不愛說話,跟印象中熱情洋溢或刻板枯燥的知青形象都大相徑庭。
特彆是她那雙眼睛,黑亮而深邃,仿佛能看透很多東西,卻又平靜得像一潭古井。
“千臨同誌是吧?能給我們介紹一下你的設計思路嗎?”
李副局長語氣和緩,但帶著上位者的審視。
千臨看了看現在自己名義上的姐姐白墨,又看了看周圍期待的目光,點了點頭。
她沒有長篇大論,隻是走到一張擺放著算盤和七巧板的桌子前。
“算盤,利用直觀的計數珠,配合簡單的撥珠手法,將抽象的數字運算轉化為具體的、可以操作的過程,降低了低年級學生理解計算的門檻。”
她聲音不大,卻很清晰,帶著一種獨特的、不疾不徐的節奏。
她邊說邊快速撥動算珠,演示了簡單的加減法。
“相比在黑板上重複寫數字,這種方式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接著,她拿起七巧板。
“七巧板由七塊簡單的幾何圖形組成,可以拚出各種複雜的圖案。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空間想象力、觀察力和分析能力,讓他們在玩耍中認識幾何圖形、理解組合和分解的概念。”
她手指靈活地將七塊板迅速拚成一個兔子形狀,又很快打散,再拚成一棟小房子。
“它將枯燥的圖形認知,變成了有趣的探索。”
她的講解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激昂的情緒,全是乾貨。
邏輯嚴謹,條理清晰,直指核心。短短幾分鐘,就將算盤和七巧板在教學上的優勢說得透徹明白。
李副局長和教研員們聽得頻頻點頭。
他們都是教育係統的專業人士,自然能聽出這番話裡的門道。
這不是簡單的玩具介紹,而是對教育方法和認知規律的深刻理解。
“好!好啊!”
李副局長連說了兩個好。
“千臨同誌,你這教具設計得太好了!簡單實用,效果顯著,真是解決了我們基礎教育的一個大難題!”
他越看千臨越覺得欣賞,語氣也變得熱情起來。
“像你這樣的人才,留在公社太屈才了!這樣吧,咱們縣教育局教研室正缺人,你來縣裡工作怎麼樣?專門負責教具研發和教學方法改革!條件方麵好商量,住房、待遇,咱們都能給你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