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冰山融角,妙手回春_七零:科研大佬帶飛簽到錦鯉躺贏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9章 冰山融角,妙手回春(1 / 1)

千臨進入“東風之翼”基地的生活,比軍工廠更加規律,也更加……單調。每日兩點一線,宿舍到科研大樓,途經戒備森嚴的檢查點,空氣裡都彌漫著保密條例的嚴肅氣息。

科研大樓內部堪稱這個時代科技的殿堂,各種她隻在曆史資料裡見過的“老古董”設備被擦拭得鋥亮,代表著國家傾儘全力的投入。項目組的成員個個都是領域內的泰山北鬥,頭發花白的老專家占據了絕大多數,偶爾幾個年輕人,眉宇間也帶著技術精英特有的銳氣和專注。

千臨的到來,像一顆投入平靜池塘的石子,她的年輕和“基層”出身,在最初引起了不少好奇和審視。

第一次技術研討會,討論的是飛行器翼載荷在極端高速機動下的材料疲勞問題。一份厚厚的報告擺在桌上,主導該課題的是國內材料力學界的權威,陳院士。

千臨看著報告中一條複雜的應力分布曲線,以及下方密密麻麻的計算數據,眉頭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在眾人輪流發言,對報告成果表示肯定和讚賞時,她清冷的聲音突兀地響起:“陳院士,報告第十七頁,關於3號翼肋節點在馬赫數4.7,過載7g條件下的疲勞壽命預測模型,其邊界條件設定似乎忽略了材料在高溫蠕變狀態下的微觀晶格滑移影響。根據我的初步計算,實際疲勞極限可能比模型預測值低至少3.5。”

會議室瞬間安靜下來。所有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驚訝、不解,還有幾分被打斷的不悅。

陳院士推了推老花鏡,看向這個年輕得過分的女同誌,語氣還算溫和,但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小千同誌,這個模型是我們團隊花費了近一年時間,結合了上千次風洞試驗和模擬計算得出的,每一個參數都經過了嚴格論證。高溫蠕變的影響在宏觀層麵已經納入了安全冗餘係數。你說的微觀晶格滑移……這個理論過於前沿,缺乏足夠的實驗數據支撐,在工程應用上,我們通常采取更穩妥的宏觀分析。”

言下之意,她的質疑有點紙上談兵,不切實際。

千臨沒有被對方的權威所懾,她站起身,走到旁邊的小黑板前,拿起粉筆,沒有多餘的廢話,直接在上麵畫出了一係列複雜的晶格結構圖和對應的微分方程。

“高溫並非均勻作用於整個節點,高速氣流摩擦導致的熱量集中效應,會使得特定區域的晶格率先進入蠕變臨界點。傳統的宏觀模型無法精確捕捉這種局部效應的累積損傷。”她一邊畫,一邊解釋,語速不快,但邏輯清晰,推演嚴密,“如果用多尺度耦合算法,將微觀晶格動力學與宏觀有限元模型結合,可以更精確地模擬這個過程。這個3.5的差異,在幾次極限機動後,可能就是導致結構失效的臨界點。”

她畫出的那些圖示和公式,遠超這個時代普遍的認知水平,其展現出的對材料微觀行為的深刻理解,讓在場的專家們瞠目結舌。陳院士怔怔地看著黑板,眉頭緊鎖,從最初的審視變成了凝重。

沒有人再說話,隻有粉筆劃過黑板的沙沙聲。當千臨放下粉筆,黑板上已經布滿了令人震撼的推演過程。

“這……這種多尺度耦合算法……”陳院士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你是怎麼……”

“基於公開的物理學原理和數學工具,進行了一些推導。”千臨避重就輕地回答。

總工程師,那位在軍工廠就對千臨青睞有加的老者,此刻也在場。他看著黑板,又看看平靜站在那裡的千臨,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立刻組織力量,按照小千同誌提出的思路,重新進行驗算和模擬!”

幾天後,驗算結果出來了。千臨的判斷完全正確!那個被忽略的微觀效應,確實導致了疲勞壽命預測的偏差,雖然隻有3.5,但在“東風之翼”這種不容許絲毫差錯的項目裡,足以致命!

這一次,再也沒有人質疑千臨的能力。她那看似冰冷的外表下,蘊藏著足以顛覆現有認知的恐怖才華。陳院士親自找到千臨,放下了權威的架子,誠懇地與她探討技術細節,視她為可以平等交流甚至需要請教的同行。千臨在項目組的地位,從一個被審視的新人,一躍成為核心技術攻關不可或缺的關鍵人物。

但隨之而來的,是更重的任務和更高的期望。她被直接調入了負責飛行器整體氣動布局和結構強度設計的核心小組。麵對的難題,也從單一的材料疲勞,擴展到了更複雜、更係統性的領域。夜深人靜時,她偶爾會看著窗外基地嚴格管控的燈火,想起軍工廠那間雖然簡陋但自由的宿舍,想起白墨溫和的笑容和熱騰騰的飯菜,心中那片被科研填滿的區域,會泛起一絲難以言喻的空落。

與此同時,軍工廠職工醫院。

白墨的生活軌跡相對簡單,但也日益繁忙。自從鈹中毒事件後,她在醫院的聲望如日中天。“白大夫醫術高明,專治疑難雜症”的名聲甚至傳到了廠外,不少周邊村鎮的病人也慕名而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天,外科接診了一個棘手的病人。一位鉗工師傅在操作時不慎被高速旋轉的零件擊傷了前臂,造成了嚴重的開放性粉碎性骨折,更麻煩的是,幾條重要的神經和血管也受到了損傷,斷端模糊不清,修複難度極大。

外科主任親自上陣,清創、探查,忙活了半天,對著那團模糊的組織直皺眉。“神經斷端回縮得太厲害了,血管壁也有挫傷,強行吻合,成功率不高,術後並發症的風險很大啊。”

病人家屬在一旁急得團團轉。

“張主任,要不……請白大夫來看看?”旁邊的小護士小聲提議。現在醫院裡,遇到這種老大難問題,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白墨。

張主任猶豫了一下。白墨雖然展現過外科天賦,但這可是精細的神經血管吻合,專業性極強。但看看眼前的情況,她也沒更好的辦法了。“去請白大夫來會診。”

白墨很快趕到了手術室。仔細查看了傷口和x光片,又聽了外科主任的介紹,她心裡有了底。這種複雜的神經血管損傷修複,對術者的穩定性和精準度要求極高,恰好是她可以借助係統優勢的領域。

【叮!宿主正在處理複雜性神經血管損傷,可兌換“顯微外科基礎技能包含神經血管吻合術要點)”及臨時“手部穩定增強輕度)”狀態。是否兌換?】

“兌換!”白墨心中默念。

一股細微的暖流湧入手臂,雙手的感覺似乎變得更加敏銳和穩定。同時,關於神經血管吻合的關鍵技巧和注意事項,清晰地浮現在腦海。

“主任,讓我試試吧。”白墨開口,語氣平靜而自信。

外科主任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病人危急的傷情,點了點頭:“好,你主刀,我給你當助手。”

白墨穿上手術衣,戴上在這個時代還很罕見的手術放大鏡這是她之前簽到得來的),拿起係統獎勵的那把高精度手術刀片,開始了操作。

她的動作,比之前處理骨折時更加輕柔、更加精細。在放大鏡下,她小心翼翼地分離著粘連的組織,仔細辨認著比頭發絲還細的神經纖維和血管斷端。她的手穩得像磐石,每一個切割、每一次牽引都恰到好處。

最關鍵的吻合開始了。她用特製的顯微縫合針線同樣是係統出品),在那細小的神經束和血管壁上穿梭。針腳細密、均勻,鬆緊適度。周圍觀看的醫生護士們都屏住了呼吸,他們從未見過如此精湛、如此富有美感的手術操作。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技術,更像是一門藝術。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原本讓人絕望的傷口,在白墨的手下,一點點變得清晰、規整。斷裂的神經被嚴絲合縫地對齊,破損的血管也被完美地修複,甚至能看到修複後的血管開始輕微搏動。

當最後一根縫合線打結完成,白墨放下器械,輕輕籲了口氣。

“好了。”

外科主任立刻上前檢查,用特製的儀器探測修複後的血流信號。“通暢!血流通暢!神經對位良好!”他激動地宣布,看向白墨的眼神充滿了震撼和敬佩,“白大夫,你這手……真是神了!這水平,就算放到省裡大醫院,也是頂尖的!”

手術成功的消息很快傳開,白墨的“神醫”名頭更加響亮。但這次成功,也讓她更加意識到自己對係統的依賴。這種依賴是助力,但也可能成為未來的隱患。她暗下決心,必須加強自身基礎理論和技能的學習,不能完全指望係統。

忙碌的工作之餘,白墨也感受到了來自軍工廠保衛處的“特彆關照”。馮毅偶爾會以各種理由出現在醫院附近,有時是詢問一些無關緊要的安全問題,有時是“順路”看看。白墨知道,這多半是霍淩風的安排,是對她之前上報放射性物質擔憂的回應和保護。

這天,馮毅又一次“偶遇”白墨,手裡還提著一個網兜,裡麵是幾條魚。“白大夫,剛從水庫那邊回來,順路給你帶幾條新鮮的。”馮毅露出憨厚的笑容,“聽我們團長說,你和小千同誌都挺喜歡吃魚的。”

白墨接過魚,道了謝,心裡卻明白,這恐怕又是霍淩風借副官之手傳遞的某種信號,一種帶著距離感的關心。她想起千臨離開時嚴肅的表情,知道她們現在所處的世界,遠比表麵看起來複雜。

“馮副官,替我謝謝霍團長。”白墨微笑著說,笑容溫和,卻也帶著一絲疏離,“最近千臨……那邊還好嗎?”她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儘管知道答案可能隻是官方辭令。

馮毅臉上的笑容不變:“千臨同誌在新的崗位上適應得很好,工作很出色。就是紀律要求高,暫時不方便對外聯係。請白大夫放心。”

白墨點了點頭,沒再多問。咫尺天涯,她們都在各自的戰場上戰鬥,唯有彼此安好,才是對對方最大的慰藉。她掂了掂手裡的魚,想著晚上可以燉個魚湯,補充營養,也算是在這略顯孤單的日子裡,給自己一點溫暖。

喜歡七零:科研大佬帶飛簽到錦鯉躺贏請大家收藏:()七零:科研大佬帶飛簽到錦鯉躺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買賣凶車遇到的那些邪乎事 涅槃:冰山少主咳血求寵 祥子修仙記 四合院:彆惹我,我隻想當閒魚 淨水迎帆 重生1985:從收猴票開始首富之路 穿越2025之抗日科技奇兵 全民求生:我靠撿垃圾成神 影視之我要做主角 女主彆哭,瘋批病嬌男主我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