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臨在新崗位上的日子,就像一台精密運轉的機器,高效、專注,但也缺少變化。她很快就適應了這裡的節奏,甚至開始主導“東風之翼”項目中關於新型耐高溫複合材料的研發方向。她提出的基於“層狀自修複微結構”的設計理念,再次震驚了整個專家組。
這種理念認為,材料可以在微觀層麵設計成類似“千層餅”的結構,當外部出現裂紋時,特定的夾層材料能夠發生化學或物理反應,填充裂紋,實現一定程度的自我修複,從而大幅提高材料在極端環境下的使用壽命和可靠性。
這個想法,在這個時代聽起來如同天方夜譚。
“自修複材料?小千同誌,這……理論上可行嗎?”連之前對千臨非常欣賞的總工程師,都忍不住提出了疑問,“這聽起來更像是科幻小說的概念。”
“理論基礎是存在的。”千臨依舊平靜,“關鍵在於如何精確控製不同材料層在微觀尺度上的排列組合,以及誘發修複反應的條件。我初步構建了一個數學模型,模擬結果顯示,在特定高溫高壓條件下,采用鈦、錸、碳化矽等多層複合結構,可以實現對微米級裂紋的有效抑製和修複。”
她再次走上黑板,開始推演那令人眼花繚亂的模型和計算過程。這一次,專家們沒有再打斷她,而是全神貫注地聽著,生怕漏掉任何一個細節。
“這個項目需要進行大量的材料配比試驗和微觀結構表征,對設備的要求非常高。”千臨最後總結道,“尤其是需要一台高精度的x射線衍射儀和透射電子顯微鏡,來實時觀察材料在高溫環境下的微觀結構演變。”
這兩樣設備,即使在這個集中了全國頂尖資源的基地裡,也是極其稀缺和寶貴的,通常隻有最優先的項目才能申請使用,而且使用時間受到嚴格限製。
果然,負責設備調配的一位副主任麵露難色:“小千同誌,你說的這兩台設備,目前都在保障幾個關鍵部件的最終測試,排期已經到三個月後了。你的這個……還是初步理論階段,恐怕……”
“沒有精確的微觀數據支撐,後續的宏觀試驗就是盲人摸象,浪費時間和資源。”千臨毫不退讓,“這個自修複結構如果能成功,其意義不僅僅在於解決‘東風之翼’的材料問題,對整個國家的材料科學都將是革命性的突破。”
她的堅持,讓會議室的氣氛有些微妙。有人佩服她的魄力,也有人覺得她太過激進,甚至有點不知天高地厚,為了一個“科幻”般的理論,就要搶占最寶貴的設備資源。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總工程師突然開口了:“小千同誌的這個思路,極具前瞻性!我認為值得嘗試!設備方麵,我來協調!從其他項目的測試間隙中,擠出時間來,優先保障小千同誌的試驗需求!”
總工程師的拍板,讓眾人驚訝。大家心裡都清楚,能讓總工如此力排眾議,恐怕不僅僅是因為千臨的技術本身。這個年輕的女同誌背後,似乎有著他們看不見的力量在支持。
千臨對此似乎毫無察覺,隻是微微點頭:“謝謝總工。”
試驗緊鑼密鼓地開始了。千臨幾乎是以實驗室為家,白天進行材料合成與測試,晚上則利用基地裡那台性能有限但聊勝於無的計算機進行數據分析和模型修正。她的係統在後台高速運轉,不斷提供著優化方案和潛在問題的預警。
日子過得飛快,她甚至忘了時間的流逝。直到某天深夜,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發現桌上放著一個小小的包裹。包裹沒有署名,隻有一個內部傳遞的編號。
她疑惑地拆開,裡麵是幾樣簡單的東西:一小罐麥乳精,幾塊包裝精致的巧克力,還有一小瓶……跌打損傷的藥油?
千臨愣住了。麥乳精和巧克力在這個年代是稀罕物,但也可能是基地按規定發放的福利。但這瓶藥油……她最近因為長時間伏案工作和操作設備,手腕和頸椎確實有些酸痛,但她從未跟任何人提起過。
是誰送來的?
她拿起那瓶藥油,聞了聞,是一種混合了多種草藥的獨特氣味,似乎還有點熟悉……有點像……白墨以前給她配過的某種緩解疲勞的藥膏?
一個念頭閃過腦海:霍淩風?
除了他,似乎沒有彆人能如此精準地知道她的細微狀況,並且有能力通過內部渠道,悄無聲息地把東西送到她這個高度保密的宿舍裡。
這種被暗中關注的感覺,讓千臨有些不自在。但不可否認,手腕處傳來的酸痛感,讓她鬼使神差地擰開藥油,倒了一點在掌心,輕輕揉搓起來。清涼的感覺滲透進皮膚,確實緩解了不少。
她看著桌上的麥乳精和巧克力,又看了看手裡的藥油,心情有些複雜。那個總是帶著審視目光、說話做事滴水不漏的團長,似乎在用一種極其笨拙又隱晦的方式,表達著某種……關心?
千臨搖了搖頭,試圖把這些雜念甩出腦海。她現在的任務,是星辰大海,是“東風之翼”,而不是這些莫名其妙的情感糾葛。她將東西收好,轉身又投入到那些複雜的圖紙和數據中去。隻是,在某個計算間隙,她的指尖會無意識地撚動一下,似乎在回味那藥油清涼的觸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在軍工廠醫院,白墨也遇到了一件不大不小的麻煩。
她利用係統知識和醫院現有藥材,成功研製出幾種療效顯著的簡易藥物的消息,不脛而走。尤其是那款治療風濕骨痛的外用藥酒,效果奇佳,供不應求。許多工人師傅和家屬都想找她開這個藥酒。
這本是好事,但也引來了醫院藥劑科的不滿。藥劑科主任是個五十多歲、有些刻板的老同誌,他認為白墨一個臨床醫生,“不務正業”搞藥品研製,而且還是用醫院的藥材,沒有經過正規的審批流程,屬於“違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