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朝知對方年輕,自居晚輩,決不肯搶先發招,也不再客氣,一招“白虎星降”,右拳護腰,左掌呼的一聲,向朱常鴻當麵劈去。這一掌勢勁力疾,掌未至,風先到,先聲奪人。朱常鴻,右手上撩,架開來掌,左手畫一大圓弧,彎擊對方腰肋,竟是墨家拳中的“周遊列國”。楊正朝曾經拜過少林弟子為師,精通少林拳法,但是山河派甚少過問江湖之事,故此山河神仙創下的“墨家拳”甚少人見識過,故此楊正朝一時間怔了一怔。
他“咦”了一聲,甚感詫異,但手上絲毫不緩,“坐山架打”、“滾手切掌”,連環進擊,一招緊似一招。朱常鴻進退趨避,墨家拳的手法竟也十分純熟。朱常鴻使用墨家拳自保,一來是因為不熟悉楊正朝的拳法,不知道其武功深淺,故此先行自保,謹守門戶;二來是因為他本就不想傷害楊正朝性命,想要和平平息此次兵變之事,故此也使用以防守為主的墨家拳。
這二人一攻一守,無論楊正朝的來勢如何猛烈,最後還是被朱常鴻的墨家拳把攻勢化得無影無蹤。看是好看,但是時光一刻一刻地過去,楊正朝還是沒能拿下朱常鴻。鼓樓上的兵變軍士暗暗擔憂,一眾大明俠客卻都籲了口氣。楊正朝見自己居然還沒能拿下這個後生晚輩,心下越發焦躁,推拳勁作,發腿風生。少林拳講究心快、眼快、手快、身快、步快,他愈打愈快,攻守吞吐,回轉如意,少林五拳中“龍、虎、豹、蛇、鶴”五種拳法未使得一半,朱常鴻已處下風。
楊正朝突然猛喝一聲,身向左轉,一個“翻身劈擊”,疾如流星。朱常鴻急忙後仰,敵掌去頰僅寸,險險未及避開。大明眾俠客各俱大驚。朱楊二人翻翻滾滾拆了十餘招。楊正朝在少林拳上浸淫數十年,功力已臻爐火純青之境。隻見此時楊正朝縱出數步,猱身再上,拳法已變,出招是“少林羅漢拳”。少林羅漢拳拳路清晰簡明,短捷緊湊,靈活多變,出手似箭,收手如綿,一招得手,連環進擊。朱常鴻仍以墨家拳謹守門戶。
不數招,楊正朝忽然改使“少林花拳”,花拳是少林古拳法中的稀有拳種,屬少林柔拳一派,以拳打臥牛之地,出手敏捷,打不露形,粘衣即打,手到勁發,離身消勁著稱。少林花拳走的是輕柔飄逸一路,左盤右扭猶如迎風擺旗,技手攻守恰似風吹柳絮,起落進退宛若行雲流水,張弛急緩好像海潮起落。楊正朝身隨掌走,眾人似見數十個人影來去。朱常鴻以靜禦動,沉著應戰,楊正朝身法雖快,卻絲毫未占便宜。
再拆數招,楊正朝左拳打出,忽被對方以內力粘至外門,這一招竟是太極拳中的“如封似閉”。但見朱常鴻拳勢頓緩,神氣內斂,運起太極拳中以柔克剛之法,見招破招,見式破式。原來朱常鴻見楊正朝方才那拳來勢極猛,擔心墨家拳受不住,然後使起先前和阮鶴亭切磋過的太極拳把楊正朝的來拳粘了出去。眾俠知道朱常鴻隻有山河神仙這對師父師母,並沒有投入武當派門下,看見他使了一招太極拳的招式,都不免麵露尷尬之色。
幸好兵變軍士卻不清楚眾俠的師承,故此也沒嘲諷朱常鴻。朱常鴻打起精神,小心應付。楊正朝忽地一個“虎撲把”,拳法又變,頃刻之間,連使了武當長拳、三十六路大擒拿手、分筋錯骨手、嶽家散手四門拳法。眾人見他拳法層出不窮,俱各納罕,不知他還會使出甚麼拳術來。朱常鴻以不變應萬變,墨家拳融會貫通,得心應手,門戶謹嚴。
他自從天啟四年秋下山以來已經三年有餘了,大小上百戰,似楊正朝這般兼通各路拳術的對手雖然未曾會過,雖然他有見識過一些好手通曉幾個派彆的拳法,但那都隻是蜻蜓點水般的略懂皮毛。燕仙山又時常教導他拳術貴精不貴多,專精一藝,遠勝駁雜不純,然見楊正朝每一路拳法所知均非皮毛,也不禁暗暗稱異。酣鬥中楊正朝突然左足疾跨而上,一腳踏住朱常鴻貼裡袍角,一個“虛步推掌”,左掌向他下盤切去。
朱常鴻一抽身竟未抽動,急切中一個“燕子翻身”,隻聽得嗤的一聲,貼裡前襟齊齊撕去,朱常鴻自己也被牽絆了住了,踉蹌了一下。楊正朝看見勝利在望了,得意笑著說了一聲“承讓”。但是話都還沒說完,楊正朝向下便倒。原來朱常鴻在踉蹌間,伸手點了楊正朝腰間的“府舍穴”。“府舍穴”歸屬足太陰脾經,此穴被點,楊正朝半身麻痹,站也站不住腳了,身體晃了幾下就要倒了。
喜歡大明俠客傳請大家收藏:()大明俠客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