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古色古香、飛簷鬥拱的中式庭院建築,環境清幽。
鄒荻帆顯然是熟客,他要了個臨湖的雅間。
推開雕花木窗,窗外便是波光粼粼的什刹海,岸邊垂柳依依,清風徐來,帶著水汽的涼意,驅散了午後的暑熱。
雅間內布置典雅,紅木桌椅,青花瓷瓶,牆上掛著水墨字畫,透著濃濃的文化氣息。
這麼高大上的地方,
兩世為人的劉青山至今還是第一次來,暗暗打量一番後,他不禁心生讚歎,這地方確實是不錯。
一時間,
這更加堅定了他要搞錢的想法!
這時服務員穿著整潔的中式褂子走了進來,恭敬地遞上菜單。
鄒荻帆做主點菜,“來份抓炒裡脊!”
“罐燜鹿肉!”
“清蒸鱸魚。”
“豌豆黃、芸豆卷。”
“再來個銀耳蓮子羹。”
“對了,先上壺上好的茉莉香片!”鄒荻帆又吩咐道。
“好的,您稍等。”服務員記下,躬身退下。
不一會兒,精致的菜肴陸續上桌。
抓炒裡脊色澤金黃,外酥裡嫩,酸甜適口。
罐燜鹿肉用小巧的紫砂罐盛著,掀開蓋子,肉香混合著菌菇香氣撲鼻而來,肉質酥爛入味。
清蒸鱸魚火候恰到好處,魚肉潔白細嫩,淋著清亮的豉油汁。
兩樣宮廷點心豌豆黃細膩清甜,芸豆卷綿軟可口。
最後是冰鎮過的銀耳蓮子羹,晶瑩剔透,清甜潤喉。
配著香氣高揚的茉莉花茶,既解膩又風雅。
“來來來,青山,朱霖,彆客氣!嘗嘗咱們燕京的宮廷菜!”
鄒荻帆熱情地招呼,用公筷給劉青山和朱霖布菜,“這抓炒,可是當年禦膳房的功夫!這罐燜,講究的是火候和原汁原味!”
劉青山和朱霖依言品嘗。
菜肴果然精致可口,風味獨特。
在這臨湖的雅間裡,就著窗外的湖光柳色,品著香茗美食,氣氛輕鬆愉悅又不失雅致。
三人邊吃邊聊,話題從燕京風物、故宮見聞,聊到劉青山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
茶過三巡,菜過五味,桌上的氣氛更加融洽。
鄒荻帆放下茶杯,拿起潔白的熱毛巾擦了擦手,臉上的笑容收斂了些,帶著鄭重和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看向劉青山:“青山啊,今天能在這裡和你見麵,真是高興。有件事,一直想跟你說,正好現在咱們安靜,好好聊聊。”
劉青山也放下筷子,坐直身體,認真地看著鄒荻帆:“鄒老師您請講。”
鄒荻帆推了推眼鏡,語氣真誠而熱切:“我有個相交多年的老朋友,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擔任資深編輯,叫屠岸。”
“他可是你的忠實讀者啊!”
“對你的詩,尤其是《回答》、《致橡樹》、《一代人》這些,推崇備至!每次讀到,都拍案叫絕!”
他頓了頓,眼神裡充滿期待:“老屠他們社裡,最近在規劃一批重點圖書。他跟我提了好幾次,說社裡領導和他本人都非常希望能幫你出一本個人詩集!”
“把你的那些膾炙人口、影響深遠的詩作,像《一代人》、《回答》、《致橡樹》、《一棵開花的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我驕傲,我是中國人》等等,精心挑選出來,結集成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