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他看著殿中那名十七歲的少年,眼中滿是感激與敬仰。
與此同時,幾位藩王被錦衣衛帶出大殿。
從他們失魂落魄的模樣可以看出他們的驚恐與沮喪。
其實,這一切都在沈嚴的預料之中。
他原本以為宴會可以順利繼續。
卻不料,無論是沈嚴還是對方都低估了這些外族使者居心叵測的意圖。
隻見一名瓦剌使者起身,向大明皇帝行禮後說道:
“大明皇帝陛下,我們有幸見到聖顏,深感榮幸。
隻是不見太子殿下?”
說完,他眉頭微挑,其他夷狄使者也隨之站起:"陛下,我等欲獻上一份賀禮予太子殿下,怎不見他身影?"
按慣例,大明儲君應在國宴亮相。
然而小胖子年僅七歲,皇帝擔心他在宴會上舉止失當有損國體,便未安排他出席。
更關鍵的是,這些夷狄使者麵貌迥異於漢人,太子若見到他們,可能心生恐懼,影響大明國威。
可這些使者顯然有意如此。
忽聞殿側傳來洪亮之聲:"本宮剛自校場練武歸來,讓諸位久候了。”
話音未落,一位身著明黃勁裝的小胖墩步入眾人視野。
此刻的他,已無沈府時的散漫,步伐沉穩,眼中透出英武之氣,神情沉靜,宛如小小大人。
他走向殿中位置,先向父皇叩拜行禮,再轉向殿內眾人。
殿中眾人見狀,皆暗自驚歎,這還是從前那個頑皮小子嗎?怎麼好似瞬間成熟不少?
"臣等拜見太子殿下。”眾人行禮畢。
"諸位請坐。”小胖子神態自若,微微點頭示意。
他的一嚴一行儘顯規矩禮儀,卻毫不拘謹。
這一表現令皇帝欣慰,也讓滿朝文武讚許不已。
此時,一名長相詭異的夷狄站出,盯著小胖子問道:"殿下適才嚴習武,不知所學何技?可是強身健體的五禽戲?"
他問完後仍咧嘴笑,露出參差不齊的黃牙。
若換作普通孩童,定會被這般猙獰麵目嚇得哭喊不止。
然而小胖子毫無懼色,反而上前一步直視對方,平靜說道:"孤所學乃沈師父傳授的平夷劍法。”
眾夷狄使者笑容驟停,滿臉驚愕。
"哦?那我們就來見識一下太子的平夷劍法吧。
不過,可彆傷到自己才是。”那夷狄仍笑著,眼中閃過一絲嗜血光芒。
隨即,他從腰間抽出一把鑲滿寶石的短劍。
"此劍,是我們瓦剌從西域各國繳獲的戰利品。
我曾用它斬下一位敵人的頭顱,還用他的頭骨做了酒器。”
"此劍暫借太子一用,希望你能展示出令人滿意的平夷劍法。”
那夷狄使者捧劍走向小胖子。
皇帝和滿朝文武無不色變。
此時嗬斥阻止,會顯得大明畏懼夷狄;但若真讓太子遇險,後果難以想象。
千鈞一發之際,沈嚴閃身而出,擋在使者前,接過了那把寶劍。
"貴使遠道而來,辛苦了。
此事交由本官代勞即可。”
使者感受到沈嚴散發的強烈殺意,頓時警覺,將劍遞了過去。
"太子,隻要你能讓這些使者滿意,此劍便是你的了。”
小胖子微微一笑:"貴使贈劍於我,我豈能辜負這份情誼。”
此刻,不僅是皇帝和英國公,就連滿朝文武都屏息凝視。
畢竟太子一直隻用木劍,從未真正持劍對敵。
若稍有差池,後果不堪設想。
所有人都望向沈嚴,他是太子的授業恩師,唯有他知道小胖子是否能駕馭這把鋒利至極的寶劍。
沈嚴淡然一笑:"殿下,就請為使者們演示一番平夷劍法吧。”
在大殿中,小胖子展現出的劍術正是沈嚴傳授的"天外飛仙"。
儘管僅傳授了三日,小胖子每日勤練不懈,毫無懈怠。
他不僅鐘愛這套劍法,更希望以此取悅父皇。
他察覺,自己的進步總能讓父皇滿心歡喜。
受此鼓舞,在短短數日內,竟已初窺門徑。
隻見他揮劍時,劍光四溢,宛如青天白雲,潔淨無瑕。
劍若飛仙,人亦如仙。
文武百官無不讚歎喝彩。
連內閣那些老臣都連連稱好。
就連沈嚴也未料到,小胖子在這短短幾日裡進步神速。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竟天賦異稟。
這般年紀便達入流之境,眾人皆感意外。
四方夷狄使者儘顯驚愕之態。
他們原以為小太子隻懂些淺顯劍技。
因他們認為大明皇帝向來重文輕武,
遂養成忍讓妥協的性情。
他們本欲借此打壓太子,使其心生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