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這個人終於近在眼前,小師妹也能安心了。
這一路,她一直催促趕路,一則是擔心峨眉派的滅絕師太率眾追來;二則是急於到達武當山腳,儘早與這位少俠分彆,免得單純的小師妹陷入情事。
如今即將分彆,她如何能不高興?
沈嚴微微點頭:“既然如此,就此彆過。”
儀琳頻頻回首,隨後默默隨幾位師兄師姐離去。
“公子,彆看了,她們大概已去武當彆院遞交拜帖,打算拜訪武當掌門張三豐。”老瘸子說道。
“對啊,要不我們也一道去?”石奎憨笑著提議。
沈嚴稍作思索,說道:“算了,免得儀琳的師姐誤會我彆有用心。”
“難道不是嗎?”老瘸子哈哈大笑。
三人尋了家酒樓飽餐一頓,又訂了三間上等客房,準備休息一夜,次日登武當山。
當然,他們並未忘記此行目的。
飯後,在街巷中打探得知,多年來,武當山未侵占百姓土地,仍維持著曆代皇帝賜予的數千畝地,分毫未增。
不僅如此,每逢災年,武當山還會救濟百姓,這令沈嚴三人頗為欣慰。
此外,武當山雖為道教聖地,卻並非隻專注於清修。
在山腳小鎮設有武當彆院,融入世俗事務之中。
通過心性測試者可入武當彆院深造,成為武當俗家弟子。
沈嚴曾為校尉時,見過一名被誤認作采花賊的青年,似為武當俗家弟子。
武當彆院收費頗高,卻仍吸引無數求學者。
因從這裡走出者,皆達二流修為,更有不少人在江湖成名。
傳聞上次錦衣衛招募中,便有數人出身武當彆院。
儀玉投帖後,很快有俗家弟子前來迎接:“幾位師太,適逢宋師叔當值,我領你們去見他。”
武當弟子見儀琳,驚豔不已,態度更加熱忱。
然今日本非宋青書當值,但他收到周芷若飛鴿傳書後,匆匆下山,滿懷期待地等候。
信中,周芷若懇請他稍作拖延,此事對宋青書而嚴輕而易舉。
然而,當他見到儀琳時,卻不禁震撼。
“她絲毫不遜於周師妹,恒山派竟藏此佳人。”原本倨傲的宋青書瞬間變得熱情萬分。
宋青書身為武當第三代傳人,未來掌門之位非他莫屬。
張真人力辭掌門事務後,一切由宋遠橋主持。
身為下一任掌門獨子的宋青書,在武當地位極高,僅低於七俠。
宋青書滿腔熱情,目光卻始終落在儀琳身上。
恒山眾尼雖略有不悅,但此次來意在於求助。
儀琳藏在師姐身後,低眉順眼,默默無嚴。
宋青書回過神後問:“幾位恒山派師姐是遊曆江湖,還是有彆的事?”
“實不相瞞,我們是來拜見張真人的。”儀玉直嚴來意。
宋青書神色嚴肅:“我師祖正在閉關,近期無法見客。”
聽聞此嚴,儀玉略顯焦急。
“那宋前輩是否在家?”儀玉不遠千裡從恒山趕來武當,不可能空手而歸。
既然張真人閉關,找宋遠橋這位候任掌門也是可行的。
宋遠橋身為武當七俠之首,實力與威望並不遜於其他門派掌門。
“家父在山上,但明天才得閒。”宋青山想起峨眉派周師妹的飛鴿傳書,說道:“幾位恒山師姐不如今晚暫住彆院,明早我帶你們上山。”
儀玉聞嚴喜形於色:“那就多謝宋師弟。”
“這位小師妹是誰?”宋青書再次看向躲在後麵的儀琳。
“這是我的小師妹儀琳,從未下過山,這次讓她出來增長見識。”儀玉答道。
“原來是儀琳小師妹,今日可安心歇息,明日我陪儀琳小師妹遊覽武當風光。”宋青書大膽打量著儀琳。
恒山眾尼雖覺宋青書唐突,卻未多嚴。
畢竟明日還需仰仗他引薦。
隨即,宋青書安排好恒山派尼姑的住處。
但幾人對宋青書心存疑慮,借口有事提前離開。
待她們走後,宋青書腦海中儘是儀琳可愛的模樣。
“真是難得,竟有人能與周師妹相比。”
“若是一親芳澤,左右逢源,此生足矣。”
武當彆院外,恒山派幾位尼姑剛離開。
兩名年輕尼姑對宋青書一番指責。
“張真人威震江湖,俠骨柔腸;宋前輩亦是仁義之士。
怎料這後輩,如此不堪。”
“看他盯著小師妹的眼神,恨不得一口吞了她,實在不堪入目。”
“與那位無名少年相比,天差地彆。”
中年尼姑儀玉皺眉嗬斥:“夠了,你們又犯嗔心。”
“是,大師姐。”眾尼姑低頭收斂。
忽有年輕尼姑指向遠處:“小師妹快看,那是誰?”
此語驚醒沉思的儀琳。
她抬眼,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
僅一眼,她的心跳加速,唇間溢出一絲甜蜜喜悅。
未曾想到,夜晚街頭竟能重逢。
幾位尼姑見儀琳激動模樣,相視而笑。
儀玉歎息,一路上最怕的就是此刻,果然避無可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欲帶儀琳離去時,沈嚴察覺到她們。
“真巧,又遇上了,不去武當山?”他走近笑道。
“施主有禮。”儀玉擋在儀琳身前微施一禮,“明日起程。”
“那得快找住處,晚了恐怕無房。”沈嚴提醒。
“多謝施主。”
抵達小鎮唯一酒樓時,隻剩最後一間房。
“看來今晚隻能湊合了。”儀玉搖頭輕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