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臨安知府徹查城中結黨營私之案,一旦查明即刻拘捕。
範曾恍惚覺得,自己或許真的老了。
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朝廷會來得如此決絕。
不僅迅速,還極其嚴酷。
作為三朝元老,他從未料到,皇帝會對江南士族采取這般強硬的態度。
不僅褫奪了他的所有榮譽官職,還要徹查他兩個兒子勾結豪門士族、對抗朝廷的嫌疑。
這樣的雷霆手段,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範曾麵色慘白,幾乎無法站立。
"範曾,接旨吧。”臨安知府黃塘冷眼看著這個昔日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語氣冰冷。
這麼多年,皇帝對這些士族世家太過寬容,讓他們誤以為能憑一己之力抗衡朝廷律令。
範曾顫抖著接過聖旨,反複確認。
身為政壇常青樹,他深知這份措辭激烈的詔書絕非出自內閣首輔於璞之手。
他與於璞關係密切,後者更是他的得意弟子。
"我要麵聖!見太後!見於璞!我為大明儘忠數十年,不信朝廷會如此待我!"
範曾掙紮起身,神情癲狂。
黃塘冷笑:"本府懷疑你涉及結黨營私、抗拒聖命。
想離開臨安?不可能!"
宴會結束後,與範曾同席的權貴們個個心驚膽戰。
“黃知府,我等不過是來聽曲,絕無與人勾結對抗朝廷之意,請明察。”
“是啊,我等罪責難逃,願立即與範曾劃清界限,更誓死支持朝廷法令!”
“沒錯!黃知府,我家這幾日正在丈量土地,打算將多餘良田歸還百姓。”
為避免步範曾後塵,這些權貴紛紛向臨安知府黃塘表忠心。
此刻,黃塘才意識到,江南士族看似穩固的聯盟,在朝廷麵前竟這般不堪一擊。
大魔初現鋒芒,聯盟即刻土崩瓦解。
不到一日,蘇杭局勢驟變。
沒人料到,江南豪門的聯合竟如此脆弱。
半日之間,前任首輔範曾被革去一切官職榮譽,兩子入獄,親家崔家遠洋貿易權亦被朝廷儘數收回。
而王家不僅奪回江南市場份額,實力更勝從前。
隨後的日子裡,各路權貴陸續歸還百萬畝良田,遣散奴仆數十萬。
僅蘇杭兩地已如此,全江南又將是怎樣一番景象?
昔日孤立的王家,因傳聞欽差大臣“大魔王”駐此,一時炙手可熱。
江南豪門紛紛登門拜訪沈嚴,送來珍寶厚禮,沈嚴雖不見客,卻照單全收。
權貴們見沈嚴接受禮物,便安心離去。
隻要大魔王接受了這些權貴的厚禮,就意味著他不會對他們采取行動。
果然,三天後,在臨安知府黃塘的努力下,朝廷的新政得以穩步實施。
各地的寺廟、道觀歸還了非法占有的良田,士族、豪門也不僅歸還侵占的土地,還遣散了依附於他們以逃避賦稅和勞役的奴仆。
隻要嚴格執行新政,欽差大人便會從輕發落。
在這期間,錦衣衛確實沒有再抓捕或搜查任何人,除了倒黴的範府及其姻親崔家。
其他豪門權貴在送上重禮後都安然無恙,這讓他們慶幸自己及時獻上了禮物,否則可能步範曾的後塵。
王家彆院內,“公子爺,這幾天蘇杭兩地送禮的人絡繹不絕,堆得像小山一樣。”老瘸子看著滿室的珍寶喜形於色。
難怪朝臣們都喜歡當欽差,尤其是到江南這種地方,不僅收獲豐厚,連揚州的名伎都有了好幾位。
沈嚴對這些饋贈來者不拒,他認為這是殺雞儆猴之計,範府和崔家就是那隻警示的雞。
他此行是為了推行新政,隻要能讓江南的權貴自行歸還侵占之物即可達成目標。
收下禮物隻是為了安撫人心罷了。
“雙兒。”
一個伶俐俏麗的少女快步過來:“公子。”
“走,我們上街看看。”
“是。”
雙兒是王家送給沈嚴的貼身侍女。
沈嚴本欲推辭,卻聽對方竟是《鹿鼎記》中那善解人意、體貼入微的雙兒。
這一發現令他無法再拒絕。
此前一直是王語嫣照料他,但自從她懷上孩子後,心思便多放在孩子身上。
因此,有個小丫鬟如雙兒這般跟隨在身邊也無妨。
經雙兒一番精心裝扮,沈嚴搖身一變成為了一位權貴富家公子。
而儀琳、周芷若、雙兒則成了他的貼身婢女,石奎和老瘸子擔任護衛。
他們如此喬裝改扮,是為了探查近幾日蘇杭一帶的情況如何,朝廷法令是否執行得徹底。
沈嚴等人行走在街市,看到普通民眾一片歡欣鼓舞。
近日士族豪門遭受重創,百姓分得田地,這一切讓他們的生產與生活熱情空前高漲。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權貴階層惶恐不安,擔心錦衣衛會突然搜查自家,沒收財產並將他們投入監牢。
就像前任內閣首輔範曾那樣,家財萬貫被抄,兩個兒子入獄,自己則病臥床榻,氣息奄奄。
昔日繁華的範府門前,已不見任何權貴身影。
起初,江南百姓對這位前內閣首輔尚存同情,但當官府公開其家產及侵占的田地數量、家中仆人數目時,臨安城的百姓和文人無不震怒。
他們難以置信,一直敬仰的大儒竟是偽善之人。
更有激進者走上街頭,請求官府處死這位在朝堂縱橫數十載的閣老,以平息民怨。
眾多學子聯名上書朝廷,僅時日短暫便獲萬餘人響應。
這足以表明臨安百姓對豪門士族的不滿。
在此情勢下,豪門士族怎敢再抗拒朝廷的新政?他們驚恐不已,急忙歸還良田,遣散家奴。
連同寺廟道觀亦不敢怠慢,歸還土地之餘,還驅逐了一批行為不端、遊手好閒的僧侶。
根據寺廟聯合發布的聲明,他們欲借此次變革契機,讓寺廟不再成為藏汙納垢之所,恢複應有的莊嚴肅穆。
喜歡綜武:錦衣衛,摸屍就能變強請大家收藏:()綜武:錦衣衛,摸屍就能變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