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紋接過仔細查看。
李紋接過報表瞄了一眼,眉頭微皺。
大多數內容他難以理解,僅能看懂最後的盈利部分。
“怎麼回事?利潤怎麼會下降了兩成?”
李紋盯著報表,神情愈發凝重。
憑借內地市場的規模,熊貓公司每月輕鬆實現三千萬元的收益。
可如今,上個月比前一個月竟少了六百萬,直接導致利潤下滑兩成。
“這就是我想跟你談的事。”
何敏注視著李紋,建議道:“要不我們繼續做代工吧,彆再自建生產線了,太耗費資金。”
“你是說,這六百萬都投在了自主研發和生產上了?”
李紋皺眉問道。
“對。”
何敏點頭,“自主研發不僅涉及原料、設備、生產線的成本,還需要支付技術熟練工人的薪資。
由於我們產量不大,很難控製成本。
例如一台電視,彆的廠可能隻需五百塊,我們卻要六百甚至七百。
這種情況不是孤例,其他方麵開銷也在增加。
若再不調整策略,下個月利潤會更低。”
何敏滿臉憂慮地說道。
聽完何敏的話,李紋陷入沉思。
他意識到,無論何時,經營實體企業都不易獲利,特彆是自主開發、自主生產的模式。
若是采取外包方式,隻做品牌貼牌,收益會更高。
“阿紋,你覺得這事可行嗎?”
何敏將目光轉向李紋,試探性地問。
這件事,她其實早有打算跟李紋提及。
畢竟每月減少幾百萬收入,一年下來就是數千萬元,實在令人惋惜。
“不可行。”
李紋果斷否決。
相較於何敏隻顧眼前利益,他更注重長期發展。
儘管貼牌短期內收益頗豐,但從長遠看,即便熊貓品牌在內地有一定口碑,缺乏核心技術終究難以立足。
沒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終歸會受製於人。
李紋寧可利潤低一些,也不願被他人牽製。
“這……”
見何敏遲疑,李紋嚴肅地說:“阿敏,你說的沒錯,工人薪資確實存在問題。”
“是的。”
何敏回應。
“做貼牌業務時,對工人的要求不高,成本很低,千元左右就能招募合適人選。
但若自主生產,則需熟練技工,工資至少翻倍。
僅此一項,每月就得增加約三百萬開支。”
上個月少賺的六百萬裡,就有三百萬花在了員工薪酬上。
要知道,他們這家工廠屬於勞動密集型,僅工人就有數千之眾,不然產量不可能如此巨大。
李紋神情凝重地說道:“看來,得考慮將工廠設在外地了。”
如果他沒記錯,此刻已有不少人選擇在內地建廠。
自己也可以效仿,將生產布局轉移到內地。
如此一來,不僅能減少人力成本,而且效益會更加顯著。
在,僅四千多名員工的薪資支出,每月便高達七八百萬港幣。
但若是在內地,同等規模的用工成本隻需約百萬。
這意味著每月可節省六百萬,全年則接近七千二百萬。
隨著工廠規模擴大,節約的資金還會更多。
盈利無非來自兩方麵:增加收入或削減支出。
而控製成本本身就是一種獲利方式。
“搬到外地去?”
何敏聽後頗為意外地問。
“具體哪裡,還沒想好。”
李紋搖搖頭並未正麵回應,“目前還在權衡中。”
他確實有所猶豫。
一旦將熊貓工廠遷至內地,就無法繼續通過走私獲取外彙收益。
因此,他正糾結於是否立即投產,還是再觀望一陣。
“阿紋,是不是有難處?”
何敏思索片刻後詢問,“咱們現在是一家人,有什麼問題不妨說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
見何敏態度誠懇,李紋稍作沉吟,開口說道:
“也好,那就請你們幫忙參謀一下……”
李紋將自己的計劃詳細地向何敏和樂慧貞說明。
“原來如此。”
何敏聽完後回應道,“阿紋,其實我們可以一邊在內地設廠,同時繼續開展走私業務。
我們的商品目前隻在南方流通,如果能開辟北方市場,通過津城港口進入,就能進一步擴大銷售範圍。”
李紋聽後,精神為之一振。
儘管何敏的想法有時顯得短視,但偶爾也會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建議。
第二天,李紋決定親自推進自主研發項目。
他深知,長期依賴貼牌生產不僅風險高,而且容易失去自主創新能力。
貼牌雖然利潤豐厚,卻無法將資金用於長期研發。
而自主研發意味著更大的投入,卻能掌握核心技術,避免受製於人。
“為了掌控未來,我們必須堅持自主研發。”
李紋語氣堅決。
他認為現在開始並不晚,即便技術壁壘存在,隻要努力追趕,依然有機會迎頭趕上。
一旦錯失良機,將永遠難以彌補差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企業的發展機會有限,熊貓公司的轉型迫在眉睫。
即便短期內利潤減少,他也決心堅持這條道路。
即便不再盈利,李紋依然決定繼續推進自己的研發計劃。
關於資金問題,有支持,他完全無需擔憂。
“星辰報業最近遇到了麻煩?”
李紋轉向樂慧貞,直接詢問。
他記得,星辰報業此前發展勢頭良好,如今怎麼陷入困境?
“確實出了一些問題,而且很嚴重。”
樂慧貞神情凝重地回答。
“我們的報紙銷量銳減,所有種類加在一起,每日僅能賣出三十萬份。”
“這麼少?怎麼會下降這麼多?”
李紋聽後十分震驚。
不久前,每天還能賣出五十萬份呢。
即便是沒有增長,也不該下降如此之多。
“由於東方報業推出了娛樂報紙、賽以及經濟日報等新業務,搶占了我們不少市場份額。”
樂慧貞皺眉說道。
起初,這片市場尚屬空白,星辰報業因此迅速占據優勢。
可萬萬沒想到,東方報業的動作如此迅速。
如果再給我們半年時間,東方報業進入也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
可惜的是……
在東方報業的強大攻勢下,星辰報業的市場份額不斷萎縮,完全無力抗衡。
歸根結底,東方報業的品牌影響力太強了。
“阿紋,你有什麼應對的辦法嗎?”
樂慧貞目光帶著期待問道。
這事已持續數日,她實在想不出解決之道。
若有的話,她早就會采取行動了。
如今局勢緊迫,隻能靜候李紋歸來再作定奪。
關於報紙內容,我對娛樂和新聞類報導並無太多異議,隻要信息真實,便可大膽發布。
至於財經等專業領域,則需確保數據精確、權威可信。
可多邀請業內專家撰紋,但切記紋章須有實質內容。
這些工作我們已著手進行,隻是成效尚未顯現。
你了解《明報》嗎?李紋看向樂慧貞,緩緩問道。
自然清楚,《明報》的金董事長可是武俠界的泰鬥,當年正是依靠他連載的小說才得以立足。
若非如此,今日的《明報》絕不會穩居香江前三甲。
要知道,在原世界它每日僅售十八萬份,而這個世界人口增至兩千萬,比之前多了三倍,銷量也相應翻了幾番。
可問題是,去哪裡找合適的稿件呢?樂慧貞歎息道。
若是能找到,我也無需這般苦惱。
話音未落,李紋已將幾份手稿置於桌上。
這是什麼?樂慧貞驚喜地注視著眼前的手稿。
《破碎虛空》《尋秦記》《覆雨翻雲》《大唐雙龍傳》
四部作品的手稿靜靜躺在桌上。
“抱歉,黃先生。”
李紋心中默念。
這些書本該在九十年代才問世,如今卻提早了十年。
它們是李紋通過簽到得到的,他一直未對外公開。
不僅這些,許多後來聞名遐邇的作品,他也未曾展示。
例如《誅仙》《完美世界》等。
李紋擔心太過超前,現世之人難以接受。
有時經典需等待時代的孕育。
就像金老的《神雕俠侶》,在這個年代才能風靡。
若放到未來,主角小龍女遭受玷汙的情節,定會引發眾怒。
這絕不可能被原諒,更談不上成為經典。
“這幾份手稿,能供你用一陣子。”
李紋對樂慧貞說。
是否能有所轉機,他也沒把握。
但這已是目前最好的方案。
“嗯。”
樂慧貞點頭回應。
“阿紋,多謝你。”
“一家人何必言謝。”
李紋輕撫她的發絲,隨意答道。
“若無他事,早些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