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公司配合縣檢查組對景區內外和周邊進行了地毯式整治。
“總經理,有必要這麼興師動眾嗎?隻是省台的一個采訪而已。”張楠不解地問。
周天輕笑:“我從陸部長口中得知,這次省台不隻是采訪這麼簡單,他們是帶著任務來的。”
“什麼任務?”
“他們不僅要報道景區整改成效,還要深挖‘政企民合作’的典型案例。”
“那這可是個大事。”張楠驚訝。
周天笑道:“那當然,所有縣裡麵比我們還緊張。你沒見檢查組的那麼賣力嗎?不過,我們的任務也不輕。”
“我們隻要保證景區範圍內不出問題就行。”
周天輕輕搖頭:“沒有那麼輕鬆。據陸部長說,省台記者可不好應付,尤其是帶隊的是新聞頻道的蘇芮,問題一向犀利。”
張楠心裡一沉:“蘇芮?那個做過‘旅遊亂象調查’的記者?”
周天點頭,凝重地說:“對,就是她。況且,她明確提出,不得讓政府部門的人乾涉采訪,擔子全在我們身上了。所以,明天千萬彆出岔子。否則,我們吃不了兜著走。”
……
第二天一早,省電視台的采訪車緩緩駛入景區。
車門打開,一個穿著乾練西裝、紮著高馬尾的女人率先走下來,身後跟著攝像和助理。
“周總,久仰。”蘇芮伸出手,笑容職業而疏離,“沒想到雲霧山變化這麼大。”
周天與她握手,敏銳地察覺到她目光中的審視。
他微笑回應:“蘇記者過獎,這都是縣裡政策支持的結果。”
蘇芮輕輕挑眉:“哦?我聽說,景區整改的資金大部分是銀行貸款?”
周天心裡一緊,但麵上不動聲色:“縣裡提供了關鍵的政策扶持和協調,比如交通局的修路、文旅局的培訓,這些都不是錢能衡量的。”
蘇芮似笑非笑地點頭,沒再追問。
采訪正式開始。
鏡頭前,周天侃侃而談景區規劃,蘇芮的問題卻總在細節處切入:
“停車場擴建後,村民的土地補償是怎麼協商的?”
“民宿標準化管理,是否會影響原有村民的經營自主權?”
“景區客流量激增,環保壓力如何平衡?”
每一個問題都像一把精準的手術刀,看似溫和,卻直指可能存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