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傳來的響聲將正在喝水的龐鑫嚇了一跳,見狀也是連忙放下手中的茶杯。
“該死的小鬼子,他們的罪行真是罄竹難書。”
對於日軍細菌戰部隊,宋明遠作為兩世為人自然是比較清楚的。
相比較日軍其他的暴行,細菌戰絕對是對華夏威脅最大的一個,是亡族滅種的邪惡計劃。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日本陷入空前的經濟危機。
為轉移國內矛盾,日本開始實行對外侵略國策。
鑒於日本資源缺乏的狀況,日本將節省資源和能源的細菌戰作為國家軍事戰略,研製細菌武器。
根據相關的曆史研究表明,日本研究細菌由來已久。
1916年,日本陸軍軍醫學校在細菌學教學中,就講授過如何進行“家畜戰”。
1918年11月,日軍少佐長穀部照信獲悉當時的毛熊國密探亞曆山大正在搞細菌戰研究並擁有大量細菌的情報後,他將細菌戰作為主要問題向參謀部進行彙報。
此後的一段時間裡,日本陸軍省軍務局就開始研究細菌戰。
日本大本營的軍部曾要求東京科學研究局也就是細菌戰研究中心)“研究出一種或多種為人力無法抗拒的秘密殺人武器”。
隻不過或許是給的期限太少,又或者是其他原因,這項任務並沒有完成。
局長伊藤工學被冠以“工作不力”、“浪費國家財力”等多重罪名下被逮捕法辦。
再加上1925年日內瓦召開的裁軍大會上,宣布化學戰和生物戰細菌戰)為非法,日本的細菌研究工作一度陷入停滯狀態。
如果你以為到這裡就完了,那可就錯了。
接下來一個真正的劊子手、地獄惡魔即將出現——石井四郎。
他在1927年間,其頻繁往來東京和京都之間,向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兜售細菌戰的作用。
1928年4月至1930年4月,石井四郎攜帶著日本軍方給日本駐各國使館、領事館的密函,以訪問交流軍事醫學為名,先後到達20多個國家進行“考察”,刺探和收集世界各國細菌戰情報。
之所以會公派石井四郎出國,就是因為他的言論。
他說日本是個島國,人口少,兵源不足,又缺乏五金礦藏,發動侵略戰爭是難以取勝的。
石井四郎不僅會“忽悠”人,還善於察言觀色,他順應統治階級的意願,拋出關於細菌戰的構想。
他的前期遊說核心是:用細菌戰來彌補日軍在侵略戰爭中的資源不足問題。
其認為細菌武器殺傷力大、傳染性強、死亡率高,而又投資少,節省各種資源,是一種很有力的進攻武器。
他的主張得到當時日本著名軍事“科學家”小泉親彥日本化學戰之父)以及陸軍軍務局課長永田鐵山等人的支持,遂派他出國考察。
回國後,其積極倡導創建細菌部隊。
在這種形勢下,日本陸軍省軍醫署課長木娓諑隆二退薦後,日本開始籌建細菌研究所。
1932年8月,在東京陸軍軍醫學校教官兼東京近衛師團軍醫部長的小泉支持下,於日本東京若鬆町的陸軍軍醫學校創立細菌研究室。
對外稱“防疫研究室”,由石井四郎領導,開始著手研究細菌武器。
最初,是在一間經過改建的地下室內,僅有5個人。
雖然後來經過一係列的擴建,但始終無法滿足石井四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