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高加索人製造的悲喜劇_天禧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天禧綱 > 第19章 高加索人製造的悲喜劇

第19章 高加索人製造的悲喜劇(1 / 1)

教授這突如其來的一聲吼,就像孫悟空對仙女們施展的定身術,瞬間將工作人員定在了原地。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麵麵相覷地站在原地一動也不敢動,隻剩下吊在空中的須彌座還在來回搖晃。

史密斯教授豎起耳朵,仿佛一隻正在偵測獵物的耳廓狐,仔細地尋找著那一絲讓他心驚膽顫的聲響。然而等了許久這種聲音卻再也沒有出現,但是史密斯教授的心裡卻隱隱感到了一絲不妙。

首先沉不住氣的是起重機的駕駛員,高加索人從駕駛室的窗戶探出頭來不耐煩地問道:“教授!又怎麼了?這吊起的大石頭不是好好的嗎?怎麼就不讓動了?”史密斯教授衝他擺擺手沒讓他繼續說下去氣得他冷“哼”了一聲又坐回了駕駛室。

庫克和湯普森放下了手裡的設備躡手躡腳地湊上來詢問是怎麼回事?教授將聽到異常聲響的事情告訴了他們。兩人也大吃一驚,畢竟須彌座在卸車時曾經被摔過。它現在的離地高度已經六七十公分,倘若當時摔出的裂縫在這個時候裂開了,那這個須彌座可真就覆巢破卵了。

把它再放回原處吧,史密斯教授又擔心無法掌控落地位置和原來被砸出的深溝角度,可能會讓須彌座傾倒那就更加得不償失了。因此他們隻能先查明情況再決定下一步該怎麼辦。三個人圍著須彌座仔細地尋找著上麵有可能開裂的地方,可是轉了兩圈也沒有任何發現。

庫克思索了一會兒還是開了口:“教授,我仔細的觀察了須彌座每一層的分界部位,都沒有發現粘合或者組裝的痕跡,‘仰覆蓮須彌座’應該是用一整塊石頭雕刻成的,雖然我無法理解在古代的東方,他們是怎樣將如此巨大的整塊石頭開采出來並將其雕刻成藝術品的,但是,我相信,以當時中國人的智慧,他們是應該能夠做到這一點。因此,我覺得不用過分擔心,這個須彌座是一個整體,即使是摔過,一時半會的也不會開裂。”

史密斯教授點了點頭:“是啊!庫克,整個須彌座渾然一體,沒有發現任何裂縫或者開裂的痕跡,但是就在剛才,我確實聽到了它內部傳出的一些碎裂聲響。須彌座我估計製造於中國的宋代,曆經一千年多年的風霜雪雨,能夠完整的保存到現在真的是彌足珍貴!為了保險起見我們不得不小心行事!

“教授,既然這須彌座暫時不便移動,不如趁現在先對其底部進行三維掃描,也算是對它的一次檢查。如果仍無異常,再將它移至指定位置,您看如何?”庫克適時地給了一個很合理的建議,教授點點頭答應下來。

湯普森和庫克迅速將準備好的設備和儀器移至須彌座旁。湯普森坐在儀器前開始調試,而庫克則手持三維成像掃描儀,緩緩伸入須彌座下方。畫麵和數據實時傳輸到儀器屏幕上。

史密斯教授站在湯普森身後,饒有興趣地盯著屏幕。須彌座底部相當粗糙,滿目都是打製時留下的v型凹槽,並無異常。

庫克從須彌座邊緣開始,穩穩地移動掃描儀,他的手法穩健,速度均勻,傳回的畫麵和數據也很穩定。史密斯教授對他的技術能力很滿意,庫克在學術研究方麵也認真好學,這兩年給教授帶來了很多便利和驚喜。

“咦!這是什麼?”史密斯教授突然指著屏幕右側的一個暗色圓圈,語氣中帶著明顯的疑惑。這個圓圈的顏色明顯比周圍的區域暗淡,看起來像是一個深邃的洞口。緊接著,屏幕上又出現了一個類似的圓圈,湯普森連忙提醒教授注意。然而,就在他的話音剛落之際,屏幕上居然出現了一個更大的圓形凹洞,深不可測,令兩人驚愕。

當須彌座底部的掃描工作完成後,他們竟然發現了七八個大小不同的圓洞,這些圓洞分布不均,有的緊密相連,有的則相隔甚遠。由於屏幕尺寸的限製,他們無法立即獲得全貌,因此暫時還無法確定這些圓洞之間是否存在某種特定的聯係。

湯普森迅速利用從須彌座底部收集到的數據,建立了一個三維模型,並通過全息影像的方式展示給了大家。科利爾館長也聞訊趕來,加入了討論的行列。眾人圍在全息影像周圍,仔細端詳著,但對這些孔洞的存在感到更加困惑。他們都不明白建造者為何要在須彌座底部留下這些莫名的圓洞。

經過詳細的統計和分析,這些孔洞共有九個,大小分為三種規格。最大的一個直徑約五十公分,位於須彌座底部的正中央;中型孔洞數量最多,共有五個,無規則分布在底部各處,直徑約二十公分;小型圓洞僅有兩個,大小約為十公分,它們穿插在其他孔洞之間。

須彌座已被吊起了許久,駕駛員一直悶坐在駕駛室內。這位性格暴躁的高加索人已忍無可忍,在駕駛室裡麵抽著悶煙,煩躁的將手臂來回的伸展著,隻是一不小心,叼在嘴上的煙頭卻掉落在褲襠裡,驚得他慌忙站起身,連連的用雙手去拍打襠部,手肘不小心地碰到了解除吊掛的檔位,卷揚機裡的卷軸瞬間被鬆開,隻聽到“咣當”一聲巨響,須彌座從高空墜落,重重地砸在了地麵上。更不幸的是,須彌座沒有落回到原位,而是橫亙在前麵砸出的溝壑上,左右搖擺了幾下後,在一片驚呼聲中轟然倒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次跌落徹底摧毀了須彌座,瞬間碎裂成七八塊。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旁邊的專家們目瞪口呆。

科利爾館長最先反應過來,他急忙上前幾步,看著眼前已四分五裂的碎石堆,無力地揮舞雙臂,氣得他無語凝噎。

而事故的始作俑者,那位高加索人已經跑的無影無蹤,履帶式吊車隻剩下了個空空蕩蕩的駕駛室,大開著的室門在寒風中來回晃動著,一次次的敲打著旁邊的側壁,發出了“吱嘎!吱嘎!”的聲響……

雪花,如同拋灑在空中的碎紙屑,突然間就從灰蒙蒙的天空裡淩亂的飄落了下來。此時,愛丁頓東方文化博物館門前的廣場上,卻上演著一出劇情大反轉的悲喜劇。

不久前還垂頭喪氣的科利爾館長,如今已被另一事件再次震驚。雖然他臉上仍帶著不可思議的神情,但眉宇間已流露出笑意,短短一瞬間,他已是欣喜若狂。

這是一個重大發現,令人匪夷所思的重大發現,在剛剛摔碎的須彌座裡麵居然彆有洞天。之前他們正在研究的那些底部圓洞,其中最大的那個,透過厚厚的密封層居然可以直通須彌座的腹部,並且須彌座的肚子裡還藏有一處密室,就在基座被摔碎的那一刻,這個密室在千年之後又重見天日。更讓科利爾館長興奮地是,從這個密室裡掉出來的一個大包裹,裡麵似乎藏匿著千年前的某些信息。

第一個發現它的是庫克。

須彌座摔倒時,眾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一時手足無措,麵對這堆爛石頭無從下手。隻有庫克心疼他那全新的三維掃描儀探頭,看到碎石壓著的把手時,試圖將其抽出。萬萬沒想到,抽出的掃描儀探頭上居然掛著絲織物的碎片。庫克好奇地用手掏了掏石頭底下的空洞,竟從裡麵拉出一個大包裹。這一突然發現立刻吸引了眾人圍觀。

這個包裹呈立方形,不算太重,體積也不大,像個小型行李箱。外層包裹著帶有幾何如意花紋的絲織物,雖有部分被庫克扯壞,但下麵露出的仍是這種絲織物,顯然包裹了好幾層。從外表來看,這件物品的存世年代相當久遠,織物上的顏色已褪色無法辨認。要弄清包裹裡的內容,或許隻有打開它才能揭曉。

此時,雪花開始飄落,雖不大,但已影響工作進程。教授讓庫克和湯普森先將包裹轉移到博物館內。而他則帶領其他研究員回到破碎的須彌座前,在飄落的雪花中仔細查找是否還有遺漏物品。

這些碎石塊都很大,破碎的裂口大多在圓洞洞壁上,實心處裂縫較少。史密斯教授判斷,這些裂縫可能在工匠鑿製空洞時就已留下。前幾天卸車時的跌落可能擴大了破碎的隱患,最終在機緣巧合下被那名冒失的吊車司機摔碎。

須彌座的腹部是一個中空的密室,也就是包裹的封藏之地,裡麵的空間不算太大,進出通道正是基座底部那個最大的空洞。這種在巨石中間掏一個窟窿的工程,一千年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

須彌座摔碎前,腹部的密室是完全密封的,從封蓋碎塊的材質可以看出來,它是一種混有特殊粘合劑的石粉做成的,厚度大約有二十公分,異常的堅硬,封蓋最上麵大約有五公分是鑲嵌在須彌座的腹腔裡麵,與上麵的一塊木板底托相連接,將封口卡的結結實實,如果不是吊車司機不小心將它摔碎了,就算知道裡麵有一個密室,這個封蓋也很難打開。由此看來,將它們藏在這裡的人,並不想讓它重見天日。

史密斯教授仔細的清理了一遍須彌座摔落的現場,沒有再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物品或線索,便吩咐幾位研究員,在雪還沒有將它們全部覆蓋之前,趕緊拍攝影像資料,以便回到研究所再進行下一步的研究,自己則在輕舞飛揚的雪花中急急地走進了博物館。

此時的科利爾館長難掩內心的激動,在門口踱步,急切地等待著史密斯教授的到來。當聽到“噠噠噠”的腳步聲時,就迫不及待地迎了上去,“教授!外麵還有什麼其他發現嗎?”

“沒有了,密室空間有限,應該隻藏了這件東西。”史密斯教授的目光緊緊鎖定在桌上的包裹,“這次能發現它真是意外之喜。我們得好好研究一下,看看裡麵到底裝了什麼。”

桌麵已被庫克和湯普森清理得乾乾淨淨,上麵隻擺放著這個散發著神秘氣息的包裹。它整體呈長立方形,外層包裹的絲織物在頂部打了個結,將裡麵的東西裹了個嚴嚴實實。庫克無意中撕開的缺口並未觸及內部物品,露出的是下一層絲織物,其色彩比外層的更為鮮豔,彩色花紋清晰可見。

教授安排庫克和湯普森按部就班的將包裹的尺寸和重量一一作了詳細的記錄。他注意力集中在了撕開的裂口上,小心翼翼地探入手指,確認內部物體未在絲織物撕裂時受損。輕輕敲擊內部物體,“砰砰砰”的回音,表明物體可能是木質的,且內部有空間。

史密斯教授被絲織物的花紋深深吸引。他凝視良久,又伸手觸摸,突然激動地對大家說:“如果沒看錯的話,這應該是中國宋代的緙絲。你們看這上麵的四合如意紋,立體感非常強,花紋邊緣如雕琢般清晰。這種效果源於‘通經斷緯’的織法,而這種織物就是被譽為‘織中之聖’的緙絲。”

“緙絲?你說這是緙絲?”科利爾館長聽到史密斯教授的推測後驚呼,“一寸緙絲一寸金啊!那可是中國古代皇家的禦用布料!”

史密斯教授也難掩激動:“是啊!自宋元以來,緙絲一直是中國皇家的禦用織物,常用於織造帝、後服飾、皇上畫像以及摹緙名人書畫。北宋時期的汴京就設有‘綾錦院’,一度集中了緙絲織機四百餘架,從全國召集來了眾多技藝高超的織造藝人為皇宮貴族進行緙絲織造。”

正在觀察的湯普森好奇地問:“教授,我沒感覺這些織物有什麼特彆的啊!緙絲工藝很複雜嗎?”

“複雜!非常複雜!這種工藝甚至一度失傳。”教授繼續解釋,“據考證,緙絲工藝最早源自亞洲西北草原民族的緙毛技術。張騫出使西域時,將這種技術帶回了中原地區。經過數代織造者的不斷改良,緙絲在宋代達到了巔峰,被譽為‘織中之聖’。緙絲采用多把小梭子按圖案色彩分彆挖織,根據紋樣多次中斷以變換色絲。成品隻露緯絲不露經絲,使織物上花紋與素地、色與色之間呈現斷痕,類似刀刻的形象。花紋正反兩麵如一,具有極強的立體感。由於緙絲織造過程極為精細,古人形容它如‘承空觀之如雕鏤之像’。”

喜歡天禧綱請大家收藏:()天禧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全職高手]身為策劃,攻略玩家 老六老師:我受的罪,你們得加倍 文工團美人認錯隨軍對象 不止夏天 瘋批玫瑰與戀愛狂犬 北宋小飯館 四合院:開局娶妻秦淮茹 執戟人間 守寡後,我靠美食隨機擺攤暴富啦 拒絕聯姻,她把政圈少爺釣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