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昌河之南_天禧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天禧綱 > 第16章 昌河之南

第16章 昌河之南(1 / 1)

"昌河之南?"聽到耶律瓦嶠如此說,熊赳赳自然不知其意。

耶律瓦嶠提醒道:"‘昌南’和china在讀音上是不是很像啊?"

"‘昌南’、china……‘昌南’、china......"熊赳赳將這兩個詞反複念著,"咦!讀音還真的有點像!"

耶律瓦嶠繼續侃侃而談,"這本就是一個詞!昌南是一個古地名,就在江西省的昌河南岸,宋朝時才被皇帝賜名為景德鎮。"

"景德鎮?"幾個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景德鎮在古時曾以地理位置"昌南"命名,但為什麼被西方人代指中國,他們還是不得而知。

"‘昌南鎮’自古就是製瓷業的重地。曾幾何時,它出產的瓷器被商人遠銷海外。那時歐洲人並不知道東方這個盛產瓷器的國家的名字,反而因為精美的瓷器知道了昌南這個地方,因此久而久之,便用‘昌南’指稱這個國家,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個詞還指‘瓷器’這類物品。"

熊赳赳無言以對,急得抓耳撓腮。耶律瓦嶠不容他狡辯,"你們也知道,以物品代指國家的情況並不是孤例,東方的另外一個國家,你們稱其為日本,而英語係裡則稱japan,本意為漆器。因為這個國家所製作的漆器曾經享譽全球,我這樣解釋你們明白了嗎?因此,大多數國家稱呼你們時,不要自以為自作多情地以為就是中國,其實隻不過是一個易碎的瓷器罷了,哈哈哈......"

說到此,耶律瓦嶠似乎胸中充滿了快意,齊立昂和熊赳赳卻麵麵相覷,被他的這番話堵得啞口無言。他們不是不知道china和japan是國家名,也是器物名。隻是從小到大一直熟視無睹,即使稍有疑惑也轉瞬即逝,從未深入探究過。耶律瓦嶠的這番講解才讓他們如夢初醒,但這種解釋又讓他們很是不甘,想要反駁卻一時找不出理由。

"哦,對了,"耶律瓦嶠突然話鋒一轉,"當然,還有一些國家也稱中原之地為中國。"

兩人的臉上終於也有了喜色,熊赳赳急切地說,"對嘛!我就知道有些國家還是有學識的,哪能都像西方人那樣目光短淺,隻知有瓷器而不知有中國。"

"嘿嘿嘿......"看到耶律瓦嶠臉上的笑,熊赳赳一下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果然,隻聽他說道,"在東歐、中亞的很多國家,他們不會沿用英語中的代稱,而是直接將這片中原大地稱為中國,其發音也是直接音譯過來的......"

"zhong、guo中國。"熊赳赳學著外國人的發音,拚出了這兩個字。

耶律瓦嶠卻堅定地回答道,"不,大錯特錯,而是稱作khitan。"

"khitan?"熊赳赳還是不明白,但齊立昂已經了然,因為蕭文雄在希瓦說過,當時隻是覺得好玩兒。現在看來,那可不隻是一個有趣的知識點,而是蘊含著一個巨大的理解錯誤。

果然耶律瓦嶠驕傲地說,"是的,khitan就是契丹的音譯,本意就是中央之國。"

他的話,徹底將熊赳赳給震蒙了,但他仍然嘴硬:"這些人更無知,隻知道你們契丹,怎麼不知道我們中國呢?"

"你們中國?是我們的中國!"耶律瓦嶠輕蔑地說,"上數一百年之前,你們這些南人建立的曆朝曆代,可曾建立過中國這個朝代或者國家嗎?自夏商周之後,你們在中原大地上先後建起了秦、漢、唐、宋、明等等政權,又有哪一個以中國為名的?隻有我大遼以大中央之國為國號,我稱祖上建立了中國,有什麼錯嗎?況且我大中央之國雄踞大半個九州之地,要不是顧忌與你們南人同根同祖,怎麼能讓給你們半個大好河山?"

"等等......"齊立昂也聽不明白了,"你說的南人可是建立宋朝的漢人趙氏一族?"

耶律瓦嶠回答:"正是。"

齊立昂不解地問道,"契丹人是發源於東北遼河一帶的鮮卑族後裔?怎麼會與居於中原的漢族人同根同祖呢?"

"問得好!"耶律瓦嶠談興更濃,"今天我就給你們好好上一課,讓你們重新認識一下我宗族的顯赫身世......"他忍不住笑了起來,"哈哈哈......,正所謂‘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你們隻知我族是發端於遼河的東胡鮮卑族旁支,你們可知在上數幾千年前,我們的始祖卻是黃帝的子孫?"

"黃帝的子孫?"齊立昂疑惑地問道,"你們契丹怎麼成了炎黃的子孫?"

"是的!"耶律瓦嶠重重地點了點頭,"一千年前,我契丹國文臣耶律儼編撰的《皇朝實錄》中就闡明了我契丹乃黃帝之後裔......"

"等等!"熊赳赳聽出了問題,"你們自己寫的書,當然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了,這個不足為信!"

耶律瓦嶠的話再次被熊赳赳打斷,但他並不生氣,"好!那我就從你們撰寫的史書中找證據,《二十四史》中就有不少記載,讓我好好想想..."他思索了一下說道:"一千四百年前,唐代房玄齡編撰的《晉書》中所寫‘慕容鮮卑,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號曰東胡。’這難道不是證據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熊氏是黃帝的氏族啊!"熊赳赳突然興奮起來,"我姓熊,是真正的黃帝後裔,熊者,熊熊烈火也。"

耶律瓦嶠聽到這個胖子居然姓熊,不免多看了幾眼,但他沒有興趣和這胡攪蠻纏的小子探討熊氏的前世今生,"一千五百年前,魏收編撰的《魏書》記載:‘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國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明確提到黃帝的二兒子昌意以鮮卑為族名,而我契丹出自東胡鮮卑,昌意正是我契丹先祖。"

耶律瓦嶠又拿出了史書中的證據,齊立昂和熊赳赳都無言以對。兩人對《二十四史》隻是知其名不知其詳,契丹遺族的這位宗主卻能倒背如流,兩人沒有反駁的理由和底氣,隻好閉嘴不語。

耶律瓦嶠見到兩人的窘態,暢快淋漓地再次大笑,"哈哈哈......,說你們無知,都是高看了你們,簡直是愚蠢!我契丹和你們漢人隻是同祖不同族。當年要不是念著這份情,我大契丹怎會在鼎盛時期,聽信守臣的花言巧語與南兄簽下‘封天契約’?哎呀,居然給你們說了這麼多,要不是你們這些漢人無視我族的榮耀,固步自封隻對自己的曆史功績沾沾自喜,我也不會講這麼多。這下你們明白了吧!中國不隻是你們漢人的中國,也是我們契丹人的中國!"

見到熊赳赳有點急又想駁斥,耶律瓦嶠話鋒一轉,"你們就不要再為誰才是大中央之國的命名爭辯了,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你連個有效的證據都拿不出來。我已經說過,我們契丹先祖本就是黃帝的後裔,與你們漢人本是一家人,就算是我先祖最早命名的‘大中央國’,於你們漢人來說,除了麵子上過不去,還有什麼值得你們爭執得?等你們回去好好找找史料再來與我辯論一番吧!這個話題就此打住,我還是接著說回之前的事情,給你們講講南兄是如何害我們的吧!"

聽到他這樣說,熊赳赳也隻好閉上了嘴。雖然契丹這個民族已經消失在了曆史的洪流裡,但是他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是不容置疑的。

耶律瓦嶠停頓了片刻,便開始娓娓道來,"想我大契丹國先祖阿保機建國之時,何其威武,隻是兩百多年國運沒落,真是一言難儘。那是在十二世紀初,金軍侵犯我大遼,族中最後能夠支撐起來的僅有大石林牙先祖,他膽識過人意誌堅韌,憑一己之力,帶著我族族眾西撤,在中亞葉密立城登基稱帝,號‘菊兒汗’,群臣又尊漢號為‘天佑皇帝’,建立了哈剌契丹帝國,史稱‘西遼’。‘菊兒汗’在位十二年,多次西征擊敗塞爾柱帝國聯軍後稱霸中亞,威名遠播至歐洲。並先後征服高昌回鶻、喀喇汗國、花剌子模等強大國,開創了一個疆域遼闊的盛世王朝,再現了我大中央國的輝煌。那時你們南人的日子可不好過,逃至南蠻一隅苟延殘喘,哈哈哈......"說到自己得意之處,耶律瓦嶠還不忘諷刺一下同時期的南宋。

雖然事已久遠,但是作為漢族人,熊赳赳還是忍不住反駁,"那是逃嗎?那是戰略大轉移。你們契丹人走了,可知道我漢人英雄抗金的故事?嶽飛、韓世忠、楊家將、穆桂英,哪個不是響當當的抗金英豪?"

"你是戲文聽多了吧?"耶律瓦嶠笑道,"你說的不是故事裡虛構的人物,便是誇大其詞的自吹自擂。漢人的皇帝都被人俘獲了,你還有臉自誇?"

齊立昂知道熊赳赳這個紈絝子弟,並不太了解曆史上的一些真實情況,隻得對他說道,"你不要多話,我們還是聽聽宗主的高見吧!"

沒有了熊赳赳的打擾,耶律瓦嶠穩定了一下情緒,才又說道,"當時我哈喇契丹人馬強壯,聳立於中亞無人能敵!契約者南兄聽聞我族再次強大,便派出了使者尋到了當朝的菊兒汗。使者拿出了信物要與我族兌現誓言,重啟‘天禧綱’!"

齊立昂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看來這就是契約者裡邊最重要的那個秘密,心中不免有些激動,忍不住驚訝地出聲,"天禧綱!"

熊赳赳也不失時機地問道,"這位宗主,不知你所說的‘天禧綱’為何物啊?能讓遼宋兩家如此重視?"

耶律瓦嶠卻諱莫如深地說道,"怎麼,你也覬覦這其中的秘密嗎?你不是契約者,不配知曉這個中原因。"

熊赳赳被懟得臉漲成了豬肝色,但仍然不放棄,"我昂哥是契約者,你倒是給他說呀?"

耶律瓦嶠看了看齊立昂,"封天契約是詛咒誓言,何其重要的一個盟約。作為契約者卻自失其重要的機要,我們沒這個義務另行告知。守臣,你還是自求多福吧!回去好好找找祖宗給你留下的東西,自己找答案吧!要不然,怎麼會對得起契約者的身份呢?"

聽到此話,齊立昂也是悻悻然,不再奢望從他的口中得到封天契約的線索。

不過,耶律瓦嶠並沒有就此打住,仍然繼續說道,"當是時,菊兒汗剛剛繼承皇位,正想做出一番大事業,並且之前的帝後為此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可謂萬事俱備,恰好南兄派來了使者,自然很是高興,便依約著手準備迎回‘天禧綱’,菊兒汗先是改元為‘天禧’,召集了斡魯朵內的勇士三千餘人,組成了強大的啟約隊伍,並用了十幾年的時間進行強化訓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聽到此,齊立昂疑慮更甚,如此龐大的隊伍,為了完成啟約的任務,居然還需要再訓練十幾年,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任務,竟如此艱巨?

耶律瓦嶠仍在侃侃而談,不過話鋒一轉,"真是天不遂人願啊!隊伍還沒來得及啟程,朝廷內部出現了問題,屈出律攫取政權,菊兒汗撒手人寰,好好的一個帝國就此淪落。沒幾年蒙古鐵軍兵臨城下,哈喇契丹帝國轟然倒塌......"

說到此,耶律瓦嶠聲音中帶著悲涼,眼神中也滿是痛楚之色。突然,他眼中寒光一閃,"那些南人見到我族受此大難,不但不出手相救,反而趁亂偷偷跑回了中原,真是膽小如鼠,毫無契約的兄弟之情。唉......至此我族已陷入了滅國絕族的境地。多虧族中的遺老主持大局,護住了尚在繈褓中的幼主。召集剩餘的斡魯朵勇士遠走他鄉。曆經千辛萬苦,抵達了花剌子模的玉龍傑赤城,才得以喘息。在此城中,我族隱姓埋名隱居下來。隻是可惜啊,啟約的時間窗口就此錯過,但是,借天禧綱重振我族的願望卻從沒有丟失。在玉龍傑赤,我族人逐漸穩定下來,由於我們來自東方熟悉來去的通路,便建起了駝隊,往返於東西方之間進行稀缺物資的貿易。也因此花剌子模成了東西方商路上的一顆明珠,享譽中亞,但是萬萬沒想到南兄在再次找到了我們,而厄運也被他們一起帶來了。

喜歡天禧綱請大家收藏:()天禧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斬神,照個相的事 開局奪舍?從鎮壓邪帝到獨斷萬古! 當龍傲天來到炮灰的世界 熟睡之後 穿書末世要擺爛,我不乾了! 雲淡風輕的閒魚美人 荒島求生之我的入職考試 展昭傳奇 無職法師 宿舍求生,請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