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壓根就聽不明白李可說的話,畢竟人是無法想象自己從未見過的東西的。
之後……
李可又給他舉例,比如說各種好看的工藝品,像是拿象牙雕刻的,對百姓來說,這東西肯定沒用。
但是富人他喜歡啊,而且有時候,說不定還會因為漂亮人特意去買來送人。
而這比賽,還有這專利法,就是為能製作這些工藝品的匠人服務的。
至於說朝廷怎麼從中賺錢,方法也是很多。
一般匠人他沒有象牙,缺乏原材料供應,可能一輩子就做這麼一件。
但是我們下南洋,象牙多得是,我們提供原材料,他提供工藝,可以批量製作,然後再開店售賣,到時候賺了錢我們拿走一部分,對方拿走一部分,這不就賺錢了。
要想從富人手中摳出錢來,你就得做出一些高大華麗的東西出來。
這樣對方才會願意把錢花在你的身上。
在此過程中,富人得到了身心上的愉悅,工匠也得到了一份工作,一份屬於自己的酬勞。
這可謂是雙贏。
最後,李可又道:“其實,臣每每痛惜!難道我們的古人不聰明嗎?可由於各種各樣的戰亂,又或者是一些工匠怕彆人把他祖傳的工藝給學去,所以自己偷偷地造,就是不肯讓彆人學,以至於工藝製作方法最後失傳。”
“但是有了專利法就不一樣,有了專利法,可以規定他教會了彆的工匠,彆的工匠所製作的東西,也要分他一部分的錢,那對方就願意把工藝給分享出來,供所有人學習,而越多人學習,這工藝就越是不容易流失。”
“就拿隋朝來舉例,我聽聞隋煬帝時期,還是什麼時期,由於戰亂又或是彆的原因,一些擅長製作琉璃的工匠沒了,於是當時朝廷想要找人製作琉璃,都找不到人。”
“而若是當時就有專利局,那製作琉璃的工藝又怎會失傳呢?”
“不過還好的是,據說後來有一個人還是複原了製作琉璃的工藝,可問題是……這也浪費時間。何況這琉璃是恢複了,然而還有更多的沒被恢複,誰又知道這些工藝有多少?”
“陛下!臣以為,這也是治隆唐宋必須要有的東西。否則……這大明以後的後人一問,你要啥啥沒有,連琉璃都做不出來,隻有糧食、布匹,你憑什麼說自己治隆唐宋?”
朱元璋聽完了李可的一番長篇大論,也是回道:“行行行,你自己弄吧!”
李可又道:“那你給我準備一個地方建府衙。還有銀行也要!而且府衙還要添置一些人手。這人手,臣希望可以自行招募。”
本來朱元璋不同意的,讓你自己招募,那不都成你的人了?
但想了想,又算了,畢竟難道他什麼事都要管麼?
朱元璋:“這招募人手,需要花錢?”
李可道:“這話說的,不然人家白給陛下您乾活?”
朱元璋:“那你自己上報人數以及各人的俸祿。”
……
接下來,朱元璋便讓人給他準備了兩個地方作為府衙。
而李可,也讓張尚賢著手在應天府招人。
專利局嘛,隻要會寫字,寫得漂亮的就行,當然,若是能有一些行政管理能力,那就更好了。
而銀行的話,就不單單要會寫字,還得會算術,而且最好還是精通,甚至是對數字過目不忘的那種。
這要在應天府就把人給招來,感覺也不是那麼地容易。
當然!
李可還是先讓張尚賢去貼招募的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