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真並不清楚劉裕此刻因他寢食難安。
當然,他也很難及時收到彭城的消息。
走水路傳遞情報,順流而下的速度至少是逆流而上的三倍。
王修可以在八天內,把長安的情報送至彭城,但來自彭城的消息,沒有二十多天到不了長安。
今日,劉義真要為王鎮惡送行。
韋華的首級高懸雍門多日,已經開始腐爛了,散發出屍臭。
劉義真有些後悔,不該選在雍門送行,但他還是強忍著惡心與王鎮惡攜手走出了城門。
特意走得遠了,聞不見氣味,劉義真終於止步:“司馬今日回軍劉回堡,務必為我撫慰留守將士,使其歸心。”
飛騎軍已經快要滿編,後續工作被交給了傅弘之。
劉義真暫時還沒有收到赫連勃勃即將南下的消息,但他覺得時間不會太久,便讓王鎮惡帶著新軍的七千騎卒,率先返回劉回堡,撫慰留守大營的二萬三千將士。
王鎮惡並不覺得這是一件難事。
如今劉義真善待將士的名頭已經傳遍了渭南,哪怕是身處劉回堡的軍士,也得知了參與寡婦渡大捷的將士們皆獲重賞。
再配合王鎮惡頂著王猛之孫的名頭,如果還不能讓新軍儘數歸心,那隻有一個解釋:王鎮惡無能,不懂帶兵。
他笑道:“府主儘管放心,下吏此去劉回堡,必定整軍備戰,不敢懈怠。”
劉義真信得過王鎮惡的能力:“如此,本將靜候佳音。”
王鎮惡點頭,拱手道彆:“路途漫漫,府主無需再送,下吏就此彆過,惟願府主珍重。”
“王司馬也當保重身體,待赫連勃勃南下,我自會再往劉回堡,為司馬掠陣。”
自寡婦渡大捷以後,再也沒有人能約束劉義真了。
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段宏等大將皆對劉義真心悅誠服,而渭南士族也爭相依附他。
就連王修,也把這段時間以來,劉義真的種種表現看在眼裡,不再將劉義真當作小孩子看待,又如何談得上管教。
赫連勃勃南下後,劉義真必將親赴前線迎敵,這已經成了軍府將吏們的共識。
事實上,唯有劉義真在,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才能通力合作。
否則,以王鎮惡口不擇言的性子,以及沈田子氣量狹小的性格,誰也不知道他們又會鬨出什麼矛盾。
劉義真目送王鎮惡及其七千騎卒離開,沒有急著回城,而是去到了飛騎軍的駐地。
......
飛騎軍已經成軍,夫蒙何素領到了甲胄、弓矢,以及三匹馬。
他是什長,當然不必與人共用一匹駑馬。
還來不及騎馬挎弓繞著營地跑兩圈,就聽到了全軍集結的號角聲,眾人紛紛趕至校場。
將台上站著一名陌生的矮小少年,但將士們都認得他身後的傅弘之,所以也清楚此人必是安西將軍劉義真。
“桂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