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自家連船。
推開吱呀作響的艙門,韓氏正縫補漁網。
聽見動靜,她立刻抬頭,“阿慶,回來了?今天……怎麼樣?”
陳慶笑道:“娘,成了。”
“真的!?”
韓氏心中一喜,隨即擔憂的道,“那……那拜師費……貴不貴?師父人可好?”
“師父人很嚴厲,但講規矩。”
陳慶走進艙內,拿起水瓢灌了幾水,“束脩......用了蕙娘表姐給的那些銀子,暫時夠了。”
韓氏鬆了口氣,“那就好,那就好,豆子熱好了,快吃吧。”
說著,她將雜糧豆子拿了出來。
母子二人默默吃了些溫熱的雜糧豆子。
.........
翌日。
陳慶天還未亮便來到了周院。
他再次踏上木樁,擺開那扭曲而充滿張力的通臂樁功姿勢。
酸、麻、脹、痛........熟悉的折磨感瞬間席卷全身。
陳慶咬緊牙關,額頭青筋暴起,汗水很快浸透了單薄的衣衫,蒸騰起淡淡的白霧。
【通臂樁功入門(11/1000):一日十練,天道酬勤,三月小成,一年大成。】
弟子們陸陸續續到來,看到陳慶時,都有些驚訝。
“那小子來得真夠早的。”
“昨天就看他在那兒死磕,不知道能撐多久。”有人低聲議論。
陳慶埋頭苦練,引得不少目光。
有人不以為意,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覺得他不過是想在師父麵前表現。
不知不覺間,一個月過去了,議論之聲逐漸減小。
院內弟子已習慣這個沉默而勤奮的身影,陳慶成了那個“特彆能吃苦的新人”。
樁功台上的梧桐葉又寬了幾分。
陳慶踩上三寸高的木樁,腰背挺得如標槍般筆直,衣襟下隱約可見新結的肌肉線條,比起初入周院時,肩寬已舒展了半寸有餘。
【通臂樁功入門(313/1000):一日十練,天道酬勤,三月小成,一年大成。】
這天,周良踱步過來,問道:“你來院子多久了?”
陳慶恭敬的回道:“回師父,一個月了。”
前不久,周良為陳慶摸了一次根骨。
最終結果,根骨中下。
周良臉上沒什麼表情變化,隻是例行公事地鼓勵了他幾句。
顯然,他本來也沒抱什麼希望。
“樁功是為了打熬氣血力氣,都是為練拳法打基礎,既然根基穩了,從今天起,你可以開始正式學打法了。”
周良微微頷首,看向了周圍弟子,“有誰想要帶陳慶?”
一段時間的學武啟蒙後,周良並不會親自教導所有弟子。
隻有那些根骨突出、真正有潛力繼承他衣缽的,才能得到他的重點培養。
而學武啟蒙,也算是對弟子的一個考察。
顯然,陳慶在他眼中並璞玉,隻是被篩選出來的沙子。
按周院慣例,新弟子由老弟子帶教,便於融入。
場中一片沉默。
這些老弟子個個精得很,帶個窮酸師弟,既無油水可撈,日後成就也有限。
周良麵上沒有變化,暗中確實眉頭微皺。
這時,孫順見無人應聲,忍不住道:“師父,我帶陳師弟吧。”
不少老弟子鬆了口氣,生怕硬塞到他們手中。
院內,所有人都知道孫順是個老好人,彆人不願意做的臟活,累活都由他做。
“那就你來帶陳慶吧。”
周良點了點頭,揮了揮手,“其他人不要偷懶,繼續煉。”
“是!”
眾弟子齊聲應道。
陳慶拱了拱手,道:“多謝三師兄!”
方才的冷場讓他明白,在這院內,自己終究是個邊緣人物。
孫順拍了拍陳慶肩膀,笑道:“客氣什麼。這幾天我先給你講講拳譜和練拳要注意的地方,等你都記熟了,過幾天再正式開始教你打拳,你看怎麼樣?”
陳慶點頭道:“都聽師兄安排。”
接著,孫順耐心詳細的講解了打拳注意事項,最後問道:“你不飲酒,不吸大煙,不縱欲過度吧?”
陳慶搖頭道:“師兄說笑了,家中吃飯都是問題,哪裡會飲酒,吸大煙,而且師弟至今還沒成親。”
孫順點了點頭,隨口問道:“沒有就好,對了,你家住在哪的?”
陳慶道:“啞子灣。”
“那地方我倒是熟的很。”
孫順想到了什麼,提醒道:“啞子灣的金河幫最近和老虎幫爭地盤,死了不少人,你要小心些。”
老虎幫嗎?!
陳慶聽到這,眉頭緊鎖了起來。
如果換了新的幫派,不知道香火錢會不會漲。
這動蕩不安的世道,想要一門心思學武都是十分困難。
“你們幾個該乾活了。”
一聲粗嗓門的吆喝在院子裡響起。
院裡的學徒們,除了練武,也是周良的雜工,洗衣做飯、挑水劈柴、打掃院子、清理茅廁、喂馬鍘草,什麼雜活都得乾。
隨後陳慶跟著幾個師兄弟開始打掃庭院。
打掃庭院,喂馬都不算最艱難的,最難的是清理茅廁。
首先要用長柄木勺舀起清水衝洗便坑,衝洗完畢還要撒上一層草木灰,又臟又累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