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微的晨光中,一頂象征著三品大員身份的官轎由轎夫抬出寬敞的大街,引得不少早起做生意的攤販頻頻注目。
在皇城腳下,三步就是一個貴人,官轎這玩意倒是不算太稀奇。
奇就奇在,今天這頂官轎旁邊還跟著個十三四歲的少年郎,生得眉清目秀,十分討喜。
更奇的還在於,少年郎邊走邊跟官轎中的大官聊天,不時還勻出嗓兒去喝止想逃跑的大白鴨。
沒錯,他還趕著隻大白鴨一起送大官去上朝呢。
這畫麵誰見過啊?
張居正本人都沒見過,他提了兩次讓顧閒回去,顧閒都堅持要送他到宮門口。
都說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張居正遇上顧閒這賴皮性格也是一點法子都沒有,隻能由他去了。
想他少年中舉,自己年紀太小被人看輕,時刻把克己複禮四個字銘記於心,早早練就喜怒不形於色的穩重性格。
他這一沉穩就穩了二三十年,從來沒有出現過今天這樣的情況。
以至於轎夫停下的時候張居正都不太想下去了。
想想看,誰家正經朝臣會在鴨子的嘎嘎聲中下轎?
可惜作為閣臣,早朝是不能遲到的,張居正在經過一陣激烈的內心掙紮後還是做出了艱難的決定,抬起腳邁出了官轎。
霎時間,張居正感覺前後腳抵達的同僚們都朝他望了過來。
顧閒這個始作俑者壓根沒注意到旁人的側目,更沒有注意到給自己姐夫堪稱完美的人生履曆中添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屁顛屁顛送張居正到宮門口,表示張居正隻管放心,自己在家會好好的。
經過這兩天的接觸,張居正現在一點都不懷疑這句話。
這麼個家夥要是都不能照顧好自己,世上估計沒人能過得自在。
——反正他自個兒肯定會好好的,家還好不好就不太確定了。
張居正心裡隱隱猜出了嶽父嶽母托人把這家夥送到京師的的原因。
恐怕是自己實在管不了,乾脆放他出來謔謔彆人。
顧閒可不曉得張居正已經在心裡給了他這樣的高度評價。他目送張居正踏入宮門,正要轉身跟著遊七他們回家,就瞧見不遠處一前一後來了兩頂官轎。
前頭的轎子先下來個年過半百的老者,身量不如張居正高大,麵龐卻是典型的文官長相,麵白須美,即便上了年紀仍能看得出年輕時是個端方君子。
對方注意到牽著隻鴨的顧閒,朝顧閒露出個溫煦的笑容:“你是叔大家的哪個後生?”
很明顯,剛才宮門前的動靜連後麵到的同僚都聽說了。
顧閒見對方乘著官轎過來,又身穿緋紅官袍,一看就是大官,立刻乖巧應答:“我叫顧閒,昨天剛到京師,今早起來看到姐夫要來上朝就想跟著見見世麵!”
這時後頭的官轎裡下來的人也走上前來,笑著說道:“叔大那麼端方一個人,居然有你這麼活潑的小舅子,看來有得他頭疼了。”
顧閒已經聽旁邊的遊七提醒說這兩位都是現任內閣成員,前頭的是內閣一把手,當朝首輔徐階,是張居正的老師;後頭的則是次輔高拱,同時也是張居正的好友。
人家是大官兼姐夫交好的同僚,這麼點評自己兩句完全沒問題,顧閒一點都不惱,還腆著臉牽上大白鴨又送了兩位閣老一輪。
姐夫有的待遇,兩位閣老也要有!
徐階:“……”
高拱:“……”
這就有點活潑過頭了。
顧閒在宮門前溜了兩圈鴨,成功讓不少人都記住了他。
遊七眼見顧閒蠢蠢欲動想去找轎夫們聊天,不由笑著說:“閒哥兒,老爺讓我儘快給你物色個書童,往後有什麼跑腿的雜活也有人替你乾,不知你想要什麼樣的?”
吳縣顧家雖也不算什麼小家族,但旁支眾多,也不是家家都有錢。
顧閒家就不那麼富裕,他們家人口簡單,兄長隻考了個秀才,後麵屢試不中,隻得黯然回鄉教書。
家中能因為出了個秀才而得到兩個免役名額已經很不錯了,顧閒身邊哪有過什麼書童?
聽說是張居正的吩咐,顧閒心中很是感動隻不過他兩輩子都沒被人伺候過,想想就有點不習慣。
何況在他給人當學徒的那個時代,早已有人提出全麵禁止一切人口買賣,原有的契買奴婢以及家仆全都改成雇工模式。
哪怕民間仍存在蓄奴行為,不少受新思潮影響的人對這種舊時代陋俗卻是深惡痛絕,顧閒就聽人在飯桌上痛批過這些現象。
不過那時候似乎啥都會被批判,若非他是在跟自家親戚學廚,他師父都得成被批判的一員了!
那麼多的新思想舊思想碰撞在一起,年紀尚小的顧閒也不曉得哪個是對哪個是錯,反正他是沒能看到好日子到來的那天。
顧閒遲疑著說:“雜活我自己能做,書童就不用了吧?”
遊七勸說:“敬哥兒他們都有,要是你身邊沒有,旁人知道了豈不是覺得老爺苛待自家後輩?”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顧閒沒有再推拒的道理。他說道:“我都可以,最好是力氣大些的,我有時候買的食材多可以幫忙扛。”
遊七點點頭,表示自己曉得了。
顧閒又問起這是雇工還是買奴。
遊七沒想到顧閒還有這樣的顧慮,笑道:“天子腳下哪能隨意買賣私奴?當然是按雇工走。”
朝廷對奴籍管得還是很嚴的,畢竟入了奴籍既不得參加科舉,也不能與良籍通婚,犯了事還要罪加一等。
當然,明麵上不能隨意買賣,私底下想蓄奴還是有辦法的,不過這些不適合叫小孩子知道的陰私事就不必跟顧閒提及了。
顧閒不知其中另有門道,聽了遊七的話便放下心來,愉快地趕著大白鴨跟著遊七一同回了府。
張敬修一早去找顧閒一同吃早飯,就聽底下的人說顧閒跟著張居正上朝去了。
他正要走出客院,就與一隻身上綁著繩的鴨子撞個正著。
張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