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有德的手都要拍紅了。
“牛,真是太牛了。”
馬有德想的是營銷“藝術第一,獲獎第二。“
向沈善登建議過,被沈善登輕描淡寫的否了。
之前的各種不解,聽沈善登一講解,徹底明白。
悟了!
真的悟了!
馬有德自己的建議非常被動。
如果不得獎,不被西方認可,隻能唾麵自乾。
主動權不在自己手裡,能不能獲獎,隻能靠命。
而現在難題已經轉移。
隻要做好C(連成片都做不到)這道最簡單的題,順便能把A(能否獲得西方大獎)這道超級難題解套。
這就是互聯網營銷。
不是講事實,而是講故事講情緒。
馬有德身為水軍都督,各大論壇攪風攪雨,還覺得自己挺行,現在才明白什麼叫人外有人。
“術”層麵的,互聯網貼身肉搏的技巧他都沒有學全。
又窺見話題塑造這種“道”層麵的技術,深刻體會到了沈善登的智慧如海。
如太陽般耀眼的智慧,必須緊緊跟隨。
馬有德更加堅定了之前的想法,跟著沈善登走無比正確,要一心一意把事做好。
“老板,我在想,我們是不是擴大戰果?”馬有德提議。
沈善登問:“怎麼做?”
馬有德說:“成體係的互聯網作戰,我們不輸超女當中比較強的粉絲群體,還有棒子,甚至更強。”
“把極端化的質疑否了之後,不如進一步營銷電影的質量。”
聞言,沈善登下意識皺眉。
他沒有打擊馬有德積極性,而是說道:“我這部戲才一百萬製片成本,又投了一點,但也就一百五十萬,不是大片。”
“吹出了期待,要是兌現不了,反倒是壞事。”
馬有德一想,確實沒考慮周全:“是我糊塗了。”
沈善登道:“電影要到明年九月、十月上映,還有一年多,咱們以戰代練,鍛煉隊伍為主,鍛煉你,也鍛煉我。”
“互聯網營銷,讓更多人知道電影上映,不割粉絲,能有千萬票房,就算成功。”
沈善登很是務實,目標很明確,一千萬票房。
這年頭,國產電影能破千萬就算不錯的成績。
網絡營銷的效果,遠不如後世讀作滿江紅實則秦檜傳,還有減肥片,能賣幾十億。
兩億網民總量很多,但如今還是PC端,智能手機時代還未來臨,互聯網基礎建設沒有成熟,線上線下交互才剛剛開始,連網上購物都沒有被廣泛接受。
電影在當下更是不便宜的娛樂消費品,院線也集中在一二線城市。
倒是互聯網使用者,和電影群體高度重合。
算上自然帶動歌迷粉絲,拿下一千五百萬應該不成問題,十倍營收,就在電影圈站穩了腳。
彆管事後分析是怎麼營銷炒作,隻要賺錢了,那就是成功。
院線電影,最怕的不是亂七八糟的東西,而是賠錢。
隻要賺錢,再抽象都有人陪著玩。
而且沈善登營銷,雖然會扭曲認知,但並沒有挑戰常識,踩西方電影節,正常觀眾並不會有冒犯的感覺。
唯一要擔心的,就是現在還比較偏向他的媒體,如果不能撒錢,隨著時間發展,沈善登真麵目顯露出來,恐怕會走向決裂。
“罷了。”這個煩惱,還是等到事情出現變化時候再考慮。
沈善登哪怕要變,也隻會慢慢的變,畢竟他打造了一年多人設,驟然變化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