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撒比幫以外,意大利幫、加州幫、澳大利亞幫、倫敦幫等等,沒有族裔支持,一次失敗,就沉淪了。
維持在中國的影響力,能有很多次的失敗機會。
不隻是如此,包括詹姆士這樣圍繞的人,也要小心尊重李斷背的意見。
反之,自此以後,實現了自我閹割,會更為的忠誠。
詹姆士想到不斷蹭《色戒》的《督公》,大概就這樣吧。
從此隻能依附了。
這個時候,詹姆士會陪在李斷背身邊,陪他渡過這段困難的時間。
......
蔣誌強快瘋了。
《色戒》相關方,怎麼隻有他一個人著急?
“你們都不上,我上!”
蔣誌強讓公關發力。
《色戒》終歸是大製作,發力還是有效果的。
【《色戒》上癮】
記者報道,在新世紀影院門口采訪時,見到一位白小姐,她就表示,自己已經是第三次來看《色戒》了。
第一遍看完後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好像上了癮一樣,後來又看了第二遍還是覺得回味無窮,又來看了第三遍。
營造電影熱映的局麵,同時將熱映的原因,歸結於影片獲獎,和演員梁朝偉、王力宏的明星效應。
不提激情戲,和打真軍。
不提大是大非,專注於電影和文學性。
【李斷背比張愛玲慈悲】
張愛玲的小說結尾,易先生處決王佳芝之後,是洋洋得意的。這才是張愛玲一貫的絕決與殘酷。而片中,梁朝偉坐在空蕩蕩的床沿,滿眼淚水。
說到底李斷背是個男人,而張愛玲對男人從來都不信任,也從不抱任何希望。這一點,李斷背是沒辦法站在張愛玲的立場上的。
人性論調必不可少。
【被壓抑的人性】
王佳芝的生活在走進易先生的世界前沒有寄托,痛苦而無奈。
因此,王佳芝才會珍重和易先生之間產生的那一點火花,越不值得,越顯現了她對於這一點點溫暖的追求。這是張愛玲的小說,乃至李斷背的電影感人的地方。
李斷背從人性入手,沒有試圖從故事中來表達一個時代,所以他成功了。
......
媒體也是全方麵發力,特彆是《新京報》、《南方都市報》、《三聯生活周刊》。
《新京報》在群議《色戒》演員時,提到了影帝梁超衛的出色表現,以及新人湯薇成為最受關注的演員。
《三聯生活周刊》喊出:《色戒》是偉大的!
此片顛覆了華人社會對於抗戰的曆史論述,也超越了原著張愛玲的框架,因而光芒奪目。
纏綿的“小敘事”中,彰現了家國命運與時代命運交織的“大敘事”。
讓《色戒》多了一道人文光束,照射曆史的盲點,也照出人性幽微的角落,成為一股啟蒙的力量。
......
業內評價也要跟上。
《色戒》真棒!
張紫怡讚:“電影永遠沒有十全十美,而《色戒》近乎完美。”
周閏發也發讚歎:“給這部電影99.9分,有點透不過氣的感覺!”
港島資深電影人文雋則說:“《色戒》勇於探討極端處境下的人性,直視人生中性、暴力與死亡的真麵目而不怕難堪,滿分的電影!”
陳衝回應:“《色戒》並不想闡述易先生的政治觀點和他理想死亡的過程,隻是想讓他在這特殊規定情境中遇到王佳芝。人性是很複雜的,在《色戒》這麵鏡子裡,我們看見的自己是有缺陷和陰暗麵的,我們寄予希望的、理想化的情感原來是有汙跡的!”
陳衝,就是春晚的時候,“你們”的陳衝。
......
一時之間,《色戒》不是小好,簡直大好。
11月2日。
《色戒》上映第二天。
錄製節目路上,沈善登問馬有德道:“現在,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