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回到文藝工作室裡麵繼續創作那篇長篇小說,這部小說的靈感來源於電視劇,李有思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優化壓縮。
這一個月時間,李有思寫了差不多十七萬字,才到達劇情的大半,按照這個進度來看,他覺得自己能寫三十萬字。
不過字數多對於李有思來說不算是壞事,畢竟一千字就是十塊錢……現在他的小說發表了,不是新人作家了,自然可以要求最高的十元的稿費。
三十萬就是快三千了……不敢想,李有思完全不敢想。
而且現在文工團內部都在緊鑼密鼓的開始籌備“春晚”的事情,他文藝創作室的作家,一不用幫忙指導,二也不限製他上下操。
簡直是完美的鐵飯碗,感覺比起來縣文化館都要好一點。
不過唯一差勁的就是不能外出,除非是在逢年過節可以使用自己的假期出去兩三趟,不然隻能待在屋裡。
~
今天王海等稿子等的不耐煩了,每天都看著李有思在寫,不過不知道他寫了多少。
下午見到他之後,王海就立馬走進入了文藝工作室,笑著問道:“小李!你在呢!”
“小說寫得怎麼樣呢?”
李有思看了一眼他,是來催稿的,他立馬說道:“才寫一半呢,過年前應該能寫完?”
王海問道:“年前?你要寫了多少字啊?”
“三十萬!”
“嘶……那你工作挺忙的,我還是不打擾你了。”王海原本準備讓李有思在寫完小說之後,幫幫忙乾乾文工團的活,就是寫寫小劇場故事之類的。
這麼厲害的作家編故事鐵定不錯。
可惜現在的人家根本沒這個時間。
王海悻悻離開,準備去安排晚會的事情去了。
~
時間又過了二十多天。
《北平文學》發表了一月刊,不過似乎比起來一月刊,更加受歡迎的還是十二月刊。
十二月刊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麵,已經銷售了七十萬冊了,從北平到全國範圍都有著不小的影響力了。
而《北平文學》上麵刊登了李拓的新的一篇文學評論《——文化的‘根’》。
這一文學評論發表之後,尋根文學這個新的名詞開始在所有的讀者當中廣泛流傳起來。
當然《落葉歸根》的影響力依舊還在擴散。
~
一月二十五號的下午,文工團的寸頭又提著一大麻袋的信件敲響了文藝創作時室的大門。
李有思問道:“這又是啥?”
“都是給你的信件,大概有三十多封吧……”
“三十?”李有思有一點懵。
不過看了一眼他就想明白了,這些都是是《落葉歸根》發表之後,編輯部寄過來的催稿信,畢竟現在文壇有著許多個文學雜誌呢。
他接過信件說道:“謝謝。”
“對了,這裡還有兩個雜誌,是主任讓我交給你的。”
文工團雖然不能外出,但是並不意味著真的與世隔絕了,基本每一次新的雜誌或者報紙發表之後,都會給宣傳科拿幾份進來。
李有思看向了第一個《北平文學》的雜誌,翻到文學評論那一頁就能夠看到是李拓給他的評論。
另一本雜誌是《文藝報》。
拿過這些東西,李有思回到了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