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和陳曉濤說得那樣,梅氣節氣得這幾天都沒有來文藝工作室,反正文工團是長期兵,一年最多可以請一個月的假期。
反正這一個月的假期可以任由他瀟灑。
這些文工團的大部分作家其實就是一個門麵,沒什麼大用,最多就是團長出去吹牛的時候來一句——我們文工團的作家多厲害。
這個活現在李有思包攬了,以後他成為了戰旗的第三門麵,吹牛能帶上他。
除了這個作用外,文工團的作家還能寫劇本、小故事、宣傳語。這些事情還有其他的人可以做,所以王海就批了梅氣節的假期。
還有一件事情。
張麗去北平都兩三月了,還沒個選上的準信,戰旗缺人又給她寄過去一封騷擾信,要求她歸隊演出,沒辦法舞蹈團似乎也缺人,就像樂器隊缺人老讓李有思上一樣。
沒事,李有思好人當到底,憑借他在戰旗“核心”的身份,幫助她化解了這個麻煩。
果然她還是欠自己太多了。
放在金庸的小說裡麵,這可是需要湧泉相報的。
二月一號。
今天就是放假的日子,文工團沒有節目的同誌可以自由出入、回家過年,七天的假期!
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今年的春節活動是在文工團內部舉行的,會邀請駐地軍人、部隊家屬等一同觀看~規模確實不小,所以今天,文工團內部要開始最後一場彩排了。
畢竟是過年嘛!團裡麵的氣氛自然是十分的歡快的,舞台上麵都掛了紅燈了。
李有思是督工的,簡稱沒有工作,到處看看,過來走個過場。
迎麵走來了一個卷發大眼高鼻梁的中年女人,這樣貌氣質確實不錯,很典型的少數民族長相。手裡還牽著一個十一二歲出頭的小女孩。
王海介紹道:“這位是戰旗的歌唱家,雍西同誌!今年晚會來獻唱的!”
“哦!”李有思假裝十分驚訝:“雍西同誌……”
不過少數民族的姓氏應該不好叫,不然就是~~~~~~同誌。
“你好,李同誌,聽主任說過你。”雍西上下打量了一下他,微微一笑。
雍西同誌一生單純善良,把一生都獻給了部隊,生前無數次去邊疆、前線哨所慰問官兵,從不叫苦叫累,為自己是一名軍人而感到自豪。
而且還受過無數的嘉獎,其實現在的她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到北平去享清福的,但是這些同誌都是有真信仰的,立誌服務人民軍隊。
她旁邊的小女孩卻是微微一哆嗦,往後麵湊了湊。
“這是我女兒,韓紅,以前都跟爺爺奶奶在北平生活,今年過年接過來和我住幾天!”
“叫叔叔。”雍西指了指前麵的兩人。
“王叔叔……”
小紅看向了李有思,李有思製止了她,笑著說道:“不用叫我叔叔,叫哥哥。”
小紅現在才十二歲,每天吃的東西都是清湯寡水的,自然不胖,她胖起來應該是在後期……
說她成年也很有趣,小紅受母親影響很多,後麵也都立誌搞公益,自己還成立了一個公益組織。
小紅不情不願的轉過頭,雍西微微皺眉,繼續介紹道:
“昨天你最喜歡看那篇小說還記得嗎?現在本人就在你麵前,不想和人家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