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白羽會心一笑:“嗯,我看出來了。那聊聊內容吧,小說寫的不錯!不過得改幾個人!”
“誰?”
“煩了,他是川軍團的將領,而且也是這篇小說較為中心的角色,我希望他不那麼功利!不要那麼迂腐!”劉白羽說道。“阿譯是國軍長官,可以廢物,但是也需要小改!”
李有思思考了一會兒,拒絕道:“首長,抱歉。”
“不行?”
李有思回道:“首長也看出來了,煩了是我這篇小說刻畫比較深的角色,我寫他以及他的家庭,其實也是為了批判一些‘世修降表’的老腐儒,至於他本身,也是龍文章手下變化最大的角色之一!”
“阿譯長官是一個從“理想主義的廢墟”變成“清醒的殉道者”,我不希望他人物性格被改。”
劉白羽愣了會:“那……”
“他不行,迷龍是典型的……”
“胖子他……”
過了一會兒,王傳洪皺著眉頭:“你的意思是一個都改不了?那你來改什麼稿子?”
手底下這麼多作者,倒是第一個讓他這麼受氣的,彆的也反駁,但是沒這麼強的“原則性”。
“嗯,能改。”
“那你改啥?”劉白羽問道。
李有思鄭重回道道:“報告,老首長,沒看稿子,我不知道哪裡需要改。”
“好好。”劉白羽和王傳洪對視一眼,真有骨氣的小夥子。
劉白羽無奈搖頭:
“那就按你的想法來吧,稿子老王和《人民文學》的老劉都看過了,下午你去雜誌社和他們商量吧。”
“行,謝謝首長。”李有思立馬說道。
然後幾人繼續談了關於小說稿子的事情。
王傳洪說道:“小說改完之後,先給文化部審核,文化部審完了再給《人民文學》。”
簡單來說,先找雜誌社,再找文化部,然後又去雜誌社……沒辦法,體製內都是這麼形式主義的。
過了一會兒,劉白羽走了,老人家在文化部工作還挺多的。
他走之後,安排李有思工作的自然是王傳洪。
“我先給你安排住處吧!就在總政吧,正好有空屋子。”
他領著人往前走。
然後在那排小樓前麵停住,也就是李有思來之前見到的那排平房。
“這是推薦信,具體發表的事情還得是《人民文學》雜誌社說了算,不過我瞧著你這影響力,《人民文學》應該不會拒絕。”
《人民文學》1985年了不起的成就是,始終盯住文**頭,發現新人,形成自己的潮頭。
比如,阿城在《上海文學》發表《棋王》後,馬上就抓住了他的《樹樁》與《孩子王》。莫言在《中國作家》發表《透明的紅蘿卜》後,馬上就抓住了他的《爆炸》,後來緊接著是《紅高粱》。
就算很少發表軍事小說的《人民文學》,應該也認得清李有思這位新人的潛力和價值。
王傳洪剛剛準備走,李有思叫住了他:“王處長,總政有補助嗎?”
“啊?”王傳洪還以為自己耳聾了。
“補助。”
“……我還以為你這種作家不需要呢,行吧,我去給你填申請資料。正常是一天兩塊。”
“謝謝處長。”
王傳洪轉身就走了:“行,再見。”
李有思進屋子……和戰旗的屋子差不多,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