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被這突如其來的情形嚇壞了,“媽!”玉強禁不住一聲驚叫,他趕緊舉起馬燈在水麵上尋找,隻見母親在水中使勁地撲騰、掙紮,趙叔立即脫了棉衣跳下水,向母親遊去……
由於水深,趙叔穿著棉褲,在水中動作遲緩,眼見母親撲騰的頻率和幅度越來越小,玉強在岸上使勁地喊:“媽,媽,我來救你!”,說著把馬燈交給二嬸就要朝下跳。
慶英急忙抱住玉強,道:“彆添亂,你趙叔馬上就過去了。”就在母親撲騰的動作即將消失的瞬間,趙叔及時趕到,雙手托起母親,最終把她抱上岸邊,又用手使勁拍著她的後背,吐出好多水來。
玉強突然聽到母親發出一個微弱的聲音:“孩子、孩子......”接生婆也聽見了,急忙跑過來,發現彩雲兩腿中間有個小東西,手一摸肉乎乎的,她知道孩子出生了,她提起孩子兩條腿倒立,連續拍打嬰兒。
“哇、哇......”
嬰兒的哭聲劃破了寂靜的夜空......
這動人的聲音在彩雲的耳邊盤旋著,彩雲問:“是男孩嗎?”
接生婆用剪刀剪斷嬰兒的臍帶,做簡單包紮處理後,抱到彩雲麵前,借助馬燈的亮光,彩雲看清楚了,笑了......
彩雲又為老陳家生了一個帶把的。
玉強將自己身上的棉衣棉褲脫下,裹在母親身上,接生婆和慶英也將自己身上的棉衣脫下蓋在彩雲的身上。趙叔穿著濕淋淋的棉褲將彩雲送回家,才回去換衣服。
玉蘭和玉翠已經睡著了,母親的被子掉入水中已濕透,玉強將熟睡的兩個妹妹喊醒,把被褥拿到床上給母親用。
睡得迷迷糊糊的玉蘭知道母親回來了,而且生了個小弟弟,一下子來了精神,穿上衣服就跑來看望母親和小弟弟,隻有玉翠,醒來沒一會又睡著了。
“彆折騰她了,去我那裡睡吧。”慶英說著抱起玉翠走了。
接生婆讓玉蘭燒點熱水給母親擦擦身子,這時玉蘭才想起來摸了摸母親的身體,發現母親身上都是涼的,頭發也是濕的,哥哥告訴她母親落水的情況,玉蘭緊緊摟住母親:“媽,你沒事吧?”
“沒事,好孩子,看看你的小弟弟。”
玉蘭看見小弟弟在母親懷裡睡著了。
天已放亮,接生婆仔細察看了嬰兒和彩雲的情況後,要和彩雲告彆。
彩雲為了表示感謝,讓玉強把懸掛在屋梁上的一刀鹹肉和家中僅有的十六個雞蛋全部送給接生婆。
接生婆跟玉強說,你媽這次遭罪了,這些東西留給你媽補補身子。在彩雲的再三懇求下,她隻拿了幾個雞蛋就走了。
接生婆走後不久,彩雲聽見有人敲門,便問了一聲:“誰啊?”
“我,玉強的老師。”
“請進!”彩雲知道他是本村小學的楊老師,玉強去上學還不到一年,她不清楚楊老師找她有什麼事。
楊老師推門進來,彩雲道:“楊老師,請坐。”
“怎麼還沒起床啊?我過一會再來吧。”楊老師見彩雲坐在被窩裡,轉身便想走。
“沒關係,我在坐月子,找我有事嗎?”
“玉強昨天沒去上課,我來問問情況。”
“昨天我難產,是他在照顧我,怎麼?他沒請假?”
“沒有,玉強呢?”
“天晴了,我讓他們打豬菜去了,一會回來就去上學。”
“前天我剛批評了他,怕他鬨情緒,過來看看。”
“他又惹事了?”
“他用彈弓打中的一個麻雀正好落在學校房頂上,他讓同學們摞了好幾個凳子爬上去,把房子踩了個大窟窿,還差點摔下來,多危險啊!”楊老師說。
“這孩子太淘氣,回來我得好好教訓他。”
“讓他注意就行了,特彆是那個彈弓,千萬彆傷了人。”
“以後我不讓他用了。”
“那就好,我走了,你保重身體!”
“謝謝您!楊老師。”
楊老師剛走到大門口,就停了下來,指著大門問彩雲:“你們家大門上雕刻的這匹馬有什麼說法嗎?”
彩雲道:“這都是老人迷信的想法,當年我們結婚時,老人說,窮了幾輩子了,早就盼望能過上好日子,可一直沒能實現,現在娶到一個屬馬的媳婦,希望馬到成功!所以在大門上雕刻了這匹馬。”
“老人的想法挺有意思,期待你能改變老陳家的命運。”
“我哪有那麼大的本事,結婚都好幾年了,現在還是照樣窮。”
“這很正常,因為老人把馬刻在門上,門裡麵放個馬,正好是個闖字,說明你要成功還有一個前提,就是‘闖’。”
“您不愧是老師,還真沒人想到這個,不過,我一個女人家能闖出什麼名堂來?”
“闖,並非是要乾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來,隻要能靠自己的努力去達到你想要的生活,這就是闖。”
“您說得真好,我喜歡這個‘闖’。”
“祝你馬到成功!”
“謝謝!”
玉強的爺爺奶奶都是因傷病去世的,為了治療,家中能賣的東西都賣光了。
玉強出生後,穿的衣服都是撿彆人家孩子剩下來的舊衣服,這些舊衣服始終沒舍得扔,補了又補,後來又傳給老二和老三。
彆人家孩子的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可彩雲這幾個孩子的衣服,基本上都跳過新的經曆。
就連彩雲自己穿的衣服也是堆滿了大小、形狀、顏色各異的補丁。
家中五口人一直睡一張床,臨產前,彩雲怕把家中唯一的褥子弄臟了,撤下後鋪上稻草墊在身下,將這褥子留給睡在地上的孩子們用。彩雲又向慶英哀求,借來一床被子,解決了孩子們睡覺的問題。
儘管如此,一家人其樂融融,孩子們都很懂事、孝順。
晚上,玉蘭做好紅薯稀飯後,又切了幾片薄薄的鹹肉片,用小鍋給母親做了一碗麵疙瘩。
“媽,快吃吧,這是專門給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