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發財又拿著鐵鍬來到玉翠的墳前,默默地坐了很久……很久……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到了家門口,他看見小兒玉軍坐在地上,閉著眼睛耷拉著腦袋靠在牆上,他心裡咯噔一下,上前拍了拍他,玉軍才睜開眼睛看著他,這時發財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他把玉軍抱在懷裡,對玉軍說:“好兒子,喊爸爸!”玉軍很親切地喊了一聲“爸爸!”
發財高興地跟彩雲說:“這小家夥終於會說話了。”
“是啊,當時就怕他是個啞巴,現在好了,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都會喊了。”
“剛才我回來時見他閉著眼睛靠在牆上,嚇了我一跳。”
“這孩子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政府的救濟糧要是還不下來,估計他撐不了幾天。”
“現在食堂吃什麼?”
“斷糧後,一開始吃穀糠和高粱殼等做成的糊糊,後來穀糠、高梁殼、稻殼、花生殼、花生秧都吃完了,就把玉米芯、玉米稈和黃豆秸稈切碎炒乾磨成粉,做成糊糊給大家充饑。”
“我想把玉軍帶到工地去,那裡吃的基本上都是糧食。”
“你帶去放哪裡?工地食堂給吃嗎?”
“工地不可能給小孩飯吃,我可以省一點給他,至於放哪裡到了再說吧。”
彩雲沒有彆的辦法,隻好同意了。
發財背著玉軍回到工地,把玉軍放在他們駐地的一個老太太家裡,這家就老太太一個人,發財叫玉軍喊她奶奶。
這裡的食堂吃的主要都是山芋乾和花生餅做的稠稀飯,多數人能吃飽,發財飯量大,也就吃個八成飽。
玉軍過來的第一頓,發財沒敢讓他多吃,隻讓他吃了大半碗,小家夥吃得很高興,一直望著發財笑。
發財每次打飯後,自己吃一半,另一半留給玉軍和老太太。
玉軍來了沒幾天,發財突然拉肚子,他跟兒子商量:“兒子,爸爸拉肚子,吃不了花生餅稀飯,我吃裡麵的山芋乾,你吃稀飯,好嗎?”
玉軍不啃聲,他跑過來抓起發財挑出來的山芋乾使勁朝嘴裡塞,發財沒辦法,隻好把山芋乾又倒到稀飯裡一起吃。
二周後,玉軍身體逐漸恢複正常,老太太的身體也有好轉,可發財的身體越來越差,經常在工地上暈倒。
約三周後的一天上午,發財昏倒在工地上起不來了,有人發現他已出現浮腫。大隊楊書記得知後,過來看了看,摸了摸發財的腿,安慰發財:“發財啊,你病了,需要回家休養,明天吃了早飯再走。”
發財知道,這是趕他走,明天中午就不給吃的了。
第二天早上,發財跟玉軍說:“兒子,你想家嗎?”
“想,想媽媽。”玉軍這二十多天的時間身體恢複得很好,說話也利索了。
“那我們回家好嗎?”
“好!”玉軍答應得很乾脆。
發財抱著玉軍和老太太告彆時,老太太流著眼淚拉著發財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說:“你是好人!你是好人!好人長壽,你會沒事的,好了以後,你們再回來。”
離開時,玉軍衝著老太太高興地揮動著小手:“奶奶,再見!”
吃了早餐後,發財站在食堂門前望著前方的工地,久久不願離去,玉軍又在催他:“爸爸,回家。”
發財抱起玉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工地。
楊橋水庫是周邊最大的水利工程,水源充足,建成後將徹底改變這裡祖祖輩輩靠天吃飯的曆史,他多麼希望能為這個工程多出點力。
在回家的路上,發財問玉軍:“兒子,你長大後想乾什麼?”
玉軍說:“當炊事員。”
發財又問:“為什麼想當炊事員啊?”
玉軍說:“有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