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孩子忙著給父親燒紙,一邊燒一邊用木棍挑開堆著的黃紙,讓其充分燃燒。
彩雲把帶來的米飯、紅薯、紅燒魚、煮花生米,還有白酒擺在發財的墳前。
她對發財說:“孩子爸,我們看你來了,孩子們正在給你送錢,你要收好放好,該用就用,不要舍不得花,我們給你準備的有米飯,這是我們一直沒舍得吃給你留的,你生前有什麼好吃的總是留給我們,這一次就聽我的,不要再找理由推讓了。”
彩雲把紅燒魚和煮花生米向墳前湊了湊,繼續對發財說:“這些都是你最愛吃的,我還給你打了二兩白酒,天冷了,喝一點暖暖身子。”
她把這些酒都灑在墳前的地上:“這魚是玉強抓的,花生和紅薯是自留地產的。現在實行‘責任田’了,大家都親切地稱其為‘救命田’,我們的‘責任田’小麥長得特彆好,馬上就要抽穗了,再有一個多月就要收割了。有了‘責任田’,我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你就放心吧,我一定會親手把幾個孩子撫養成人……”
“媽,您在跟誰說話?”玉軍好奇地打斷了彩雲的話。
彩雲道:“跟你爸。”
“我爸不是死了嗎?”
“你爸實際上沒死。”
“那他在哪兒?我怎麼看不見?”
“他在天堂,離這兒很遠,我們看不見他,但他能看見我們,我們乾什麼說什麼他都知道。”
“天堂上有吃的嗎?”
“有,那裡什麼都有,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那我也要去天堂。”
“現在天堂不收你,等你做了很多大事和好事,天堂才收你。”
“什麼是大事?什麼是好事?”
“像你大誌叔叔那樣,為國家和老百姓乾的事就是大事,像你爸爸那樣,自己已經餓得不行了,還把飯省下來留給你們吃,這就是好事。”
“那我長大了,要乾好多大事和好事。”
“到那時天堂就可以收你了。”
彩雲讓幾個孩子給他們的父親磕完頭後,便來到玉翠的墳前,親手點燃黃紙,給玉翠送錢去:“翠兒,你在那邊好嗎?媽最愧對的就是你,人說愛哭的孩子有奶吃,可你就知道謙讓,來到這世上,沒穿過一件新衣服,餓得撐不住時,就去喝水,快不行時,還想著你弟弟,你是個乖孩子,媽平時關注你太少……”
玉軍跑到父親墳前,把米飯和紅燒魚拿到玉翠的墳前,對母親說:“媽,我想讓二姐吃點好吃的,行嗎?”
彩雲把玉軍緊緊地摟在懷裡:“行!好孩子,你做得對,媽很高興,做人就要懂得感恩,什麼時候都不要愧對自己的恩人。你二姐在她生命的最後一刻,還把能夠救命的那口飯省下來留給你吃,你永遠都不要忘了你二姐。”
玉軍頻頻點頭,彩雲覺得玉軍長大了、懂事了。
這時,發福扛著鐵鍬過來,在發財的墳上添了一些土,彩雲正好找他:“慶英為那間小房間一直和我不說話,要不你在後院建個廂房,以免她老是耿耿於懷。”
發福道:“也好,反正在自家後院建,不影響彆人,現在正好是農閒,過兩天就動工。”
“你和慶英好好商量一下,彆說是我的主意,以免再生是非。”
“這個我知道,你放心。”
動工那天,彩雲也過去幫忙,她主動找慶英說話,慶英還是不依不饒地衝著彩雲嚷嚷:“彆以為我蓋房子了,你就可以長期霸占我那間房子,你一天不給,我就讓你一天不得安寧。”
房子建成後,彩雲也過去幫著收拾,發福和慶英把床搬到新建的東廂房,前麵兩間正房的隔牆已拆除,顯得寬敞許多。
清明節後,進入育秧、栽秧時節。實行“責任田”後,從耕田、耙地,到稻種的浸泡、播種,都由各家各戶獨自完成,這些體力活和技術活,彩雲家沒人能做,隻能依靠發福。
發福除了自家的農活外,還要外出做木匠活,隻能起早貪黑幫彩雲做這些事,常常是雞叫頭遍就起床,晚上彆人都睡了他還在忙,彩雲能做的就是給發福當個下手,做點吃的帶到田頭給他加個餐。
小麥成熟了,沉甸甸的麥穗在微風吹拂下,互相磨擦著,發出嗦嗦的響聲,彩雲取下一個麥穗用手搓了搓,將飽滿的麥粒放到嘴裡嚼一嚼,滿嘴都是清香。她站在自家“責任田”前放眼望去,田野裡一片金黃,像晚霞映照下的潮水般隨風起伏。
小麥就要收割了,栽秧也快開始了,緊接著就要進行田間管理,一年最忙的三夏時節已經來臨。
“媽,我們學校明天開始放忙假,我想和您一起下地乾活。”玉強對母親說。
彩雲聽了很高興:“好啊,我正犯愁呢,現在既要割麥子又要栽秧,這十多畝地靠我一人還真不行,忙假放多少天?”
“兩周,六月十一日返校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