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人來到糧站時天已亮,交公糧的人已經排成長隊,彩雲數了一下,排在他們前麵的足有六十多人,有的是昨天晚上就拿著小板凳在這裡排隊了。
實行責任田以後,排隊交公糧,在這裡已經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彩雲覺得責任田太神奇,過去交公糧三令五申,上級派人現場催交,也很難按期完成征購任務,現在交公糧比什麼都積極,誰也不甘落後。
秋收結束後,彩雲交完公糧,又賣了一些稻子和花生,還清了所有欠賬,還買了兩頭小豬和幾隻小母雞,又買了一些老粗布,讓發福給打了一張桌子和幾條長板凳。家中還剩下近千斤稻子、幾百斤玉米和一千多斤山芋,還有一些花生。
豬圈已閒置好幾年了,彩雲和玉蘭一起進行了修繕,玉蘭看到豬圈裡又有了小豬,心裡很高興,她終於可以養豬了。
為解決儲糧問題,彩雲買了幾卷蘆席,在家裡建起了小糧倉。她把地麵打掃乾淨,先鋪上一層稻草和蘆席,用以防潮,然後用蘆席圍成一圈,就開始往裡麵倒糧食,隨著糧食增加,再將蘆席呈螺旋狀盤高,邊倒邊盤,逐漸升高,一個小糧囤也隨之完成。
彩雲削了一些山芋片,扔到屋頂上曬,做成山芋乾,這是***時期救命的東西,如今家家戶戶的屋頂上和曬場上到處都是。
秋種結束後,進入了農閒季節,人們開始儘情地享受豐收的喜悅和勝利的果實。
彩雲覺得三個孩子的大襟襖實在沒法穿了,想給他們和小梅各做一個大襟襖。
算來算去,布不夠,沒辦法,隻好找女兒商量:“玉蘭,過來,跟你商量一個事。”
“媽,什麼事?”玉蘭聽見母親有事要和她商量,心裡很高興。
“媽看你棉襖實在是太破了,想給你做個新的,可是……”
“太好了,我終於可以穿上新衣服了!媽,我棉褲也破了,再給我做個新棉褲吧。”玉蘭沒聽母親說完,就控製不住激動的心情跳了起來,打斷了母親的話。
彩雲聽了,猶豫了半天,不知道該怎麼跟女兒說。
“玉蘭,我們家就那麼一點布票,買的布隻夠你哥和你弟弟還有小梅做棉襖,我想等到明年再給你做一套全新的,你看好不好?”
“不行,為什麼給小梅做都不給我做?”
“小梅今年剛和你哥定親,按規矩過年了應該給她做件新衣服。”
“給他對象做,那我哥就彆做了,不能倆人都做,再說他整天在學校快活死了,我整天在家喂豬、喂雞、做飯、鋤地、割麥子、栽秧、割稻子,我乾的活最多,為什麼給他做不給我做?”
“你哥上學,穿得太破了不好看。”
“我不怕不好看,那您讓我上學好了!”
“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呢,不是說不給你做,而是說等明年棉襖棉褲一起給你做。”
“您騙人,明年還有明年,我就要今年做,為什麼好事都讓他一人占了?”玉蘭說著說著,眼淚刷刷的往下流,她一邊用手抹眼淚,一邊抽泣著。
“我準備給你做雙新鞋。”彩雲覺得確實有點委屈了玉蘭,她臨時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來安慰她。
“給我哥做嗎?”
“就給你一人做。”
玉蘭聽了,抹了抹眼淚,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彩雲心想,真是一個直性的孩子,氣來得快消得也快。
村裡許多男孩請裁縫做棉襖大都做成對襟的,彩雲覺得大襟的暖和,正好玉強現在穿的也是大襟襖,可以照葫蘆畫瓢自己做,這樣心裡會感覺踏實一些,主要還是為了節省開支。